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3)
- 2023(13021)
- 2022(10799)
- 2021(10127)
- 2020(8281)
- 2019(18443)
- 2018(18541)
- 2017(34087)
- 2016(19301)
- 2015(20822)
- 2014(20801)
- 2013(19979)
- 2012(18326)
- 2011(16569)
- 2010(16662)
- 2009(15315)
- 2008(15506)
- 2007(13888)
- 2006(12322)
- 2005(11050)
- 学科
- 济(72770)
- 经济(72668)
- 业(57814)
- 农(49938)
- 管理(47975)
- 企(36385)
- 企业(36385)
- 农业(33123)
- 方法(25926)
- 业经(23204)
- 数学(22789)
- 数学方法(22583)
- 制(20670)
- 中国(20581)
- 财(19831)
- 学(16157)
- 体(15796)
- 地方(14807)
- 银(14550)
- 银行(14500)
- 行(13811)
- 贸(13360)
- 贸易(13359)
- 易(13035)
- 融(12858)
- 金融(12850)
- 发(12674)
- 农业经济(12484)
- 技术(12268)
- 策(11821)
- 机构
- 学院(267568)
- 大学(262283)
- 济(106740)
- 经济(104476)
- 管理(96912)
- 研究(96817)
- 理学(83276)
- 理学院(82311)
- 管理学(80807)
- 管理学院(80326)
- 农(75747)
- 中国(74366)
- 科学(62310)
- 农业(58801)
- 京(55244)
- 业大(52032)
- 所(51556)
- 财(49988)
- 研究所(47067)
- 中心(44641)
- 江(42041)
- 财经(38618)
- 农业大学(36692)
- 经(35215)
- 省(34987)
- 范(34556)
- 北京(34098)
- 师范(34033)
- 院(33800)
- 州(32860)
- 基金
- 项目(182415)
- 科学(141026)
- 基金(130196)
- 研究(130018)
- 家(117627)
- 国家(116452)
- 科学基金(96680)
- 社会(82060)
- 社会科(77263)
- 社会科学(77241)
- 省(73817)
- 基金项目(69158)
- 自然(62769)
- 划(61594)
- 自然科(61232)
- 自然科学(61208)
- 自然科学基金(60158)
- 教育(58446)
- 编号(52549)
- 资助(51382)
- 成果(42296)
- 重点(41686)
- 农(40456)
- 发(40374)
- 部(39798)
- 创(38261)
- 课题(37109)
- 创新(35789)
- 业(35335)
- 计划(35323)
- 期刊
- 济(125600)
- 经济(125600)
- 农(78784)
- 研究(75825)
- 中国(60146)
- 学报(54042)
- 农业(52789)
- 科学(45770)
- 大学(40221)
- 学学(38630)
- 财(38176)
- 管理(31566)
- 融(30121)
- 金融(30121)
- 教育(29305)
- 业经(27685)
- 业(25452)
- 技术(20198)
- 财经(18850)
- 经济研究(18197)
- 版(17682)
- 问题(17675)
- 业大(16508)
- 经(16151)
- 农村(15463)
- 村(15463)
- 农业经济(15062)
- 农业大学(14517)
- 世界(13955)
- 科技(13409)
共检索到405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季焜 李康立 王晓兵 丁雅文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以实现持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双重目标。现有研究虽对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诸多讨论,但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存续现状和改革进程缺乏全面实地的考察,关于集体资产改革的影响研究多基于个案分析。基于对全国九省156个村的调研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资产存续现状、产权改革进程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尚存,但其增值潜力不如预期;有较大增值空间的资产多数已确权改革,对农民增收助力有限;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分布区域差异大;改革进度省际间差异较大,部分地方性方案待规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雪梅
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繁荣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集体经营资产活力,不仅有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且可壮大我国国有经济。股份化改革是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和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却在实践中存在法律缺失造成的股份主体不明、内部治理机制不合理、股权结构不合理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如上问题,才能建立起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法律规导机制。
关键词:
农村 集体资产 股份化 法律规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熙玲
近几年,农村经济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为农村经济改革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与大众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农村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关乎着农村社会稳定性发展,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农村集体资产的优势,也要关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农村经济改革的全能化,构建一个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新兴农村。
关键词:
农村 集体经济体制改革 股份化改革 法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明
2015年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交易规则及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但现阶段改革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一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主要存在与城镇化战略衔接不足、改革举措难以全面推开、与关联改革配套性不够等问题。以上问题只能依靠深化改革的市场化程度来破解,需要在调整规划管理体制、探索市场化机制、深度打通"三块地"改革上有所突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北京市大兴区地处特大城市与平原农区的过渡地带,长期以来城市无序扩张造成的"城市病"和农村要素流失造成的"农村病"两者兼有。自2015年初启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大兴把试点探索与落实首都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相结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大兴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枫 翁斯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重点内容之一。2014年以来,我国农村开展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对明晰农村集体产权、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股权设置、股权管理、股权流转等方面探讨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关键点和难点,认为随着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推进,应高度重视股权的设置和管理,在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推动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性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京波 高晋
