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12)
2023(22347)
2022(18840)
2021(17621)
2020(14673)
2019(33388)
2018(33079)
2017(62138)
2016(33909)
2015(38311)
2014(38199)
2013(37672)
2012(35281)
2011(31949)
2010(32389)
2009(30226)
2008(29881)
2007(27346)
2006(24400)
2005(22303)
作者
(98708)
(83047)
(82365)
(78422)
(52806)
(39898)
(37400)
(32147)
(31561)
(29939)
(28303)
(28062)
(26718)
(26257)
(25890)
(25521)
(24569)
(24293)
(24048)
(23867)
(21036)
(20519)
(20236)
(19117)
(18677)
(18588)
(18503)
(18319)
(16854)
(16763)
学科
(148591)
经济(148409)
(98431)
管理(97967)
(75121)
企业(75121)
方法(54896)
(53697)
数学(47103)
数学方法(46490)
中国(42353)
(36526)
地方(36219)
农业(35618)
业经(35368)
(31839)
(30035)
技术(25128)
(24810)
银行(24756)
(24560)
贸易(24540)
(23739)
(23686)
(23671)
金融(23663)
理论(22859)
(21966)
环境(21631)
(21166)
机构
学院(483699)
大学(479544)
(200376)
经济(195877)
管理(180976)
研究(168515)
理学(153239)
理学院(151495)
管理学(148738)
管理学院(147831)
中国(130471)
(102694)
科学(101870)
(94598)
(90903)
(86268)
中心(78936)
(78870)
研究所(77186)
业大(73225)
财经(72595)
农业(70075)
(65538)
北京(64872)
(64814)
师范(64142)
(63020)
(60523)
经济学(60297)
(57080)
基金
项目(312113)
科学(244709)
研究(231494)
基金(222299)
(193129)
国家(191371)
科学基金(163803)
社会(145921)
社会科(137926)
社会科学(137891)
(126304)
基金项目(117096)
教育(107139)
(104068)
自然(103704)
自然科(101260)
自然科学(101232)
自然科学基金(99425)
编号(95543)
资助(90108)
成果(78529)
(70671)
重点(70566)
(68227)
课题(67852)
(66954)
创新(62169)
国家社会(59680)
科研(58947)
(58582)
期刊
(239807)
经济(239807)
研究(147434)
中国(112026)
(88065)
学报(76200)
(75581)
科学(69433)
管理(69121)
教育(59393)
农业(59327)
大学(58583)
学学(54975)
(51218)
金融(51218)
技术(46521)
业经(41030)
经济研究(36410)
财经(36375)
(31392)
问题(31256)
(30840)
技术经济(25035)
(24891)
图书(24023)
科技(23030)
世界(23025)
统计(22968)
(22920)
理论(22023)
共检索到763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张耀文  马少春  
相对于紧迫的集体经济发展需求和快速推进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际发展进程仍总体滞后,集体经济实力普遍低弱,"空壳化"问题十分突出。四川省彭州市创新性地探索了以多村共赢发展和农民共富共享为指向,以多村跨区股份合作为关键,以村集体、农民及市场主体多元协作配合为重点,形成多层级、立体化、宽领域联合协同的"农村集体经济联营制"的全新模式,不仅使基础薄弱的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效,还有效破解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能力欠缺、空间受限以及支持政策缺失等四大共同性矛盾,对于绝大部分农村区域如何突破集体经济低水平发展困境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泉  万学远  张龙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云华  
在我国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法规中存在一个费解的现象,就是一方面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但另一方面却未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具体形式、如何成立、如何运作、如何管理、如何参与经济活动、法人地位等内容,以致现实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名无实。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护农民集体利益、适应农村社会变革,当前需要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瑞强   刘烨斌   张宜红   蔡波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地处欠发达地区的X市Y区作为案例,系统梳理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脉络,聚焦试点地区的“政经分离”实践探索及其运行逻辑并展开深入探讨,基于“制度—资源—技术”理论和自主治理理论,构建多元共治的分析框架,剖析“政经分离”实践的发生机制和富民兴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政经分离”,乡村能够根据自身禀赋实现兼具明确治理制度边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等特征的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运作。这能够有效带动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并逐步构建坚实的要素互动基础,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的利益共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系统运行机制不顺、治理主体能力不强等共性问题。为此,本研究从优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发展动能和强化要素支撑等方面给出路径优化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丙华  陈建强  李珍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问题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开展专门调查研究,对山东省德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玲丽  彭浩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加农民可持续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通过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各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方式不同,其成效也不同。为了促进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康健发展,文章在总结目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以四川绵阳市为例,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FCE-AHP)对村级集体经济不同发展方式进行绩效评价。