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7)
2023(17406)
2022(14546)
2021(13450)
2020(10793)
2019(24252)
2018(23917)
2017(45052)
2016(24511)
2015(27286)
2014(27364)
2013(26954)
2012(25361)
2011(23295)
2010(23668)
2009(22196)
2008(21752)
2007(19850)
2006(17906)
2005(16685)
作者
(72028)
(60921)
(60091)
(57310)
(38348)
(29083)
(27104)
(23466)
(22972)
(21610)
(20914)
(20202)
(19768)
(19342)
(19193)
(18353)
(17850)
(17519)
(17518)
(17258)
(15585)
(15043)
(14802)
(14101)
(13609)
(13515)
(13487)
(13476)
(12393)
(12186)
学科
(116797)
经济(116640)
(72774)
管理(68510)
(51414)
(50017)
企业(50017)
方法(35460)
农业(34453)
中国(33959)
地方(30466)
业经(29874)
数学(29673)
数学方法(29416)
(25694)
(25655)
(23746)
(19803)
银行(19768)
(19370)
金融(19363)
(19175)
(18871)
(18081)
(17478)
贸易(17464)
(16846)
环境(16498)
地方经济(16461)
技术(16219)
机构
学院(357110)
大学(352930)
(155060)
经济(151854)
研究(130910)
管理(130500)
理学(110616)
理学院(109362)
管理学(107654)
管理学院(107007)
中国(100928)
科学(76933)
(75188)
(74996)
(72612)
(66964)
研究所(59921)
中心(59715)
农业(57520)
(57187)
财经(55702)
业大(55423)
(50411)
(47883)
经济学(47644)
师范(47359)
北京(47249)
(46322)
(44793)
(42679)
基金
项目(230141)
科学(181600)
研究(172443)
基金(165880)
(144569)
国家(143220)
科学基金(121904)
社会(112013)
社会科(105786)
社会科学(105763)
(91739)
基金项目(87101)
教育(77945)
(75785)
自然(74851)
自然科(73059)
自然科学(73040)
自然科学基金(71750)
编号(69874)
资助(66044)
成果(58125)
(54694)
重点(52267)
(51399)
课题(49858)
(48029)
国家社会(46952)
(46764)
(45382)
创新(44932)
期刊
(192074)
经济(192074)
研究(112989)
中国(84501)
(76768)
学报(57005)
(55677)
科学(52948)
农业(51491)
管理(49638)
大学(44411)
学学(42208)
教育(40847)
(40413)
金融(40413)
业经(34320)
技术(31167)
经济研究(29428)
财经(28669)
问题(25296)
(25147)
(24874)
世界(19708)
(19071)
技术经济(18054)
(17263)
经济问题(16843)
农村(16690)
(16690)
现代(16334)
共检索到568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宗藩  肖媚  王媚  
发展动力机制变迁引致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历经三次嬗变:一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集体化过程中从弱到强再至僵化的变迁;二是改革开放后"去集体化"过程中从僵化到新生再至弱化的变迁;三是十八大以来改革深化过程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构的变迁。鉴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受到其所嵌入经济社会网络的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嵌入性视角从制度嵌入、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及认知嵌入等维度出发,探析发展动力机制变迁如何致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嬗变。研究发现,政府政策制度导向、所处经济社会网络结构位置、社会关系网络和农民认知程度等嵌入性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动力机制,因此需要从制度、结构、关系及认知四个维度针对性地优化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蕾   姚兆余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浙江省象县G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作为案例,引入嵌入性理论的分析视角,对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实践机制和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G村集体经济受到三重结构性力量的嵌入作用,即通过市场嵌入的形式,建立了公司制的市场经营模式;通过关系嵌入的形式,激发了社会资本的力量;通过组织嵌入的形式,确立了村集体统筹的组织地位。嵌入性发展的成功经验得益于农村经营模式改革、熟人社会中互助精神以及基层治理权威效应。因此,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协调集体经济“市场—社区”双重属性中的内在张力并构建起多重联结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玉  
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探索。成都市邛崃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成了"汤营模式"、"仁寿模式"、"黑石模式"等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思路为: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有关"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法律,进一步确立其法人地位;建立自主管理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发展投入机制;建立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祥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农村集体经经济组织表现出形式多样、功能双重、代理问题严重的现实特征。市场化是其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随之必然要求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和组织治理的现代化。基于集体资本的特性、市场化发展的需求以及管控日常运营风险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构建包括集体资本成员大会、监事会、多种审计形式合力监督在内的多元监督机制,以保障集体资本的保值增值和农民权利。本文研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建立和完善权力制衡的民主监督机制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强  
本文梳理了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的双重逻辑,指出了行政权力嵌入其中的基本路径。研究表明,效率逻辑主导下的农村集体收益分配实践,尤其是乡村干部报酬管理,是行政权力积极介入的主要领域。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报酬管理的经验考察,文章发现效率逻辑的应用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出现了分化。处于一线的基层政府通过调整报酬构成项目、稳定报酬增长趋势、软化行政考核效力等方式,偏离了根据贡献确定回报的效率逻辑。在这一过程中,基层政府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干部通过持续互动与有效合作,共同分解了集体收益固定板块的分配权。最终,干部报酬异化为基层政府完成多元化治理目标的行政资源和满足乡村精英群体需求的特定利益。作为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的重要项目,干部报酬应提高与工作绩效的匹配度、与集体成员的关联度,以保障集体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洁  孙世芳  
