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5)
- 2023(12282)
- 2022(10163)
- 2021(9390)
- 2020(7587)
- 2019(16830)
- 2018(16750)
- 2017(31409)
- 2016(17390)
- 2015(19428)
- 2014(19607)
- 2013(19277)
- 2012(18432)
- 2011(17175)
- 2010(18000)
- 2009(16827)
- 2008(16316)
- 2007(15419)
- 2006(14313)
- 2005(12912)
- 学科
- 济(91592)
- 经济(91505)
- 农(50342)
- 业(49041)
- 管理(43264)
- 农业(33536)
- 企(27209)
- 企业(27209)
- 方法(24733)
- 地方(24594)
- 业经(22824)
- 中国(22553)
- 数学(21622)
- 数学方法(21344)
- 学(18554)
- 制(17466)
- 财(15937)
- 策(14649)
- 发(14401)
- 地方经济(13605)
- 体(13528)
- 银(13007)
- 银行(12973)
- 及其(12943)
- 融(12655)
- 农业经济(12648)
- 金融(12647)
- 行(12621)
- 贸(12608)
- 贸易(12602)
- 机构
- 学院(260691)
- 大学(254447)
- 济(116660)
- 经济(114147)
- 研究(98745)
- 管理(93461)
- 理学(78888)
- 理学院(77988)
- 管理学(76597)
- 管理学院(76129)
- 中国(75870)
- 农(64290)
- 科学(58709)
- 京(53860)
- 财(51826)
- 所(51404)
- 农业(49180)
- 研究所(46331)
- 中心(44923)
- 业大(43494)
- 江(43479)
- 财经(39320)
- 范(35543)
- 经(35455)
- 师范(35198)
- 经济学(35129)
- 院(34220)
- 北京(33743)
- 省(33496)
- 州(33289)
- 基金
- 项目(163942)
- 科学(127964)
- 研究(123941)
- 基金(116236)
- 家(101616)
- 国家(100637)
- 科学基金(84037)
- 社会(78869)
- 社会科(74197)
- 社会科学(74176)
- 省(65975)
- 基金项目(60127)
- 教育(54925)
- 划(54266)
- 编号(51830)
- 自然(51024)
- 自然科(49743)
- 自然科学(49721)
- 自然科学基金(48801)
- 资助(47253)
- 成果(43727)
- 发(38748)
- 重点(37286)
- 课题(37012)
- 部(36100)
- 农(35172)
- 创(33077)
- 国家社会(32479)
- 性(32114)
- 发展(31714)
- 期刊
- 济(150626)
- 经济(150626)
- 研究(82479)
- 农(68594)
- 中国(60035)
- 农业(46130)
- 学报(42231)
- 科学(39273)
- 财(37325)
- 管理(32858)
- 大学(32667)
- 学学(31283)
- 融(30166)
- 金融(30166)
- 教育(28659)
- 业经(27715)
- 技术(23147)
- 经济研究(22080)
- 业(21375)
- 问题(19980)
- 财经(19824)
- 经(17260)
- 世界(16158)
- 农村(15731)
- 村(15731)
- 农业经济(15480)
- 版(15272)
- 技术经济(14074)
- 经济问题(13970)
- 贸(13123)
共检索到420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农工委、省农业厅联合课题组
文章认为, 四川省近年来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所采用的实现形式主要有: (1) 家庭承包责任制形式; (2) 服务性统一经营形式; (3)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经营形式; (4) 股份合作制形式; (5) 业主负责制形式; (6) 税收分成形式;(7) 资产管理与运作增值形式。文章在研究四川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和实现形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 一是积极采用和大胆探索最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形式; 二是制定和完善发展集体经济的资金、技术政策保障措施; 三是切实加强农村集体收入和资本运作的管理监督, 确保集体经济的再投入和滚动发展; 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祥 李建军
形式多样有效的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为此,本文认为,应积极运用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社区股份制、合作社+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实现形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左臣明
农村集体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式,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地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恒辉 李小娜 刘传磊 王成军
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运行机制的探索创新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问题。基于调研发现,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了独立经营、合作经营、租赁经营、参股经营等多种实现形式,并按照单村独资、多村合作、整镇抱团、跨镇联合等不同方式建立了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民主决策机制、管理约束机制、容错免责机制等可以构建比较完善的运营机制。这种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激发了集体经济的内在活力。政府可以通过完善新型集体经济支持政策、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农经干部队伍建设等措施,推动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实现形式 运行机制 改革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地 李雪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载体形式、实现形式也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日益多元化。但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形式与实现形式之间的中间环节——载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在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应把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形式、载体形式、实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量,以期在制度、体制、机制层面实现功能"耦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戴琼 于东家
本文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十余年的审计咨询服务实践,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置于微观视角,从不同历史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表现形式入手,着重分析现阶段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形式和特点,及其产权状况,试图对理顺其管理体制和决策程序的决定性因素——产权关系提出建议,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研究提供不同视角。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形式 产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晓山 国鲁来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探析张晓山国鲁来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改革近20年来,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一直没有间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兴利 杨学成 靳相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童列春
高效的村社权力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村社权力效能与集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村民选举赋予村干部权力,政权意志制衡村社权力,干部素质决定了村社权力效能。在农村集体经济活动中,村社权力处于治理地位,村社权力具有协调集体经济的功能。只有激活村社权力,重视村干部选择培养与利益实现,约束村社的法外治权,才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村社权力 私权力 集体经济 村干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穆争社 穆博
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建立完善金融风险缓释机制,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重点政策措施,以有效化解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高成本和高风险难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一、关于合作经济认识的两个理论误区发展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至今,对合作经济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很多“误区”。(一)第一个误区:把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简单地等同起来。长期以来,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合作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旭 李竣
基于乡镇企业改制的视角,通过对转型后村办企业的要素禀赋、产业特征以及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动态分析,解读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对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从而说明"村企合一"这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存在的合理性。研究认为:集体产权改革不彻底,农村基础设施供需失衡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导向使得村企共建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现行的政策环境下,乡村企业与村庄协同发展的趋势将长期存在。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村产权改革 “三农”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丽娜 陈健 吴惠芳
村级农业生产性服务能立足于家庭经营,充分发挥集体统筹优势重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构建起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也能够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但现阶段,以村集体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容易走向过“分”或过“统”的趋势,难以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找到“统分结合”的适度位置。究其根源,一方面因为小农户家庭经营仍在农业生产中占比较大,对农业产业的依赖性较强。另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和有限性,尚不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容易陷入集体行动困境和市场波动风险。“强”农户依赖与“弱”集体经营的张力,使村集体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陷入多因素交叉的结构性困境。因此,村级农业生产性服务应注重村集体自身在农业产业链中统筹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允许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并存,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与小农经济的共生共赢,反之为产业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内嵌式动力,避免因过“统”失了“分”的活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杰 杨林
1.对规模较小的营业收入较少的企业(如员工总数低于50人或营业收入低于500万元)大规模减税,这样可以用这些企业吸收就业,为淘汰落后产能创造条件。2.帮助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拓宽非公企业的融资渠道。传统的资金投放机制存在比较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很多非公企业无法获得资金融通,其供给能力受到抑制。而实践证明,非公经济恰恰是我国经济中活力最强,最能对需求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的经济成分,解除对于这种经济成分的供给抑制是实现供给和需求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