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0)
- 2023(18263)
- 2022(15385)
- 2021(14440)
- 2020(12222)
- 2019(27497)
- 2018(27228)
- 2017(51667)
- 2016(27633)
- 2015(30786)
- 2014(30252)
- 2013(29791)
- 2012(27564)
- 2011(24904)
- 2010(25278)
- 2009(23537)
- 2008(22680)
- 2007(20481)
- 2006(18626)
- 2005(16586)
- 学科
- 济(128833)
- 经济(128688)
- 业(83887)
- 管理(80338)
- 企(62600)
- 企业(62600)
- 农(52159)
- 方法(46248)
- 数学(40355)
- 数学方法(39829)
- 农业(34729)
- 中国(32702)
- 地方(31348)
- 财(30973)
- 业经(30681)
- 制(25458)
- 学(24517)
- 技术(21893)
- 贸(19147)
- 贸易(19128)
- 体(18988)
- 银(18740)
- 银行(18706)
- 易(18474)
- 融(18001)
- 金融(17992)
- 行(17904)
- 务(17503)
- 财务(17435)
- 财务管理(17398)
- 机构
- 学院(386291)
- 大学(380954)
- 济(166941)
- 经济(163532)
- 管理(149781)
- 研究(131972)
- 理学(127800)
- 理学院(126484)
- 管理学(124393)
- 管理学院(123659)
- 中国(103235)
- 京(79235)
- 财(78055)
- 科学(77090)
- 农(72999)
- 所(65522)
- 江(64495)
- 中心(62591)
- 财经(60152)
- 研究所(58452)
- 业大(57432)
- 农业(55531)
- 经(54545)
- 经济学(50081)
- 范(49721)
- 师范(49226)
- 北京(49040)
- 州(48275)
- 院(47171)
- 经济学院(44715)
- 基金
- 项目(253393)
- 科学(201417)
- 研究(188916)
- 基金(183975)
- 家(159285)
- 国家(157874)
- 科学基金(136727)
- 社会(122564)
- 社会科(115767)
- 社会科学(115741)
- 省(101286)
- 基金项目(97063)
- 自然(86286)
- 教育(86208)
- 自然科(84307)
- 自然科学(84285)
- 划(83267)
- 自然科学基金(82786)
- 编号(76836)
- 资助(73974)
- 成果(62112)
- 重点(56905)
- 发(56070)
- 创(56028)
- 部(55942)
- 课题(53540)
- 创新(51765)
- 国家社会(50647)
- 教育部(48120)
- 科研(47731)
- 期刊
- 济(198482)
- 经济(198482)
- 研究(118901)
- 中国(84582)
- 农(73251)
- 财(61257)
- 管理(57315)
- 学报(56219)
- 科学(53501)
- 农业(48964)
- 大学(44226)
- 融(42004)
- 金融(42004)
- 教育(41992)
- 学学(41813)
- 技术(36211)
- 业经(35192)
- 财经(30178)
- 经济研究(29743)
- 问题(26328)
- 经(26085)
- 业(24368)
- 技术经济(20585)
- 世界(19207)
- 版(19050)
- 统计(18272)
- 贸(18201)
- 科技(18164)
- 经济问题(17419)
- 现代(17400)
共检索到605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灿 韩文龙
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是一种新兴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也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深刻变化,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创新农村的社会管理模式及集体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已成为搞活农村经济与农业增收的关键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星 黄凤华 陈英
赋予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与重要目标。根据当前改革试点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继承的权能实现仍然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经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权属性质的转变与集体经济的组织模式不协同导致的,主要表现在成员资格与股份继承权之间的矛盾。结合改革试点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来看,迫切需要尽快结合理论逻辑,从制度和法律层面理清相关概念,明确各类边界,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运营模式,推动农村改革稳步前进,从而为实现城乡统筹与市场一体化打牢基础。
关键词:
农村集体资产 股份继承 成员资格 矛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星 黄凤华 陈英
赋予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与重要目标。根据当前改革试点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继承的权能实现仍然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经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权属性质的转变与集体经济的组织模式不协同导致的,主要表现在成员资格与股份继承权之间的矛盾。结合改革试点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来看,迫切需要尽快结合理论逻辑,从制度和法律层面理清相关概念,明确各类边界,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运营模式,推动农村改革稳步
关键词:
农村集体资产 股份继承 成员资格 矛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村专业协会和农村专合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阐述了农村专合组织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专业协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持续增收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郎晓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传统血缘、地缘及宗族纽带的联结作用逐渐式微。面对社会利益分化和共同体瓦解的现实,培育适应转型格局的组织形式和整合机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集体经济发展为线索,选取具有一定集体资产规模的浙江省F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社区如何以利益排他性为基础,通过群体内部的结构调整、社区精英的再生产、"共有产权"回报机制的规范化等举措使社区成员得以有效组织。继而探索在集体经济相对发达的江浙农村,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来促进村民参与公共讨论、维护集体利益、增进自我利益并型塑现代公民意识,从而讨论构建乡村社区整合机制的价值及其可能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忠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与农民联系较为紧密的两类经济组织,是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生性力量。但在实践中,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承担市场经营风险能力弱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规模偏小、脱贫带动力不强等因素影响,两类主体的扶贫作用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重庆市城口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一方面普遍性地成立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承接相关政府部门扶贫资源、开展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平等协商将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的扶贫资源以入股方式投入当地运行规范、实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获取相对稳定的分红收益,并优先用于增加贫困户收入。该模式既为村"两委"参与市场活动和承接政府扶贫资源提供了有效载体,又较好地保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构建激励兼容、多方共赢的长效扶贫机制,是有镜鉴价值的扶贫模式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志豪 何慧丽 徐卫周
