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4)
- 2023(15534)
- 2022(12782)
- 2021(11780)
- 2020(9822)
- 2019(21981)
- 2018(21747)
- 2017(41620)
- 2016(21973)
- 2015(24367)
- 2014(24164)
- 2013(23991)
- 2012(21985)
- 2011(19450)
- 2010(20345)
- 2009(19941)
- 2008(19485)
- 2007(18210)
- 2006(16356)
- 2005(15131)
- 学科
- 业(100749)
- 济(89136)
- 经济(88988)
- 企(82170)
- 企业(82170)
- 管理(81171)
- 农(50140)
- 业经(34881)
- 农业(33696)
- 方法(33511)
- 财(33210)
- 中国(29642)
- 制(28341)
- 融(28041)
- 金融(28039)
- 银(26791)
- 银行(26779)
- 行(25834)
- 数学(24794)
- 数学方法(24545)
- 务(22835)
- 财务(22799)
- 财务管理(22761)
- 企业财务(21595)
- 技术(21267)
- 体(19640)
- 地方(17855)
- 策(17802)
- 理论(17418)
- 贸(17226)
- 机构
- 学院(314380)
- 大学(307482)
- 济(134121)
- 经济(131219)
- 管理(128056)
- 理学(108666)
- 理学院(107715)
- 管理学(106386)
- 管理学院(105787)
- 研究(96950)
- 中国(87406)
- 财(67715)
- 京(63391)
- 农(60049)
- 科学(53328)
- 财经(51584)
- 江(51257)
- 中心(49039)
- 所(46877)
- 经(46597)
- 农业(45276)
- 业大(45194)
- 研究所(41049)
- 州(40784)
- 经济学(39876)
- 北京(39450)
- 财经大学(37549)
- 范(36247)
- 师范(35932)
- 经济学院(35887)
- 基金
- 项目(196828)
- 科学(157614)
- 研究(152262)
- 基金(143834)
- 家(121675)
- 国家(120374)
- 科学基金(106356)
- 社会(100609)
- 社会科(95075)
- 社会科学(95051)
- 省(79026)
- 基金项目(76144)
- 教育(67290)
- 自然(64552)
- 自然科(63133)
- 自然科学(63121)
- 编号(63036)
- 划(62860)
- 自然科学基金(62101)
- 资助(56381)
- 成果(51553)
- 创(46798)
- 制(44399)
- 部(43866)
- 发(42814)
- 重点(42810)
- 创新(42783)
- 业(41942)
- 课题(41865)
- 国家社会(41714)
- 期刊
- 济(163844)
- 经济(163844)
- 研究(95345)
- 中国(72530)
- 农(63633)
- 财(57053)
- 管理(51399)
- 融(49143)
- 金融(49143)
- 农业(41972)
- 科学(40985)
- 学报(40966)
- 大学(34036)
- 业经(32230)
- 学学(32111)
- 教育(29616)
- 技术(28333)
- 财经(26496)
- 经济研究(22892)
- 经(22781)
- 业(21579)
- 问题(20911)
- 技术经济(17585)
- 农村(16876)
- 村(16876)
- 版(16146)
- 世界(16104)
- 现代(15801)
- 图书(15596)
- 财会(15589)
共检索到503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传辰 邢衍栋
青年创业项目的弱质性、高风险以及有效抵押担保的缺失造成了其融资难题。山东省枣庄市形成的政府主导、团委和人民银行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参与的贷款模式,通过信用评价、信用档案建立等公共金融服务的提供,降低了青年创业贷款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多层次的金融创新产品有利于其贷款风险的有效防控和声誉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青年创业贷款 公共金融服务 声誉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抵押和声誉机制在农户贷款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抵押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可得性,而声誉机制有助于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抵押贷款下,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额度较大,且与生产性目的相匹配;声誉机制下,贷款利率较高、期限短、额度小,主要用于满足流动性和消费性资金需求。对客户信贷分层研究发现,抵押贷款适用于较富裕农户,而声誉机制贷款适用于中低收入者。
关键词:
抵押 声誉机制 农户贷款可得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宜民 邢衍栋
枣庄市适应农村土地流转经营需求,创新开办了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抵押贷款业务,"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资产,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和资本化,拓展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空间,满足了政银农三方的利益诉求,对破解农民贷款难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浙江银监局团委课题组 金永祥 汤静煜 曹光群 钱伟
2008年,银监会联合团中央出台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指导意见。为了对浙江辖内银行业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业务有关情况作全面了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米运生 廖祥乐 石晓敏 曾泽莹
在农村,声誉固然可以促进信贷契约的自我实施,但其效果却随博弈期限的临近而趋于衰减。动态激励机制的引入,便显得必要。以个人而非小组为客户且贷款额随时间推移而递进的机制设计,使得互联性贷款可以通过克服声誉效应随时间而衰减的弱点并促进了契约的自我实施。但是,对此重要现象,并未有理论深究其内在作用机理,更鲜见来自于计量检验的经验证据。本文的数理模型和计量检验表明:通过纵向预期递增的收益和横向比较的相对收入两个渠道,使得互联性贷款在无需抵押品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于动态激励来增加声誉资本、强化声誉效应,促进互联性贷款的自我履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米运生 郑秀娟 李宇豪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贷款模式,互联性贷款能够借助于自我履约机制而有效缓解农户道德风险,并因此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发展。一个待解之谜是:其自我履约的微观机理是什么?本文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通过增加声誉资本损失和减少当期收益,专用性资产可以双管齐下强化声誉效应、促进农村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基于交易特性和农户禀赋异质性,不同专用性资产在促进自我履约的作用强度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按照指定性、交易性和物质性专用资产的顺序,它们在强化声誉效应、促进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方面的功能是依次下降的。此外,按照大宗农产品、经济作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米运生 郑秀娟 李宇豪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贷款模式,互联性贷款能够借助于自我履约机制而有效缓解农户道德风险,并因此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发展。一个待解之谜是:其自我履约的微观机理是什么?本文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通过增加声誉资本损失和减少当期收益,专用性资产可以双管齐下强化声誉效应、促进农村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基于交易特性和农户禀赋异质性,不同专用性资产在促进自我履约的作用强度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按照指定性、交易性和物质性专用资产的顺序,它们在强化声誉效应、促进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方面的功能是依次下降的。此外,按照大宗农产品、经济作物、畜禽品的顺序,随着专用性的提高,产品专用性资产强化声誉效应、促进自我履约的效果则渐次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嘉勉