随着农村社会分工和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雅璁  王崇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组织。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通过对每个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件进行梳理,显示出对其服务集体经济的功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政治职能和经济功能长期未能有效分离,成员个体权利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人民公社解体后缺乏持续的法律供给。今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以发展集体经济为首要目标,理顺与基层党委、基层自治组织间的关系,注重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保护,构建起完善的私法主体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传宓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必然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改革。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实践看,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已成为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归于任何现有的一类法人。因此,构建全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制度也就成为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的当务之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臧昊  梁亚荣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自身具有经济和公共服务的双重职能以及以土地作为主要财产,长期以来被隔绝在破产制度以外,从历史上看也并无太大问题。《民法总则》赋予其特别法人的市场地位,开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新时期,如果仍固守老观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为破产主体的扩充预留了空间,经营性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也都可被纳入破产财产,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制度同时可以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以现有法律制度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适用破产制度。此制度实施对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真正的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能满足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对其发展的新愿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军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自由的要素流动机制,必须建立城乡一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让农民成为股东,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终止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集体公有性与功能综合保障性,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止制度保护法益的多样性,导致终止呈现终止方式缩限、终止财产处分限制更多等特别性。基于终止方式的缩限性,不宜将期限届满和低于人数下限约定为自愿解散事由,不宜将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规定为强制解散事由;在“破产终止后再重建”与“破产免责却不终止”两种方案中,后者更值得提倡,而且有个人破产制度的例证。基于终止财产处分限制的加强,还需明确限定责任财产的范围、限制破产期间与受理破产前一定期限内的集体资产股份赎回;成员或股东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应在破产清算时被禁止,在丧失存续基础解散时授权集体成员民主议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终止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集体公有性与功能综合保障性,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止制度保护法益的多样性,导致终止呈现终止方式缩限、终止财产处分限制更多等特别性。基于终止方式的缩限性,不宜将期限届满和低于人数下限约定为自愿解散事由,不宜将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规定为强制解散事由;在“破产终止后再重建”与“破产免责却不终止”两种方案中,后者更值得提倡,而且有个人破产制度的例证。基于终止财产处分限制的加强,还需明确限定责任财产的范围、限制破产期间与受理破产前一定期限内的集体资产股份赎回;成员或股东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应在破产清算时被禁止,在丧失存续基础解散时授权集体成员民主议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温啸宇   彭超  
重新审视世界范围内集体农庄制度变迁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中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集体农庄的制度设计与典型发展路径分析,认为其制度理性主要在于风险减免、规模效应和意识形态支撑;其问题在于选择性激励缺失、忽视异质性社员需求和消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中国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底线思维,加强政府引导并尊重地方性规则,同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骏   李长健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资产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改善,农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实践,其需要遵循以“合作—共生—规则”为逻辑的发展主线,通过经济利益的合作,以组织共生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中心,其后以相适应的规则保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而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姝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整合不同经营主体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是重要趋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之间具备优势互补的先决条件,二者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共进,对于活跃农村经济、优化乡村发展资源环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在实践中,需要建立起二者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其规范、长效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