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5)
2023(17626)
2022(14888)
2021(13767)
2020(11471)
2019(26253)
2018(25703)
2017(48747)
2016(26334)
2015(29721)
2014(29687)
2013(29193)
2012(27194)
2011(24569)
2010(24696)
2009(22936)
2008(22354)
2007(20395)
2006(18176)
2005(16035)
作者
(76836)
(65151)
(64276)
(61388)
(40842)
(31060)
(29271)
(25261)
(24514)
(22964)
(22012)
(21807)
(20540)
(20301)
(20075)
(19915)
(19402)
(18876)
(18603)
(18417)
(16169)
(16054)
(15853)
(15053)
(14791)
(14521)
(14235)
(14151)
(13152)
(13071)
学科
(126803)
经济(126672)
(73966)
管理(69040)
(52320)
(51889)
企业(51889)
方法(47945)
数学(42424)
数学方法(41887)
农业(34760)
中国(30709)
地方(29855)
业经(29480)
(26720)
(24229)
(23323)
(19156)
贸易(19148)
(18528)
(17536)
银行(17498)
(17355)
(17137)
金融(17129)
(17070)
环境(17045)
理论(16902)
(16764)
(16201)
机构
学院(380314)
大学(374154)
(162388)
经济(158980)
管理(143461)
研究(130479)
理学(123133)
理学院(121808)
管理学(119545)
管理学院(118852)
中国(99585)
科学(79850)
(78754)
(78188)
(71486)
(66155)
中心(62053)
业大(60916)
农业(60604)
研究所(59972)
(59731)
财经(56318)
(50970)
(49868)
经济学(49379)
师范(49342)
北京(48479)
(46263)
(46255)
经济学院(44209)
基金
项目(253160)
科学(198557)
研究(186525)
基金(181470)
(158473)
国家(156858)
科学基金(133894)
社会(118525)
社会科(111889)
社会科学(111855)
(102848)
基金项目(95790)
教育(85395)
自然(84801)
(83983)
自然科(82783)
自然科学(82758)
自然科学基金(81254)
编号(76846)
资助(73504)
成果(61860)
重点(57334)
(56793)
(55370)
课题(53548)
(52356)
创新(48924)
国家社会(48857)
科研(48108)
教育部(47064)
期刊
(190837)
经济(190837)
研究(109767)
(79008)
中国(77958)
学报(61207)
科学(55594)
(55532)
农业(53253)
管理(51277)
大学(47303)
学学(45158)
教育(38749)
(36581)
金融(36581)
技术(35800)
业经(34957)
经济研究(28819)
财经(27900)
(26328)
问题(25620)
(24092)
(20633)
技术经济(19958)
统计(19668)
世界(19591)
(17570)
经济问题(17488)
(17370)
资源(17337)
共检索到576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振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演化与袁家村案例分析,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的实现路径,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第一,以混合经营方式运营集体经济,能发挥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各自优势,产生资源协同效应,有助于“共建”和“扩建”农村集体经济的公共池塘资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二,建立自主治理体系,能化解无序、恶性竞争开发公共池塘资源可能造成的“公地悲剧”等问题,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的相容发展,有力维系混合经营稳定发展。第三,即便在混合经营中集体经营也大有可为,村集体在生产服务供给、村社内部动员、规则制定与实施等公益性较强、外部性较高的领域作用效果明显。袁家村的经验显示,在产业化运营、品牌营销等市场化程度较高领域,适宜由企业等市场主体运营管理。主要政策启示是要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强化乡村治理,大力培育乡村精英,营造集体合作文化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振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演化与袁家村案例分析,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的实现路径,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第一,以混合经营方式运营集体经济,能发挥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各自优势,产生资源协同效应,有助于“共建”和“扩建”农村集体经济的公共池塘资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二,建立自主治理体系,能化解无序、恶性竞争开发公共池塘资源可能造成的“公地悲剧”等问题,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的相容发展,有力维系混合经营稳定发展。第三,即便在混合经营中集体经营也大有可为,村集体在生产服务供给、村社内部动员、规则制定与实施等公益性较强、外部性较高的领域作用效果明显。袁家村的经验显示,在产业化运营、品牌营销等市场化程度较高领域,适宜由企业等市场主体运营管理。主要政策启示是要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强化乡村治理,大力培育乡村精英,营造集体合作文化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斌   郭冰玉   岳士俊  
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例,基于Google Earth高精度遥感图像,运用参与式乡村评估、ArcGIS空间分析、空间句法等方法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村庄用地功能及村庄空间格局的演变,探讨旅游干预对村庄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22年袁家村空间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由村民生活生产主导转变为旅游发展所需,致使村庄空间结构由村民居住空间为中心的单核心放射状转向旅游空间为主的多核心密集型;(2)乡村旅游促使空间关系网络趋向复杂化,同时在土地功能细碎化过程中村庄交通空间的稳定性和空间结构主导性凸显;(3)袁家村空间格局演变受市场需求和政府调控等多方面因素推动,村民的积极响应和空间功能的理性更新是其中关键作用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  
本文从混合所有制改造的视角,揭示了几个典型农村集体经济成长的逻辑。研究表明:社区开放、产权混合的改造路径能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成长。然而,受制于农村集体资产封闭化处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不健全、农民天然规避风险"三大障碍"影响,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与农民对混合所有制改造积极性不高,当前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造的数量还较少、程度还较浅。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造、促进村集体经济实现,本文有如下启示:一是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跨村流转、处置办法;二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整法人地位实现形式,营造宽松的集体资产混合所有制改造问责环境;三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逐步引导农民接受股份制,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社区外市场主体建立"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超  杜志雄  
