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9)
- 2023(15714)
- 2022(13469)
- 2021(12499)
- 2020(10292)
- 2019(23314)
- 2018(23340)
- 2017(44525)
- 2016(24042)
- 2015(27027)
- 2014(27119)
- 2013(26875)
- 2012(24870)
- 2011(22822)
- 2010(22968)
- 2009(21276)
- 2008(20273)
- 2007(18132)
- 2006(16334)
- 2005(14309)
- 学科
- 济(117306)
- 经济(117178)
- 业(69552)
- 管理(64879)
- 农(52569)
- 企(46499)
- 企业(46499)
- 方法(43158)
- 数学(37576)
- 数学方法(37228)
- 农业(35449)
- 业经(27731)
- 中国(27457)
- 地方(27211)
- 学(24331)
- 财(22811)
- 制(19824)
- 环境(16577)
- 贸(16199)
- 贸易(16191)
- 发(16025)
- 理论(15960)
- 体(15706)
- 易(15633)
- 和(15101)
- 银(15054)
- 银行(15012)
- 融(14868)
- 金融(14860)
- 地方经济(14764)
- 机构
- 学院(350979)
- 大学(348676)
- 济(149186)
- 经济(146114)
- 管理(137829)
- 研究(122175)
- 理学(119580)
- 理学院(118284)
- 管理学(116378)
- 管理学院(115758)
- 中国(90840)
- 科学(74854)
- 农(73988)
- 京(73394)
- 财(64006)
- 所(61507)
- 业大(57737)
- 农业(56736)
- 研究所(56064)
- 中心(55419)
- 江(51939)
- 财经(51127)
- 经(46475)
- 范(46192)
- 北京(45866)
- 师范(45775)
- 经济学(44498)
- 院(43306)
- 州(41246)
- 经济学院(39807)
- 基金
- 项目(239438)
- 科学(188107)
- 研究(177305)
- 基金(173337)
- 家(150762)
- 国家(149414)
- 科学基金(127924)
- 社会(113089)
- 社会科(106748)
- 社会科学(106718)
- 省(94372)
- 基金项目(92319)
- 自然(81162)
- 教育(79228)
- 自然科(79209)
- 自然科学(79195)
- 划(77816)
- 自然科学基金(77759)
- 编号(73325)
- 资助(70048)
- 成果(59081)
- 重点(53021)
- 部(52727)
- 发(52615)
- 课题(49612)
- 创(49134)
- 国家社会(46628)
- 创新(45823)
- 科研(44894)
- 教育部(44820)
- 期刊
- 济(174180)
- 经济(174180)
- 研究(104658)
- 农(75300)
- 中国(68760)
- 学报(57485)
- 科学(52938)
- 农业(51024)
- 管理(47684)
- 财(46019)
- 大学(44107)
- 学学(42082)
- 教育(35972)
- 业经(31783)
- 融(31500)
- 金融(31500)
- 技术(30216)
- 经济研究(26410)
- 财经(24898)
- 业(23452)
- 问题(23276)
- 经(21339)
- 版(18528)
- 技术经济(18289)
- 世界(17441)
- 科技(16815)
- 理论(16416)
- 经济问题(16158)
- 图书(16102)
- 业大(16057)
共检索到521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郭凯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组织化的扶贫方式,近年来得到决策层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农村集体经济减贫效应的普适性和内在减贫机制,却有待进行实证检验和深入的理论探讨。论文通过利用多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减贫效用;从公共品供给、民主机制和公共决策、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心理和伦理、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等六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减贫机制;最后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娜 胡联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整体实力下降、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来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集体经济的内在价值被忽视和淡忘是其重要的原因。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集体经济焕发出新活力: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加强基层政权的经济基础、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我们党通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将探索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新道路。
关键词:
集体经济 规模经营 基层政权 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罗海平
长期以来对"集体经济"以及"集体所有制"的认识都深受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偏离了"集体经济"的本来含义。马克思只有合作制的理论论述却没有使用"集体所有制"这一概念,而合作制却是集体经济的原初规定。相对于国有全民经济、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的本质规定以及现代公司制的发展要求,集体经济组织应该从"无差异所有者"群体向"有差异所有者"的法人企业转变;从集体成员"无差异政治福利"的所有者权益实现形式向能定量化、兼顾风险偏好和利益激励的"按股分红"转变。同时,需要剥离集体企业员工作为所有者个体和公司职员的双重身份,理顺所有者和职员的分配关系。而这些都必须基于对集体经济本质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合作制 产权 股份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有机会参加了合作经济学会的学术讨论会,边听边记,加上本人的一些认识,组成了这篇短文——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论述过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形式,他们只是认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合作制作为中间环节。列宁说过:“合作制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彭凌凤
伴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愈加凸显。在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带动农民共富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总结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共富的主要途径。基于全国总量数据分析发现,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集体资产分布不均衡、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弱、经营管理型人才匮乏、集体资产管理相关制度与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府财政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等途径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华琳 周成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能促进共同富裕,旅游经济能够作为乡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打造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产业体系,提高农户经济收入。而农村集体经济整合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使空心村提高产业规模,达成脱贫致富目标。本文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切入点,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对应机理以及障碍做出分析,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创新升级,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创造出更多效益。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 乡村旅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海平 叶祥松
长期以来的"集体经济"以及"集体所有制"认识都深受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偏离了"集体经济"的本来含义。马克思有合作制的理论论述却没有使用"集体所有制"这一概念,而合作制却是集体经济的原初规定。鉴于国有全民经济、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的本质规定以及现代公司制的发展要求,集体经济组织应该从"无差异的所有者"群体向"有差异所有者"的法人企业转变;从集体成员"无差异政治福利"的所有者权益实现形式向能定量化、能兼顾风险偏好和利益激励的"按股分红"转变。同时,需要剥离集体企业员工作为所有者个体和公司职员的双重身份,理顺所有者和职员的分配关系。而这些都必须基于集体经济本质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合作制 产权 股份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娟
