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6)
2023(9502)
2022(8196)
2021(7731)
2020(6447)
2019(15202)
2018(15068)
2017(28671)
2016(16115)
2015(18404)
2014(18917)
2013(18817)
2012(17823)
2011(16425)
2010(16997)
2009(15801)
2008(16288)
2007(15316)
2006(13505)
2005(12105)
作者
(49524)
(42011)
(41919)
(39770)
(26373)
(20320)
(18984)
(16341)
(15704)
(15260)
(14454)
(14123)
(13465)
(13215)
(13109)
(13099)
(12899)
(12200)
(12120)
(12071)
(10652)
(10591)
(10335)
(9831)
(9642)
(9585)
(9521)
(9332)
(8784)
(8679)
学科
(71162)
经济(71091)
(50137)
(48807)
管理(37960)
农业(33182)
方法(28637)
(27466)
企业(27466)
数学(25148)
数学方法(24868)
业经(20357)
中国(17541)
(15927)
地方(15565)
(15329)
(14657)
(13033)
贸易(13029)
(12655)
农业经济(12458)
(12125)
(10694)
银行(10658)
理论(10265)
(10138)
(10123)
(9950)
发展(9891)
(9867)
机构
学院(244460)
大学(239568)
(97297)
经济(95048)
管理(88213)
研究(83599)
理学(75453)
理学院(74541)
管理学(73046)
管理学院(72601)
(65180)
中国(64828)
科学(53820)
(51022)
农业(50196)
(44818)
业大(44320)
(43610)
研究所(40509)
(40419)
中心(40038)
财经(34112)
(33922)
师范(33586)
(31740)
北京(31668)
农业大学(30939)
(30718)
(29503)
经济学(29030)
基金
项目(154543)
科学(119013)
研究(114792)
基金(108574)
(94756)
国家(93814)
科学基金(78162)
社会(70079)
社会科(65715)
社会科学(65691)
(63242)
基金项目(58120)
教育(52323)
(51806)
编号(49862)
自然(49382)
自然科(48127)
自然科学(48107)
自然科学基金(47238)
资助(43854)
成果(41157)
(35765)
(34994)
重点(34919)
课题(34168)
(34105)
(31423)
(29627)
科研(29450)
创新(29359)
期刊
(118491)
经济(118491)
(69237)
研究(68926)
中国(51568)
农业(46837)
学报(42902)
科学(38314)
(33847)
大学(32363)
学学(30639)
教育(27167)
业经(26213)
管理(25844)
(24677)
金融(24677)
(22040)
技术(21139)
问题(17233)
(16373)
财经(16288)
经济研究(15645)
农村(15074)
(15074)
农业经济(15062)
(13948)
世界(13154)
技术经济(12510)
业大(12447)
经济问题(12390)
共检索到370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会  欧阳静  
"闪婚闪离"现象是近年来农村青年婚恋家庭领域的新现象。本文在呈现农村青年"闪婚闪离"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这种现象发生并不断增多的社会背景,重点分析了该现象不断增多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发现,在中国底层群体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农村青年群体形成了独特的阶层地位焦虑,农村青年不同以往的成长环境及社会环境造成他们的责任意识有限,两者共同催生了农村青年的"闪婚闪离"现象;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及个体化带来的情感无处寄托的状况使得农村青年对婚姻的期待更高,从而加剧了"闪婚闪离"现象的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疏仁华  
本人通过对铜陵市383例农村青年婚姻消费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当今青年在婚姻消费上具有消费能力的超前性、消费方式的奢侈性、消费结构的失衡性、消费水平的低质量性及消费观念的滞后性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是农村陈旧婚姻观念的产物,是消费示范效应异化的结果,是农村青年文化素质不高的表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修晓丽  
现在的年轻人有个性,婚姻大事自己做主。前两天网上报道,两个男女青年上大学时一见钟情,连双方家长都没通知,直接闪婚!闪婚后是隐婚,3年后才通知家长补办婚礼,而在婚礼上,男孩的伯父惊叫:你们不能结婚,你们是堂兄妹!原来,女孩的妈妈是男孩大伯的情人,大伯知道女孩是自己的私生女,两个孩子去做DNA,结果他们果然是堂兄妹。一场美好姻缘原来是一份孽缘,两人只好离婚。而由此产生的伤害还远远不是离婚就可以结束的,双方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冉宁  宋长胜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形成的逻辑前提。从回顾西方管理理论的角度梳理了不同人性假设的演进,认为各种假设都契合于当时的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对"闪辞族"的群体特征与职场特质进行分析,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复合人"假设,并运用资质模型、柔性管理、组织沟通的方式对"闪辞族"的管理进行了探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希敏  郭雪妍  
