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1)
- 2023(10921)
- 2022(8945)
- 2021(8120)
- 2020(6523)
- 2019(14079)
- 2018(14112)
- 2017(26090)
- 2016(14563)
- 2015(16234)
- 2014(16459)
- 2013(16154)
- 2012(15361)
- 2011(14473)
- 2010(15023)
- 2009(14109)
- 2008(13577)
- 2007(12729)
- 2006(11927)
- 2005(10904)
- 学科
- 济(82758)
- 经济(82674)
- 农(49715)
- 业(41826)
- 管理(34955)
- 农业(33254)
- 地方(23667)
- 业经(21998)
- 企(21064)
- 企业(21064)
- 中国(20866)
- 方法(20373)
- 数学(17617)
- 数学方法(17465)
- 制(16846)
- 学(15452)
- 财(14500)
- 体(13983)
- 发(13819)
- 地方经济(13107)
- 农业经济(12786)
- 银(11344)
- 银行(11330)
- 发展(11148)
- 展(11120)
- 行(11042)
- 融(10959)
- 金融(10952)
- 策(10898)
- 及其(10405)
- 机构
- 学院(214328)
- 大学(208196)
- 济(97801)
- 经济(95745)
- 研究(80032)
- 管理(76963)
- 理学(64724)
- 理学院(64055)
- 管理学(63045)
- 中国(62671)
- 管理学院(62667)
- 农(55423)
- 科学(45455)
- 京(43660)
- 财(43507)
- 农业(41825)
- 所(40357)
- 中心(37861)
- 江(36608)
- 研究所(35998)
- 业大(35952)
- 财经(32445)
- 经济学(29536)
- 经(29173)
- 范(29086)
- 师范(28830)
- 省(28595)
- 州(27987)
- 院(27501)
- 北京(27177)
- 基金
- 项目(133669)
- 科学(104688)
- 研究(103987)
- 基金(94475)
- 家(81472)
- 国家(80592)
- 社会(68149)
- 科学基金(67957)
- 社会科(63926)
- 社会科学(63908)
- 省(54707)
- 基金项目(49097)
- 教育(45877)
- 编号(44414)
- 划(43685)
- 自然(38698)
- 自然科(37704)
- 自然科学(37695)
- 成果(37356)
- 资助(37128)
- 自然科学基金(36991)
- 发(31950)
- 农(31592)
- 课题(31150)
- 重点(30055)
- 部(29488)
- 国家社会(28435)
- 性(27007)
- 创(26846)
- 发展(26728)
- 期刊
- 济(130291)
- 经济(130291)
- 研究(69166)
- 农(61700)
- 中国(53694)
- 农业(41230)
- 学报(33368)
- 财(32525)
- 科学(30846)
- 大学(26684)
- 管理(26230)
- 业经(25502)
- 学学(25423)
- 融(25256)
- 金融(25256)
- 教育(24688)
- 技术(19362)
- 经济研究(18685)
- 业(18403)
- 问题(17680)
- 财经(16774)
- 农村(15589)
- 村(15589)
- 农业经济(15326)
- 经(14674)
- 世界(13980)
- 版(13161)
- 经济问题(12876)
- 技术经济(11737)
- 社会(11294)
共检索到353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碧玲 王财莉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民可共享的发展成果,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同时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前,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可为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提供物质基础,对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支撑,促进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通过科学分析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关系,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来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推动的乡村治理共同体,确实应该以村民为中心,以集体经济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不断推进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球 廖彩荣
研究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进行辨析,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制度改革奠定基础。研究方法:系统推论。研究结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体",与股份制组织存在本质区别。研究结论:应正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维系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共同体"。在土地制度改革中,要坚持集体所有制底线,谨防形式上的"保留";要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法律地位无法人地位的现状;要以完善成员权为重点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建设;要加强当前农户个体与集体理性行为研究;经济效益不应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球 廖彩荣
研究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进行辨析,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制度改革奠定基础。研究方法:系统推论。研究结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体",与股份制组织存在本质区别。研究结论:应正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维系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共同体"。在土地制度改革中,要坚持集体所有制底线,谨防形式上的"保留";要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法律地位无法人地位的现状;要以完善成员权为重点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建设;要加强当前农户个体与集体理性行为研究;经济效益不应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首要目标;要完善"生不增、死不减"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聪敏 赵晓峰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村庄治理密切相关。以莱西市Q新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为案例,引入关键群体理论的分析视角,对能人带领型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形塑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能人通过农民合作社的架构来整合村庄内外的多元主体力量,进而形成了发展导向的治理共同体。其中呈现的主要机制为:一是乡村能人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动员多元主体参与集体经济发展以形成治理共同体;二是乡村能人综合运用人情法则、公平法则、利益捆绑与利益联结等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从心理和物质利益层面约束村域内多元主体行为,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以适应外部环境要求,稳定外部参与力量,从而在保障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乡村治理精英的再生产、治理共同体的重建和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枫 钱翀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没有乡村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乡村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弱化以致支撑乡村治理的内生性资源匮乏,农民处于松散状态,组织化水平低,“乡政村治”遂演变为“乡政浮,村治虚”。新发展阶段,只有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夯实物质基础、重塑基层组织,并有效弥合“自治”、“法治”和“德治”之间长期存在的实践隔层,进而切实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治理 “三治”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卫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2022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对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战略部署。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福建农信)将以“深耕八闽、厚植‘三农’”的情怀与使命,推进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胜