从评价结果看,产业主导型是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的最佳方式;主导产业型和资源开发型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经济效益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各地区要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方式,努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加快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制创新,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的开发与管理工作;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延长产业链;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等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绩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查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一、农村集体经济现状、特点和问题农村改革以来山东省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和乡村企业,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1995年,全省共有乡镇集体经济组织367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新型集体经济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着党建引领力有待提升、集体经济要素亟待整合、发展后劲不足等现实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供给侧改革,整合资源促发展,实施“人才工程”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左臣明  
农村集体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式,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地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和夏妍  
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公益项目包干型集体经济作为一种新型集体经济的实现方式,是由地方政府赋能村社组织承包完成公益项目,村社组织动员和组织农民参与项目实施,从而实现农民和集体经济双增收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这种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内外力量的联动,以“政府行政赋能—村社居间统筹—农民组织动员”三重机制的有机衔接,构建了“政府-村社-农民”互惠关系格局,但在实践运行中也显现了集体经济依托项目发展的局限性、村社组织角色的冲突性、农民参与空间面临瓶颈等问题。鉴于此,我国发展集体经济既要外源式支持,又要盘活村集体的自主发展能力,才能发展出多种形式的内外联动型集体经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和夏妍  
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公益项目包干型集体经济作为一种新型集体经济的实现方式,是由地方政府赋能村社组织承包完成公益项目,村社组织动员和组织农民参与项目实施,从而实现农民和集体经济双增收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这种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内外力量的联动,以“政府行政赋能—村社居间统筹—农民组织动员”三重机制的有机衔接,构建了“政府-村社-农民”互惠关系格局,但在实践运行中也显现了集体经济依托项目发展的局限性、村社组织角色的冲突性、农民参与空间面临瓶颈等问题。鉴于此,我国发展集体经济既要外源式支持,又要盘活村集体的自主发展能力,才能发展出多种形式的内外联动型集体经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和夏妍  
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公益项目包干型集体经济作为一种新型集体经济的实现方式,是由地方政府赋能村社组织承包完成公益项目,村社组织动员和组织农民参与项目实施,从而实现农民和集体经济双增收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这种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内外力量的联动,以“政府行政赋能—村社居间统筹—农民组织动员”三重机制的有机衔接,构建了“政府-村社-农民”互惠关系格局,但在实践运行中也显现了集体经济依托项目发展的局限性、村社组织角色的冲突性、农民参与空间面临瓶颈等问题。鉴于此,我国发展集体经济既要外源式支持,又要盘活村集体的自主发展能力,才能发展出多种形式的内外联动型集体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为宁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不仅是历朝历代的"立国之本",同时也是维系国脉民生的基业。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点和动力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而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实力,是推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促进"三农"的后续建设,巩固农村基层的组织建设成果,这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大的改革意义。目前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村级集体经济存在实力偏弱、发展思路不清、干部积极主动性不强和管理监督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文章以临汾市大宁县为例,探索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农村基层干部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浩  吕杰  韩晓燕  
借鉴"组态视角"的研究思想,基于自由发展理论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知网等平台收集公开发表的186个案例材料,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差异的条件组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是内部因素中的精英带动,不具备精英带动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很难有较好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为市场导向型、产业发展型、资源开发型和生产服务型四种发展模式。在特定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因素间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因素替代,农村集体经济能实现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的模式转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浩  吕杰  韩晓燕  
借鉴"组态视角"的研究思想,基于自由发展理论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知网等平台收集公开发表的186个案例材料,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差异的条件组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是内部因素中的精英带动,不具备精英带动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很难有较好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为市场导向型、产业发展型、资源开发型和生产服务型四种发展模式。在特定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因素间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因素替代,农村集体经济能实现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的模式转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