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2)
2023(12981)
2022(10906)
2021(9909)
2020(8083)
2019(18124)
2018(17693)
2017(33628)
2016(18481)
2015(20280)
2014(19857)
2013(19552)
2012(18068)
2011(16424)
2010(16630)
2009(15643)
2008(15570)
2007(14020)
2006(12679)
2005(11382)
作者
(55112)
(46929)
(46316)
(43779)
(29277)
(22491)
(20680)
(18092)
(17652)
(16455)
(16200)
(15454)
(15020)
(14646)
(14586)
(14049)
(14021)
(13567)
(13440)
(13198)
(11779)
(11562)
(11230)
(10846)
(10581)
(10395)
(10349)
(10286)
(9450)
(9330)
学科
(74980)
经济(74859)
(60089)
管理(51812)
(50419)
(38248)
企业(38248)
农业(33399)
方法(27729)
数学(24485)
数学方法(24260)
业经(23455)
(22116)
中国(20466)
(20218)
(18406)
贸易(18402)
(18092)
(15333)
(14328)
地方(14020)
(13046)
银行(12999)
(12998)
(12683)
农业经济(12528)
(12419)
(11898)
金融(11895)
技术(11829)
机构
学院(268648)
大学(265669)
(113052)
经济(110919)
管理(100497)
研究(93466)
理学(87416)
理学院(86460)
管理学(85053)
管理学院(84584)
中国(72420)
(71510)
科学(58529)
农业(55284)
(54779)
(52289)
业大(50118)
(48332)
研究所(43974)
中心(43334)
(41308)
财经(40910)
(37329)
农业大学(35042)
经济学(34731)
(33341)
北京(33177)
师范(32893)
(32558)
(32423)
基金
项目(184606)
科学(145404)
基金(136210)
研究(131539)
(121467)
国家(120374)
科学基金(101773)
社会(86780)
社会科(81937)
社会科学(81917)
基金项目(72805)
(72586)
自然(65517)
自然科(64012)
自然科学(63987)
自然科学基金(62877)
(60612)
教育(57997)
资助(53509)
编号(51892)
重点(41578)
成果(41430)
(41418)
(40142)
(38834)
(38784)
(38772)
国家社会(37053)
创新(36337)
(35536)
期刊
(129135)
经济(129135)
研究(75192)
(74923)
中国(56589)
学报(50413)
农业(50397)
科学(44785)
(39530)
大学(38462)
学学(37042)
管理(32220)
(28431)
金融(28431)
业经(27274)
(23882)
教育(21521)
财经(20236)
技术(18895)
问题(18829)
经济研究(18628)
(17273)
(17204)
农村(15342)
(15342)
业大(15202)
农业经济(15120)
世界(14910)
(13664)
农业大学(13431)
共检索到40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司瑞石  周石磊  刘明月  
【目的】促进转出户农地流转续约是增强地权期限稳定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根本前提。新就业形态下转出户非农就业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进而影响其农地流转续约达成。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关注非农就业稳定性与农地流转续约之间的因果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方法】本文基于陕西和甘肃2省516户农地转出户数据,从非农就业时间、非农收入占比、非农就业满意度3个层面刻画并测度非农就业稳定性,并采用Ⅳ-Heckman模型和中介效应法实证分析非农就业稳定性对转出户农地流转续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1)样本区农地转出户非农就业稳定性均值为3.016,58.72%的转出户愿意流转续约,平均流转续约期限为3.752年。(2)在克服非农就业稳定性测量误差和双向因果关系导致的内生问题以及续约意愿产生的样本选择问题后,非农就业稳定性对转出户流转续约意愿和续约期限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并且这一结果具有良好稳健性。(3)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稳定性通过人口吸附效应和生计风险感知同时影响农地流转续约意愿和续约期限,通过转出收益预期仅影响农地流转续约意愿。【结论】本文提出了增强企业非农就业吸纳能力、提高转出户非农就业技能、加强非农就业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农地流转续约全链条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博伟   薛增鑫   程晋亮   孔凡斌  
为厘清非农就业质量对山区农户土地转出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基于2021年浙江省山区4县480户农户调查数据,采取OLS、Heckman两阶段以及2SLS等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同时采取Probit模型检验作用机制并结合案例加以佐证。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质量的改善激励山区农户提高土地转出的稳定性。2)非农就业质量显著影响老一代农户和“体制外”农户土地转出的稳定性,但是对新生代农户和“体制内”农户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非农就业质量对土地转出稳定性的影响并不因为就业距离的远近而产生差异;3)非农就业质量影响土地转出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在于强化农户的城市融入意愿、弱化农户对地租的偏好以及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相关政策需要致力于提升山区农户的非农就业质量,提升和完善非农就业的稳定性、收入和保障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奕山  钟甫宁  
大多数农户没有流转承包耕地,同时存在转出耕地后又收回的情况。已有研究忽略了耕地转出的稳定性,并多以农户某一期的非农就业状况解释农户的耕地转出,对农户非农收入的长期可靠性缺乏考虑。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检验代际差异、长期非农收入对农户转出耕地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力年轻化促使农户转出耕地,但不能确保转出的稳定性;非农收入长期稳步上升才能促使农户稳定转出耕地。发展耕地流转市场,必要的政策不应仅着眼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增强非农收入的长期可靠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奕山  钟甫宁  