本文针对葫芦岛市所辖农村地区提出了乡村振兴还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分析包括人财物的严重缺乏以及产业链不健全的困境原因,论述了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作用促进乡村振兴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提出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经济 葫芦岛 乡村振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娜
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内卷化的风险与挑战,以权力结构的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可以发现乡村治理正在经历着从想象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的演变。通过对我国乡村治理研究与实践的回顾,可以发现我国乡村治理存在着三种权力模式:宗族式治理模式、公司型治理模式以及灰色化治理模式。这三种治理结构中暗含着"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的"合谋"与"博弈",包含着精英结盟与精英俘获的权力格局与权力运作模式。伴随着传统乡村熟人社会行为逻辑的消解,乡村治理的支配规则正在由传统礼俗与规范向经济理性转变,而乡村治理中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也正在由想象共同体转变为利益共同体,最终导致乡村治理的内卷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笑梅 杨露露 陈冬生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一种管理民主、利益共享、发展模式多元的现代经济形态,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弥合城乡鸿沟、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人才队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方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廖一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形态开始走进广袤的农村,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平台。本文从乡村共同体的视角出发,结合不同类型的村庄特征提出电商发展的三种模式。研究认为,团结型村庄应推行乡村自治模式,充分发挥农村主体地位,形成以村为中心的电商发展思路。连结型村庄和分裂型村庄应采用乡村自治与政府帮扶结合模式,在体制机制创新、利益相关构建和文化记忆重塑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村庄协商自治的能力。分散型村庄可实行政府主导模式,在村庄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依托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增强农村电商的发展力。总之,利益相关和社会关联是农村类型划分的重要指标,农村电商的发展要考虑村庄的整体特征,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将村庄差异性考虑在内,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电商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电商直播 乡村共同体 社会关联 利益相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骏 李长健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资产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改善,农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实践,其需要遵循以“合作—共生—规则”为逻辑的发展主线,通过经济利益的合作,以组织共生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中心,其后以相适应的规则保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而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禾 宗成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的互动耦合成为重要议题。本质上讲,两者是基层发展与治理的关系,都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两者的耦合前提是,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具社会属性、现代属性、高效属性,并充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两者的耦合机理是介于目标与导向、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等要素产生的耦合互动性。两者的耦合目标是,促进两者在经济目标上的提质增效,社会目标上的主体参与,文化目标上的文明有序。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现代化乡村治理的互动耦合关系,为打造现代化乡村发展体系赓续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国利
现阶段乡村治理仍然受限于主客观因素而存在滞后性和低效性等问题,以集体经济形式聚合农民群体可实现生产资料和思维想法的联动互通,可通过对集体利益的全面追求提升民众幸福感和认同感,产生持续激励效应。具体而言,农村集体经济可丰富乡村治理的精神与物质基础、创新乡村治理路径、强化乡村治理的认同基础,并优化乡村治理的动力体系。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治理创新的正向效应,落到实处即政策、体系与机制三个层面的联动优化,应以丰富农村农业资源为基本目标,持续优化制度建设;以生产资源和生产关系为抓手,持续优化体系建设;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为重点任务,持续优化农村组织架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娜 胡联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整体实力下降、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来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集体经济的内在价值被忽视和淡忘是其重要的原因。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集体经济焕发出新活力: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加强基层政权的经济基础、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我们党通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将探索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新道路。
关键词:
集体经济 规模经营 基层政权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亚男
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肩负着保护集体资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规范资金合规运行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组织发展滞后,审计独立性不高、审计人员素质低下、手段方法落后、审计成果利用不好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长足发展,必须规范审计组织形式、加强独立性、提高人员素质、促进成果运用,全方位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 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