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8)
- 2023(4103)
- 2022(3351)
- 2021(3180)
- 2020(2480)
- 2019(5456)
- 2018(5310)
- 2017(10345)
- 2016(5701)
- 2015(6054)
- 2014(5918)
- 2013(6059)
- 2012(5628)
- 2011(5249)
- 2010(5345)
- 2009(5103)
- 2008(5085)
- 2007(4851)
- 2006(4584)
- 2005(4017)
- 学科
- 农(47695)
- 农业(31871)
- 济(28404)
- 经济(28384)
- 业(26226)
- 业经(14009)
- 农业经济(12228)
- 村(9335)
- 农村(9318)
- 发(8483)
- 管理(7905)
- 发展(7629)
- 展(7628)
- 税(7298)
- 土地(7237)
- 地方(7062)
- 制(7054)
- 收入(6869)
- 税收(6863)
- 收(6839)
- 建设(6762)
- 劳(6525)
- 劳动(6525)
- 策(6470)
- 农业劳动(6311)
- 中国(6296)
- 人口(6049)
- 方法(6006)
- 分配(5971)
- 企(5797)
- 机构
- 学院(84286)
- 大学(76629)
- 农(40404)
- 济(37757)
- 经济(37106)
- 管理(32657)
- 农业(30141)
- 理学(28441)
- 理学院(28251)
- 研究(28164)
- 管理学(27892)
- 管理学院(27774)
- 中国(24411)
- 业大(21434)
- 农业大学(18184)
- 科学(16783)
- 财(15748)
- 京(14978)
- 中心(14437)
- 所(14371)
- 业(14243)
- 江(13955)
- 经济管理(13288)
- 省(12843)
- 研究所(12788)
- 发(11775)
- 财经(11773)
- 发展(10828)
- 展(10815)
- 经(10716)
- 基金
- 项目(54408)
- 研究(43420)
- 科学(42681)
- 基金(38871)
- 家(33473)
- 国家(33013)
- 社会(28622)
- 科学基金(27952)
- 社会科(26609)
- 社会科学(26601)
- 农(25650)
- 省(23320)
- 基金项目(21207)
- 编号(20019)
- 划(17429)
- 教育(16860)
- 自然(15792)
- 自然科(15357)
- 自然科学(15355)
- 成果(15119)
- 自然科学基金(15088)
- 资助(14067)
- 发(13762)
- 村(13174)
- 业(12957)
- 部(12210)
- 制(12097)
- 课题(11970)
- 性(11925)
- 国家社会(11877)
共检索到131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本成
农村雇工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经过几年的实践,其利弊已初步显示出来。在目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宜放不宜收。农村雇工经营发展的必然性农村雇工经营的出现,归根到底,也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千千万万的专业户、重点户中,由于各自拥有的生产资料数量、质量或技术水平不同,因而在商品生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凯斌
在不少地方,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 部的关系不协调,影响农村的稳 定和发展。为了摆脱困境,近年来有 些地方试图通过“两票制”、“两推一 选”等办法,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 委会主任“一肩挑”。董江爱博士在山 西某县的调查发现“两票制”、“两推 一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村党支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海旺 席念霞
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重要内 容是节约和保护土地,但这项 政策的重点是控制开发区、城镇房地 产等非农建设用地粗放与扩张,而没 有很好地覆盖和深入到农村内部,致 使在非农建设用地趋向集约和下降的 同时,农村内部相互交织的土地经营 粗放和保护不严矛盾更加突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龚殿伦 余亚屏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把我国农业尽快搞上去,是贯彻调整方针的重要內容之一?鼻芭┐褰鹑诠ぷ鞯闹饕挝?是在积极支持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支持多种经营的发展,讲求经济效果,繁荣农村经济,夺取农业的全面丰收。上海市分行副行长龚殿伦同志和该行余亚屏同志撰写的这篇文章,对如何正确处理好支持多种经营与支持粮食生产、调整生产结构、搞活农村经济以及控制货币投放等四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作了较系统的探讨和论述。现介绍于后,作为大家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的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倩雯
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入城市逐步形成空心化,与农忙时节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形成鲜明矛盾。文章在对广东省阳东县大沟镇、河南省原阳县葛埠口乡葛庄村以及四川省西充县黄竹坝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4月社会资源研究所发布的关于中国农业雇工现状的报告,从对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农业雇工现状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雇工难、雇工费用上涨等现象,接着对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及农民观念的转变,并通过文献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空心化背景下农业雇工的特征即:农村空心化使农业雇工具有技能水平低、年龄性别失衡、易季节性失业、权益难以保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樊恭嵩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变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为以经济手段管理为主,变福利型管理制为经营型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长远方向是实现住房私有化。这就意味着住房可以自由买卖,其结果必然带来大量住房所有权的转移。在我军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借鉴和参照了地方改革的不少经验和措施,并在总体改革思路和总体战略部署上与地方基本相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军红
