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1)
- 2023(9876)
- 2022(8146)
- 2021(7500)
- 2020(6029)
- 2019(13238)
- 2018(13306)
- 2017(24504)
- 2016(13589)
- 2015(15366)
- 2014(15671)
- 2013(15440)
- 2012(14805)
- 2011(13915)
- 2010(14316)
- 2009(13658)
- 2008(13167)
- 2007(12526)
- 2006(11643)
- 2005(10564)
- 学科
- 济(81037)
- 经济(80959)
- 农(49030)
- 业(39464)
- 农业(32802)
- 管理(31953)
- 地方(22099)
- 方法(20990)
- 业经(20643)
- 企(18664)
- 企业(18664)
- 中国(18346)
- 数学(18234)
- 数学方法(18027)
- 学(15755)
- 制(14608)
- 发(13284)
- 体(12700)
- 地方经济(12588)
- 农业经济(12515)
- 财(11632)
- 发展(10673)
- 展(10653)
- 策(10631)
- 及其(10159)
- 融(10134)
- 金融(10127)
- 银(10091)
- 银行(10070)
- 行(9806)
- 机构
- 学院(207772)
- 大学(202123)
- 济(93693)
- 经济(91731)
- 研究(77529)
- 管理(72920)
- 理学(61658)
- 理学院(60971)
- 中国(60854)
- 管理学(59836)
- 管理学院(59480)
- 农(57174)
- 科学(46385)
- 农业(43517)
- 京(42933)
- 所(40345)
- 财(39513)
- 业大(37077)
- 研究所(36224)
- 中心(36165)
- 江(34250)
- 财经(30266)
- 经济学(28329)
- 范(28039)
- 师范(27743)
- 经(27217)
- 省(27081)
- 农业大学(26869)
- 北京(26681)
- 州(26384)
- 基金
- 项目(128957)
- 科学(100008)
- 研究(97492)
- 基金(91129)
- 家(79431)
- 国家(78608)
- 科学基金(65606)
- 社会(62821)
- 社会科(58858)
- 社会科学(58841)
- 省(52496)
- 基金项目(47616)
- 教育(42632)
- 划(41905)
- 编号(41242)
- 自然(38852)
- 自然科(37875)
- 自然科学(37865)
- 自然科学基金(37147)
- 资助(36630)
- 成果(34024)
- 农(32054)
- 发(30644)
- 重点(28832)
- 课题(28612)
- 部(28174)
- 国家社会(26174)
- 创(25496)
- 发展(25352)
- 性(25075)
- 期刊
- 济(124700)
- 经济(124700)
- 研究(64236)
- 农(63227)
- 中国(50442)
- 农业(42547)
- 学报(35802)
- 科学(32003)
- 财(29040)
- 大学(28115)
- 学学(26975)
- 管理(25016)
- 业经(24447)
- 融(23223)
- 金融(23223)
- 教育(22148)
- 业(19174)
- 技术(19092)
- 经济研究(17654)
- 问题(16868)
- 财经(15857)
- 农业经济(15015)
- 农村(15013)
- 村(15013)
- 经(13874)
- 世界(13872)
- 版(13363)
- 经济问题(12297)
- 技术经济(11867)
- 业大(10957)
共检索到337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童列春
高效的村社权力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村社权力效能与集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村民选举赋予村干部权力,政权意志制衡村社权力,干部素质决定了村社权力效能。在农村集体经济活动中,村社权力处于治理地位,村社权力具有协调集体经济的功能。只有激活村社权力,重视村干部选择培养与利益实现,约束村社的法外治权,才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村社权力 私权力 集体经济 村干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左臣明
农村集体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式,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地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祥 李建军
形式多样有效的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为此,本文认为,应积极运用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社区股份制、合作社+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实现形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罗海平
长期以来对"集体经济"以及"集体所有制"的认识都深受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偏离了"集体经济"的本来含义。马克思只有合作制的理论论述却没有使用"集体所有制"这一概念,而合作制却是集体经济的原初规定。相对于国有全民经济、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的本质规定以及现代公司制的发展要求,集体经济组织应该从"无差异所有者"群体向"有差异所有者"的法人企业转变;从集体成员"无差异政治福利"的所有者权益实现形式向能定量化、兼顾风险偏好和利益激励的"按股分红"转变。同时,需要剥离集体企业员工作为所有者个体和公司职员的双重身份,理顺所有者和职员的分配关系。而这些都必须基于对集体经济本质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合作制 产权 股份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有机会参加了合作经济学会的学术讨论会,边听边记,加上本人的一些认识,组成了这篇短文——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论述过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形式,他们只是认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合作制作为中间环节。列宁说过:“合作制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飞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等的主要物质基础。以对湖北省6村的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理基础、主体制度、财产权制度以及经营运作现状的考察发现:党和国家致力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举措基本为农户所了解,并对当前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一些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感到满意;农户对各村未有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且由村委会代行农民集体的经济职能基本接受;财产权对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极为重要,土地仍然是农村社区最重要的财产权形式;除保持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经营集体资产的现状被许多村民外,将集体资产予以股份化模式运作受到赞同,但受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斌
本文基于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系统阐释了日本农村集体组织的历史演进和实现方式。研究发现:日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成员的权利行使主体,其实现形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日本目前存在非法人形式的任意团体,私法人形式的营利法人、中间法人、公益法人和特别法人,以及公法人六种组织形式。一方面,各类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相关市场主体法各自形成了成员认定制度、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另一方面,集体成员通过订立章程等方式重新调整公益权能和自益权能,全部或部分保留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具备的成员社区性、“一户一票”和“全体一致同意”的民主管理制度等基本特征,较好发挥了维护集体财产边界和实现集体财产保值增值的作用。建议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明确人合组织属性,突出“特别法人”的基本特征,持续优化财税、土地、经营等相关制度,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稳步发展。