大多数农户没有流转承包耕地,同时存在转出耕地后又收回的情况。已有研究忽略了耕地转出的稳定性,并多以农户某一期的非农就业状况解释农户的耕地转出,对农户非农收入的长期可靠性缺乏考虑。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检验代际差异、长期非农收入对农户转出耕地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力年轻化促使农户转出耕地,但不能确保转出的稳定性;非农收入长期稳步上升才能促使农户稳定转出耕地。发展耕地流转市场,必要的政策不应仅着眼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增强非农收入的长期可靠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游和远  吴次芳  鲍海君  
本研究选择Sen的"可行能力"框架下的福利理论,构建了农地流转后农地转出户福利的测度指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地转出户福利。研究结果支持了农户的农地流转可能无法给农户带来全部福利改善的担忧,现实中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的效应集中在收入增加,而对成员健康和保障的改善却没有带来应有的正面效应,对农户的社会联系影响则同时存在着正负两种效应。因此,对于农地转出户来说,在获得收入提高的同时失去了部分与收入同等重要的可行能力,而这将最终影响到农地流转状态改变后或家庭现状变化后的农户生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海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Loren Brandt  张林秀  
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土地流转等农地产权制度对农地资源的影响一直是农村经济改革和农地制度绩效评价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建立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及政策影响因素模型 ,利用 6省 1 5县市 1 80个样本地块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和 2 0 0 0年的土壤实验数据 ,结合同时期这些样本地块所在生产小组的社会经济调查数据 ,对于地权稳定性、农户间非正式土地流转等社会经济及政策因素如何影响农地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表明 :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有助于改善农地土壤的长期肥力 ;农户之间的非正式土地流转容易造成农地土壤长期肥力的衰退 ,但对土壤的短期肥力无显著影响 ;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明忠  黄晓彤  
农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有助于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基于农地确权政策的推进和农地要素市场逐步发育的背景,以江西省12个县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例,把农地转出方是否会在契约有效期内提高租金而形成违约作为衡量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标准,运用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83.14%的农地转出户已完成确权,但仅有32.40%的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选择书面合同,农地流转契约总体规范性较差,法律约束力较低。农地确权并未直接对农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政策效应未能凸显;但农地转出对象的非亲缘化、合同的规范化、转出方的近期调地行为却会降低农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因此,恰当运用农地确权成果,充分融合关系契约与正式契约,维持承包关系稳定,是提高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重要选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兰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本文利用江苏省村庄和农户两个层面的调查数据,分析农地不同流转去向(流转给小规模农户还是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对转出户收入的影响,进而考察农地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相较于流转给小规模农户的增收效果。研究发现:与流转给小规模农户相比,将农地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未能显著提高转出户的收入。具体而言,农地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对转出户的增收效果仅体现为增加农地租金(进而增加农业收入),但其增收部分缘于农业补贴被人为地计为农地租金而非转移性收入,这使转出户报告的转移性收入反而更低。而且,农地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虽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但并未起到促进转出户提高非农收入和总收入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转出户的非农就业整体上已经较为充分,非农收入占比普遍已较高,且部分地区农地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是地方政府以行政方式推动的结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敏  赵慧  
农地城市流转有可能影响农户对其仍持有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的预期,从而影响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其实质是农地城市流转所产生的外部社会经济影响的部分表现。本文基于对湖北省仙桃市24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农地城市流转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所持有农地到市区的距离以及农户所持有农地与周边已发生农地城市流转区域的距离均对农户认为自家农地向市地流转的预期有负相关关系,即农户所持有的农地距离已发生农地城市流转的区域越近,其对自家农地将被流转为市地的预期越强烈,即认为自家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越差。由于该影响作为农地城市流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博伟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土地流转契约稳定性对转入土地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和环境效率的影响,并利用安徽省414户种粮大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包括DEA-SBM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Tobit模型。结果表明:(1)土地租期、土地租金对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分别有显著负向和显著正向的影响。(2)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平均环境效率分别为0.54、0.58、0.59,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效率损失;土地租期、土地租金对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环境效率分别有显著正向和显著负向的影响。本文主要结论是提高土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转入土地农户的施肥强度,进而提高农地规模经营的环境效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振宇   范颖   尤亮  