农村的宜居水平关系到农村的整体发展理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农村投资环境、农村的生态建设状况等方面。因此,农村宜居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农村建设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体现了农村规划和建设的基本精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形势下,加强农村的宜居水平建设,营造适宜于农民居住的环境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建设 农村宜居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舒世忠
拉卡拉以便民服务为宗旨,针对农村地区不同的支付场景,推出各种助农、惠农支付产品,满足农村居民日趋多元化的支付需求作为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自2005年创立以来,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以便民为宗旨,坚持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精神,在提高城市支付服务水平的同时,因地制宜,努力开发和推广满足农村不同群体的支付产品,为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吉礼 严芬芬
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朱吉礼,严芬芬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这不仅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就组建农村合作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建
农村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应包括制度保障体系、适老实体体系、养老服务体系、文化建设体系、组织支持体系。要坚持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规划性原则。客观实体指标包括社区环境、社区居住和社区设施,主观评价指标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组织和社区文明。要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科学运行、考核评价主体选择和评估结果科学应用三方面建设评估机制。
关键词:
老龄化 宜居社区 评价体系 指标 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银利军 银浩然
环境宜居型农村社区的基本体现包括:居住环境安全舒适、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目前农村社区规划设计普遍存在住宅设计不合理服务设施不完善、环境绿化有误区等问题,为构建环境宜居型家园,要重点做好:从设计模式、楼层高度、户型设计、建筑质量等方面优化住宅设计;加强各项公共设施建设,灵活确定多种设施规划布局;合理选择绿植品种,结合实际进行景观布置。
关键词:
环境宜居 农村社区 规划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恒足 韩立坚
农村小康标准不宜再提人均纯收入1200元最近,国家权威报刊仍把人均纯收入1200元作为农村实现小康的标准提出,我们认为,现在这一提法已经很不妥当了。首先,农村人均纯收入是按现价计算的,当年国家计委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综合测算时,并没有把物价上涨因子计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亚东 张应良
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下讨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先序问题,既是对农村居民呼声的关注,又是充分考虑财政负担能力下的“量力而行”和“稳妥有序”。本文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分为宜居型、宜业型和和美型三类,并利用调研数据和IPA分析法讨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优化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居民需求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宜居型服务、宜业型服务和和美型服务。第二,农村居民满意度和加权满意度打分均值分别为5.703分和5.466分,表明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低,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供给与需求脱钩的问题。第三,IPA分析结果表明,基本社会保障、便利生活条件和通讯道路设施等服务未来需要“优势保持”,公共医疗卫生、休闲文化体育和公共就业培训等服务未来需要“重点改进”,农村生态环境和公共基本教育服务未来需要“缓慢改进”,农业生产设施和乡村治理效能服务未来需要“顺其自然”。第四,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度排序和满意度排序存在区域差异。鉴于此,本文就全面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重点提高宜居型服务供给,以及各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因发展阶段制宜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中国封建社会从事商品生产的地主,通常被称为经营地主。他们是传统经济中的一个资源配置主体,也是发展商品生产的一支力量。清代经营地主发展。他们人数众多,经济规模和经济收益却大小不一,经济功能也各有特点。本文讨论了清代前期经营地主的分野,及其对发展商品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
经营地主 商品经济 经济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