关键词:
日本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总有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农工委、省农业厅联合课题组
文章认为, 四川省近年来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所采用的实现形式主要有: (1) 家庭承包责任制形式; (2) 服务性统一经营形式; (3)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经营形式; (4) 股份合作制形式; (5) 业主负责制形式; (6) 税收分成形式;(7) 资产管理与运作增值形式。文章在研究四川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和实现形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 一是积极采用和大胆探索最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形式; 二是制定和完善发展集体经济的资金、技术政策保障措施; 三是切实加强农村集体收入和资本运作的管理监督, 确保集体经济的再投入和滚动发展; 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剑林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根本,致力于更具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的集体生产运营模式创新与升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凝聚分散力量而强村富民,也可统筹区域生产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优化人才机制而增加农村发展动能。既强调基层党委统筹下的发展性与公平性并存,合作共享基础上的发展性与互利性并存,也注重市场运作基础上效益性与普惠性并存、开放多元体系下原则性与灵活性并存,以农村产业高质量增长促进共同富裕。为进一步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加速效应,应以产权制度建设为切入口,创新农村资源要素流通渠道、加速城乡资源互动,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发展的路径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恒辉 李小娜 刘传磊 王成军
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运行机制的探索创新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问题。基于调研发现,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了独立经营、合作经营、租赁经营、参股经营等多种实现形式,并按照单村独资、多村合作、整镇抱团、跨镇联合等不同方式建立了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民主决策机制、管理约束机制、容错免责机制等可以构建比较完善的运营机制。这种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激发了集体经济的内在活力。政府可以通过完善新型集体经济支持政策、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农经干部队伍建设等措施,推动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实现形式 运行机制 改革方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主体地位,应当着重厘清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既可以为宅基地使用权人与其他社会主体签订合同提供居间服务,也可以依法经营闲置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闲置宅基地,或者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宅基地交由他人经营的,应当由理事会起草盘活利用方案,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作出盘活利用决议,并由理事会负责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获得的管理费用、居间服务费用和财产经营收益,应当根据不同的规则予以分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彬
狭义上的社会资本指网络关系、社会规范以及信任程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论文分析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中社会资本发生变化的机理及其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根据理论研究提出应重构农村集体经济社会资本,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转型和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政策含义是:培育农村经济中介和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发挥合作经济的作用,明确供销社和信用社合作性质,同时,基层政府和社区的互动应该有边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主体地位,应当着重厘清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既可以为宅基地使用权人与其他社会主体签订合同提供居间服务,也可以依法经营闲置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闲置宅基地,或者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宅基地交由他人经营的,应当由理事会起草盘活利用方案,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作出盘活利用决议,并由理事会负责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获得的管理费用、居间服务费用和财产经营收益,应当根据不同的规则予以分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主体地位,应当着重厘清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既可以为宅基地使用权人与其他社会主体签订合同提供居间服务,也可以依法经营闲置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闲置宅基地,或者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宅基地交由他人经营的,应当由理事会起草盘活利用方案,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作出盘活利用决议,并由理事会负责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获得的管理费用、居间服务费用和财产经营收益,应当根据不同的规则予以分配。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国强
农民集体不是民法意义上的私权主体,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利主体,起到衔接公有制和具体民法制度的功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居于“准所有人”地位的管理主体,其功能在于经营管理集体财产,并借助于公权力来弥补其主体功能不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特别法人经营管理农民集体的资产,其并没有单独存在的成员,农民集体成员形成的集体意思即约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农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给集体成员。这种“股份”是成员参加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的依据,而并非个人财产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