贫困地区的普遍特征与集体经济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农村减贫的重要举措。2020年后农村减贫战略将发生重大转变,阻断致贫返贫、缓解相对贫困、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疫情防控与减贫等将成为农村减贫的主要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新型集体经济的助力,从而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陕西省丹凤县紧抓改革机遇、用活各类资金、发挥人才效力、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其实践经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也存在多重困境。为此,应通过转变思维、突破边界、巧用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专业、创新方式、加强管理,推动新型集体经济不断创新发展,从而为2020年后农村减贫增添助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侃华  陈延艺  武联  刘勇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促使各行各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同时也为乡村转型与升级带来了新视野与新机遇。基于此,系统梳理了互联网与乡村转型的内在作用机制,即信息机制、互通机制、创新机制,分析了互联网视角下乡村的再定位及转型的隐忧。并提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存量规划、彰显特色规划、提升乡村治理等规划应对策略,并以陕西省礼泉县官厅村为例,开展相应的规划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建章  马黎  马荟  周立  
构建良性互动的村企关系对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权能、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发展理念的迭代和工农城乡关系的历史性演进分别是村企关系变迁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构建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型村企关系亟待树立以村庄主体性为内核的“体用论”视角。对此,本文提出“村体企用”这一中层概念,即“以村为体、以企为用,以村兴企、以企富村”,刻画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村企关系。基于陕西省袁家村的纵向案例分析发现,乡镇工业化阶段通过“村企合一”摆脱了普遍贫穷,新农村建设阶段以“村企统合”壮大了集体经济,乡村振兴阶段以“村体企用”促进了共同富裕。村体企用表明,迈向共同富裕需要以村庄主导促村企共生,以企外圆、村内方的升级版外圆内方理念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地位,顺畅要素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以村兴企、以企富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浩  吕杰  韩晓燕  
借鉴"组态视角"的研究思想,基于自由发展理论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知网等平台收集公开发表的186个案例材料,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差异的条件组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是内部因素中的精英带动,不具备精英带动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很难有较好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为市场导向型、产业发展型、资源开发型和生产服务型四种发展模式。在特定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因素间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因素替代,农村集体经济能实现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的模式转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浩  吕杰  韩晓燕  
借鉴"组态视角"的研究思想,基于自由发展理论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知网等平台收集公开发表的186个案例材料,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差异的条件组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是内部因素中的精英带动,不具备精英带动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很难有较好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为市场导向型、产业发展型、资源开发型和生产服务型四种发展模式。在特定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因素间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因素替代,农村集体经济能实现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的模式转换。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占锋   田晨曦  
“村落终结”一度被抽象为城镇化进程的代名词,是城市挤压村落空间引致的结果。然而,部分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却呈现主动求变、“自我终结”的反向演化态势,凭借自身优势和内生性发展动力重新掌握空间拓展的话语权。陕西省袁家村就是通过此种转型路径对传统地域空间进行规划,实现“自我终结与再造”的典型。对此,本文通过提炼融“空间开放-自主规划-组织理性-利益联结-内外联动”于一体的“自我终结与再造”框架,对典型案例展开分析,试图寻找其实现由终结到再造的机制。研究发现:空间开放是实现“自我终结与再造”的前提,此类村庄通过开放空间边界打造“内外联动”的共生发展格局;自主规划是实现“自我终结与再造”的建设力量,此类村庄掌握了产业发展与空间转型的自主权;组织理性是实现“自我终结与再造”的特色保障,村“两委”切实维护着发展与和谐共存的正义空间;利益联结是实现“自我终结与再造”的核心驱动力,多元主体在休戚相关中构建“共生共担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上述发现为新时代探索就地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占锋  蒋晓雨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富裕有着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逻辑。本文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运用道义经济学理论,分析袁家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道义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紧密的逻辑关联。研究发现,道义经济在其中表现为对弱势群体生存权的保障、旅游从业者之间的互惠平衡以及纳入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道义用工体系等三个方面,道义经济得以有效运转的实践机制在于制度设计、组织载体以及以伦理规范为核心的“利益、权力、情感”之间的持续互动与共同作用,推动着共同富裕的发生、发展。道义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具有作为目标的双重属性,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资源,塑造了共同富裕的过程,这为共同富裕在微观实践层面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占锋  蒋晓雨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富裕有着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逻辑。本文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运用道义经济学理论,分析袁家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道义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紧密的逻辑关联。研究发现,道义经济在其中表现为对弱势群体生存权的保障、旅游从业者之间的互惠平衡以及纳入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道义用工体系等三个方面,道义经济得以有效运转的实践机制在于制度设计、组织载体以及以伦理规范为核心的“利益、权力、情感”之间的持续互动与共同作用,推动着共同富裕的发生、发展。道义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具有作为目标的双重属性,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资源,塑造了共同富裕的过程,这为共同富裕在微观实践层面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左臣明  
农村集体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式,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地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