农业集体化运动之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了管理集体财产和对集体经济事务进行决策的机构。改革开放之后,村民自治组织慢慢的肩负起了管理公共事务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因为相关法律不能及时更新,所以由改革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向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改革无法继续顺利进行。
关键词:
农村 集体 经济组织 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冬冬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是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其发展程度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而金融服务是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效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能否良性循环发展。本文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现状着手,深入剖析了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不同方面提出优化农村集体经济金融创新服务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金融 创新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臧昊 梁亚荣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自身具有经济和公共服务的双重职能以及以土地作为主要财产,长期以来被隔绝在破产制度以外,从历史上看也并无太大问题。《民法总则》赋予其特别法人的市场地位,开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新时期,如果仍固守老观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为破产主体的扩充预留了空间,经营性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也都可被纳入破产财产,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制度同时可以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以现有法律制度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适用破产制度。此制度实施对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真正的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能满足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对其发展的新愿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朝晖 陈建萍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维护农村经济秩序的有效保障。现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审计的模式已经落伍,委托CPA审计的辅助模式也有很多弊端。基于国家审计机关主管的相对统一的"农村经济审计监督中心"的审计模式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创新模式的运行保障机制主要有明确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地位、建立配套的审计制度、规范审计程序、深化审计内容、拓展审计类型,提高审计能力、建立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审计模式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旭
一直以来,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主要形式,无论在脱贫攻坚还是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都在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的贫困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但能培育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还能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精准扶贫战略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然后对其中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纾解的对策。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集体经济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米旭明 王文思
研究目标:估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具体减贫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2000~2017年省级统计数据,将重庆地票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法客观评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对地区减贫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发现:建设用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且在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个方面均非常明显。具体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制度改革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教育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进而降低贫困发生率;能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贫困强度;能够通过教育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业收入降低贫困深度。研究创新:将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现有研究从农地领域拓展到集体建设用地,从多个方面评估减贫效应,并探讨了中间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化影响。研究价值:有利于政策部门更加关注"人地联动"效应,更加关注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后,农村居民能够获得的经济机遇,为创新制度供给解决相对贫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洪名勇 汤园园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动力引擎。本文基于2020年和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的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出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本结果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资源要素集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尚未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数字乡村建设对低等收入组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并未发挥正向带动作用。此外,相比低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的村庄,数字乡村建设对高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的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发展促进作用更显著。上述结论对数字乡村建设可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平瑞 李祖佩
学界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重点关注经济效应和治理效应,有必要拓展社会效应研究。本文运用社会经济理论的分析视角,以鲁西南蔡庄村为例,探讨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社会效应实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面对行政动员强激励和项目资源零输入,农村基层组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推动了乡村社会领域的建设发展。第一,在产业规划阶段,农村基层组织自主选择适宜村庄自身条件的产业类型,通过开会议事与社会动员机制整合村庄内部资源并对接外部生产要素,实现对党员和群众的再组织化。第二,在产业运行阶段,加工厂生产管理方式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并与农民家庭生计生活模式相适配,进而形塑村庄社会结构和巩固农民家庭结构。第三,在产业收益分配阶段,集体收益用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民间社会组织建设,形成以行政村为供给主体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个案村庄以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为项目资源匮乏型村庄实现产业振兴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