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改革需要配套的政策和其他金融创新产品的支持。农村金融贷款保险制度作为农村金融服务惠农的一个制度创新,是以农村小额信贷为标的,把信贷资金的扶持功能和保险的补偿功能合二为一,既有效地防范了信贷风险,也拓展了保险市场的空间,更为金融业和保险业如何结合、在农村发展混业经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是,博弈机制的失效和激励机制的缺失,是我国农村金融贷款保险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关于农村金融贷款保险制度的学术研究较少,如何从制度层面完善贷款保险的法律制度,从实践操作层面完善贷款保险的运行程序,最大化体现金融服务惠农的宗旨,是农村金融发展与改革过程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范畴。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贷款保险 制度禀赋 再保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通过对山西省富平小额贷款公司的个案进行考察发现,外在经济社会条件的转变促使权力当局改变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政策偏好,从而降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嬗变的成本,在内生逐利动机驱动下一部分愿意合法化的非正规金融响应了新的赢利机会,并借助各种关系资源实施转型。富平公司的制度创新实践表明,乡村精英人物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当地农民合作组织的有效联结、本土化的用人策略、独特的贷款审批程序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运用都促成了富平公司的成功运作。不过,非正规金融的类似转型仍然面临诸多障碍。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小额贷款公司 制度变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霖
本文分析了村庄信任的内涵及其在小额信贷活动中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五种将村庄信任嵌入到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活动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广东清远中和农信自立服务社和邮储银行清远分行充分利用村庄信任机制创新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案例,印证了村庄信任机制对于控制信贷风险、促进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治勇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农村微小企业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致富、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农村微小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融资难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当前农村微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造成当前农村微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创新小额贷款融资机制为视角,对农村微小企业融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小额贷款融资 农村微小企业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秋英
乡村振兴的根本力量是人才,人才是带动新农村建设、保持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源。然而,由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对落后,人才吸引力和未来发展潜力难以显现。农村创业青年是农村人才的重要组成力量,也是农村实现人才聚集的重要方向。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村青年创业引导机制,有利于实现农村人才的聚集,也是活跃农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如何以机制建设激发农村创业青年的积极性,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也考验着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青年创业 创业创新 引导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秋英
乡村振兴的根本力量是人才,人才是带动新农村建设、保持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源。然而,由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对落后,人才吸引力和未来发展潜力难以显现。农村创业青年是农村人才的重要组成力量,也是农村实现人才聚集的重要方向。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村青年创业引导机制,有利于实现农村人才的聚集,也是活跃农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如何以机制建设激发农村创业青年的积极性,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也考验着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青年创业 创业创新 引导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嵩
在我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的特殊国情下,土地产权残缺和法律障碍使得土地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面临着诸多障碍,发展初期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组织推动,明确土地产权,实现土地资本化,建立土地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为土地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抵押物扩展角度,土地抵押贷款为土地流转合作社或农户拓展了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缓解了产业发展阶段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也为信贷担保体制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但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还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民仍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乐芬 孙德鑫
农地抵押贷款及其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农村产权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全国第一批农村产权改革试验区——山东省枣庄市为例,就枣庄市农地抵押贷款的运作机制、运行绩效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市农地产权改革和农地抵押贷款金融创新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风险高、贷款期限短、抵押物处置难、担保公司承担风险大等问题。因此,防范农地抵押贷款违约风险,需要进一步探究新型土地流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引入保险公司、放宽贷款期限、鼓励合作社预付土地流转金,落实贷后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