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在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土地与经营性资产结合型股份合作制等三种类型。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表现为明确了集体资产产权关系;完善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促进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另外,也存在股权设置的封闭性;政企不分、交叉兼职;经营性与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内部监督失效、外部监督缺失等问题。因此应该探索股权适度流转机制,打破股权设置的封闭性;政社分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济性与公共性分离,降低社会成本;优化股份合作组织的内外监督机制。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 股份合作制 改革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孔祥智 马庆超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待解决问题主要有:农地所有权归属不清、不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非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收益分配不完善、入市交易违背农民意愿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加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法制建设,落实确权工作,建立交易市场,强化规划监管,完善定价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农村集体组织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玉梅 王子柱
2015年8月27日,中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第一槌"在贵州湄潭县成功敲响。湄潭案例在土地出让、使用用途、平等入市和同权同价等方面突破了现有法律。文章认为,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首先需要不断优化入市土地、入市平台、入市方式、收益分配、后续服务等环节;其次在坚守改革底线的前提下加快村民自治建设,规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为,遏制土地投机炒作,以防范和化解风险;最后站在系统论高度,处理好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市和土地规划及产业发展的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承乐 任大鹏
研究目的: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为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及推广提出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研究结果:(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合法存量并非源于法律授予,而是源于对既成事实的默许;(2)不均衡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受到入市政策的刺激,将脱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设置的初衷,再加上耕地保护政策的限制,两者共同挤压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空间;(3)多种农地利用政策的交互作用将会导致不同的农地政策在落地时出现目标冲突,进而影响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研究结论:应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面入市之前厘清存量差异的均衡办法、使用权价格形成机制,简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所承载的多元目标,从而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更好的服务于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秀茹 薄乐 姚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为集体土地流转指明了新的方向。为了了解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现状,入市存在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全面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以及访谈的方式对东北三省的沈阳市、东港市、哈尔滨市、长春市进行实地调研,其中包括8县(区)、15个乡镇(街道)、164个行政村、33家典型企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东北三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东北三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现状特点为总量不大,单宗面积小;分布零散,主要集中于城乡结合部;隐形流转普遍,缺乏规范性的引导;利用粗放,效益低下。研究结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存在缺少法律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国庆 马九杰 史雨星 朱玉春
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中国村庄集体行动的再造绘就了美好愿景,但其实践成效仍有待检验。本文利用河南省381宗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追踪调查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分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股份合作制改革显著提升了村庄集体行动水平;第二,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提高集体制度供给能力、增进集体成员互信程度、强化集体成员监督意识等方式提升村庄集体行动水平;第三,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依村庄成员规模、有无“第一书记”、资产类型、村庄区位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第四,“严要求、宽落实”“重自选、轻规定”两类政策执行偏差均显著抑制了改革的集体行动促进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应恒 刘余
在农民增收需求迫切和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各改革试验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初步探索形成了多样化的存量盘查、入市交易以及收益分配方式。但是,当前改革依然面临着集体增收与土地财政矛盾、村庄规划缺失、集体间存量失衡、与征收相比收益差距大以及收益分配不可持续等问题。未来改革中应进一步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概念范围,建立新型的建设用地指标管理体系,放松入市用途管制,完善入市土地的权能,确立差异化调节金征收标准,同时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保障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顺利进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铖 苏善江 刘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要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从根本上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使用环节,通过调整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科学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界定政府、集体、个人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性质、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等内容,推动收入公平分配。文章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综合分析,提出了税制设计的新思路,进而提出税制改进和完善的方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青琛 陶启智
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产权不明晰、征地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农村集体土地的一部分,此举不仅是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的开端,也为农村土地改革的实施注入新活力。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措施,研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能弥补现阶段征地制度存在的内在缺陷,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前端,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手段。与此同时,政府和市场也要注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