认知困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这两类组织均属于合作经济理论与我国村情相碰撞的产物,但前者偏向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者则偏向于狭义的西方经济学,由此形塑了核心生成要素、价值观、组织目标、成员认定、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交易权、法律适用和存续性等特性差异。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把二者混淆的内在机理在于继承集体化时期的认识,面临统分交织下的集体资产边界模糊、法律与实践的衔接困难以及村干部的双重身份张力。在消除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强能人、强资产和弱资产这三种常见的农村地域条件而提出相应的关联路径,使其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使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姝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整合不同经营主体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是重要趋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之间具备优势互补的先决条件,二者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共进,对于活跃农村经济、优化乡村发展资源环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在实践中,需要建立起二者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其规范、长效运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幼军
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线,展开的第一阶段农村改革,改变了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其彪炳功绩,无论如何评价也不会过份。然而,随着中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向纵深推进,实践向中国农村提出了新的问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赖于存在、运作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社区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回答了这个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各地兴起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制度构造的差异导致两者各有长短,而两者融合恰好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存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否成为其适格的单位成员、成员入股的劳动力是否为合格的出资、成员惠顾及惠顾返还如何呈现等困惑。实践中普遍采取的"保底收益+浮动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可以揭示集体和村民所谓的入股兼出租与出资(或发包与出资、借用与出资)双重属性,再将双重属性中的出租(或发包、借用)解读为一种特殊的惠顾。这不仅可以彰显成员惠顾与惠顾返还,还能证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成为适格的单位成员。虽然劳动力入股背离了不得以对本社的债权或以劳务出资的规定,但是只要劳动力入股者对合作社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并明确其他成员的连带责任,就能平衡合作社成员与债权人的权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各地兴起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制度构造的差异导致两者各有长短,而两者融合恰好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存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否成为其适格的单位成员、成员入股的劳动力是否为合格的出资、成员惠顾及惠顾返还如何呈现等困惑。实践中普遍采取的"保底收益+浮动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可以揭示集体和村民所谓的入股兼出租与出资(或发包与出资、借用与出资)双重属性,再将双重属性中的出租(或发包、借用)解读为一种特殊的惠顾。这不仅可以彰显成员惠顾与惠顾返还,还能证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成为适格的单位成员。虽然劳动力入股背离了不得以对本社的债权或以劳务出资的规定,但是只要劳动力入股者对合作社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并明确其他成员的连带责任,就能平衡合作社成员与债权人的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古洪平 杨波
成都市温江区以涌泉街道农民集中居住区瑞泉馨城为试点,积极探索以居住地为核心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确立了"党建先行"的思路和原则,以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群团社会组织"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整理重组地域、户籍关系,调整行政区划,着力在顺应民意、改善民生、加快民富上下功夫,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城乡居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区 社区管理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郭晓鸣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必然要求成都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效流动。在该探索过程中,温江区提出了以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为主要特征的"两股一改"模式,并以此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文将对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进行介绍,并试图对其蕴涵和预示的制度创新、理论价值、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试验区” 土地产权流转 “两股一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西科 杨锦绣 冉彬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效益评价和项目后评价的状况,从项目的业务绩效、财务绩效、效益绩效出发,运用AHP-FCE评价方法原理建立了一套适合政府财政投资项目的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成都市温江区土地整理项目具体实例对其土地整理项目的各项绩效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此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验证结论可信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洪松
地权改革催生了重塑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需求。在地权改革的背景下,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重塑包括对外法人主体地位的重塑、内部利益分配关系的重塑和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架构的重塑等三个方面。鉴于改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重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时,需要着力推进主管部门审计监督、司法部门权利救济、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等配套改革。成都实验为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重塑提供了有益经验,但在推广时亦需慎重,并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立法来实施。
关键词:
地权改革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城乡统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