运城地处山西最南端,辖1区、2市、10县,全辖常住人口达537.2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达261.99万人,运城是山西省传统的农业大区,也是重要的小麦、棉花、果品基地,因此农民对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比较旺盛。近年来,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启动了"云闪付"进农村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云闪付"在县域农村地区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不足,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瑾  
作品说明:通过"小男孩竖大拇指"这一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全国人民对于抗战胜利必胜的信念。尺寸:160 cm×143 cm材质:纸本水彩、色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艳  帅玉良  李树茁  
社会融合对缓解大龄未婚男性面临的各种压力极其重要。本文分析了2010年覆盖全国范围的"百村调查"数据,发现社会融合的强弱存在婚姻状况差异和地域差异:大龄未婚男性社会融合程度弱于已婚男性,东中部地区大龄未婚男性社会融合程度弱于西部地区,但即使如此,西部地区大龄未婚男性仍更倾向于离开村庄进行更广义的社会融合。促进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融合不应仅限于通过给他们提供各种参与、联系的途径来促进其社区内融合,更应该通过促进他们的产业转移来融入城镇以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融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杉  
在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迁。每次变迁都程度不同的包含了对前一种制度的否定。尽管制度的每次变迁都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每次变迁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和农业发展趋势的论述为其理论依据。这种基于同一理论基础而在不同时期做出相反制度安排的现象,是我们误读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必然结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飞  徐依婷  
基于四川省S市5县(区)农村离婚案例的调研分析显示:农村离婚呈现出农村青年女性主动离婚事件增多,女性提出离婚主因是经济因素,女性注重个体体验、对男性不良习惯行为容忍度降低等新特征。这种"女性主导"现象形成的主要机制为:农村婚姻市场的结构性失衡使得女性在婚姻市场中掌握着话语权;乡村传统文化习俗消解使得农村再婚女性"去传统化"和"去污名化";现代性的社会情境改变了农村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使得部分女性敢于摆脱束缚并把离婚想法付诸行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麻朝晖  
我国在消除农村贫困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还有近 30 0 0万急需帮助的农村贫困人口 ,而且特别在欠发达地区 ,原已解决温饱的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近年来返贫率居高不下 ,返贫正蚕食着我国的扶贫攻坚成果。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是建设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本文将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返贫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海兰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住宅的空间布局以及村内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的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全面整治“空心村”,整理农村土地和科学规划农村住宅,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朝霞  
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冥婚习俗,是中国婚姻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自周以前产生此俗以来,不断发展。隋唐五代、尤其是唐代,冥婚现象自上而下已蔚然成风,明清时亦屡见不鲜。冥婚现象在我国流行的范围比较广,产生了各种花样不同的形式。历代论者大都认为冥婚陋俗与礼不合,荒诞无稽,提出各种批评看法。然而,冥婚之俗并未因时代推移而消逝,直至民国时一些地方还存此俗,就是当今社会也未绝迹,进行冥婚者仍时有见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如  
青年农民,社会进程的重要载体。他们将都市与乡村连通,促进城乡共同走上社会演进的快车道。在波澜壮阔的“民工潮”风起云涌之时,青年农民“回流”也正日益壮大。它正在成为中国社会跨世纪的伟大抉择。笔者仅就农民“回流”的原因、效应和对策作些粗浅的探讨。一青年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文荣  
立足于山西省实际,深入研究了山西省农村发展过程中造成贫困的客观因素及潜在因素,分析了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在明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纷纷涌入非农产业,并异地居住,许多农村宅基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解决农宅闲置问题,已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短板。造成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性缺陷是重要因素,应尽快明确宅基地产权,加快宅基地立法和规划,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建立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市场,鼓励使用权流转,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全面提升土地执法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