政府干预和非农就业会对农地转出户福利不平等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山西553户农地转出户调研数据,测度政府干预农地流转下农地转出户福利水平,分析不同政府干预类型下农地转出户的福利不平等,采用Kakwani指数、IV法和分位数回归分析政府干预类型及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户福利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转出户总体福利有所改善,但健康、社保和环境福利有所下降;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福利不平等的增幅大于政府服务型;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扩大农地转出户福利不平等,非农就业缓解农地转出户福利不平等,非农就业在政府干预类型与农地转出户福利不平等之间有负向调节效应;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扩大福利差距较大的农地转出户的福利不平等,非农就业缓解福利差距较小的农地转出户的福利不平等。政府干预农地流转应构建农地转出户福利水平与福利不平等的监测和预警机制,谨慎推进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合理运用非农就业的调节作用,加强福利差距较大的农地转出户的福利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皮婷婷  许佳贤  郑逸芳  
农机外包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事关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本文使用全国性大样本数据CLDS2016,应用Ordered Probit模型研究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农机服务外包的影响,并探讨地权稳定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小农经济仍然较为普遍,但农机外包服务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效,可以通过服务规模经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农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农机服务外包呈倒U形曲线关系,拐点为2.833 hm~2,不同农地经营规模农户的农机服务外包行为具有差异性;地权稳定性中仅土地调整具有调节作用且为负向,相比有土地调整,没有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时农地规模与农机外包的曲线拐点左移2.011 hm~2;地权稳定性中农地确权颁证使曲线拐点左移0.709 hm~2,但调节效应不显著,原因可能是确权的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因此,发展农机外包服务市场需综合考虑区域差异性和农户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并提高农机外包的服务质量,规范市场运行,同时也需完善农地确权政策的配套制度并建立土地数据平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立  赵丛雨  宋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农村土地由"二权分离"向"三权分离"转变,以促进土地流转和农业市场化,但也可能导致农户对承包经营权稳定性的整体预期下降,进而影响农民采取如秸秆还田等长期性土地投资的积极性。本文基于2016年河南省农户秸秆处置行为的问卷调研及565个地块样本数据,构建了农户秸秆处置行为三阶段分析框架,并运用二元离散Probit模型分析和识别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权稳定性的差异,农户在拥有承包权的地块上具有更强的秸秆还田意愿。具体来说,样本农户在无承包权的地块上秸秆还田的概率比拥有承包权的地块平均低7.7个百分点。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应采取额外措施提高耕作者在租赁、托管等无承包权地块上的还田意愿,避免因为土地流转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农民采取保护性耕作意愿的降低,导致农村土地和环境问题恶化的潜在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洪炜杰  胡新艳  
结合新一轮农地确权,把地权稳定性对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的两种理论逻辑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并引入农户资源优势(土地、资本)异质性条件,构建拓展的Todaro模型,分析地权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总体影响以及对异质性禀赋农户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总体上,地权稳定性增强会通过提高农户的投资意愿而抑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地权稳定性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抑制性影响对于不同特征农户而言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激励承包地多、农业资本相对充裕的农户返乡务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小龙  郭沛  
本文基于2013年吉林、山东和陕西3省42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就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有重要影响。Logit和Tobit模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家庭非农就业人员越多,农户发生土地转出行为的概率越高,土地转出的面积越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以及建立健全基层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