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5)
- 2023(18670)
- 2022(15706)
- 2021(14670)
- 2020(12315)
- 2019(27665)
- 2018(27573)
- 2017(51840)
- 2016(28506)
- 2015(31477)
- 2014(31020)
- 2013(30049)
- 2012(27246)
- 2011(24414)
- 2010(24452)
- 2009(22727)
- 2008(22307)
- 2007(19756)
- 2006(17556)
- 2005(15426)
- 学科
- 济(107838)
- 经济(107631)
- 业(83298)
- 管理(81218)
- 企(62876)
- 企业(62876)
- 农(51859)
- 方法(44922)
- 数学(38606)
- 数学方法(38054)
- 农业(34349)
- 财(32162)
- 业经(30959)
- 中国(30163)
- 制(28818)
- 学(22767)
- 体(21192)
- 地方(20838)
- 务(19070)
- 财务(19004)
- 财务管理(18960)
- 银(18849)
- 银行(18796)
- 贸(18548)
- 贸易(18539)
- 易(18098)
- 企业财务(18074)
- 行(17920)
- 理论(17659)
- 融(17099)
- 机构
- 学院(388009)
- 大学(385447)
- 济(155295)
- 经济(151990)
- 管理(147825)
- 研究(130185)
- 理学(127449)
- 理学院(126107)
- 管理学(123815)
- 管理学院(123105)
- 中国(100825)
- 农(82575)
- 京(80474)
- 科学(80365)
- 财(75295)
- 所(65131)
- 业大(64994)
- 农业(63583)
- 中心(62306)
- 江(60358)
- 研究所(58879)
- 财经(58524)
- 经(53300)
- 范(50039)
- 北京(49824)
- 师范(49411)
- 院(47530)
- 州(46817)
- 经济学(46626)
- 省(44240)
- 基金
- 项目(266360)
- 科学(209317)
- 研究(193295)
- 基金(193219)
- 家(170592)
- 国家(169074)
- 科学基金(144235)
- 社会(124298)
- 社会科(116880)
- 社会科学(116844)
- 省(105571)
- 基金项目(102207)
- 自然(93422)
- 自然科(91264)
- 自然科学(91235)
- 自然科学基金(89630)
- 教育(89297)
- 划(88406)
- 编号(77841)
- 资助(77182)
- 成果(63145)
- 重点(60299)
- 部(58828)
- 发(56717)
- 创(55706)
- 课题(54317)
- 创新(52136)
- 制(52110)
- 科研(51523)
- 国家社会(51385)
- 期刊
- 济(175540)
- 经济(175540)
- 研究(111386)
- 中国(83310)
- 农(81953)
- 学报(67479)
- 财(60346)
- 科学(59897)
- 农业(54738)
- 管理(52756)
- 大学(52623)
- 学学(49965)
- 教育(44359)
- 融(39421)
- 金融(39421)
- 业经(34477)
- 技术(32782)
- 财经(29102)
- 业(26704)
- 经济研究(25734)
- 经(24989)
- 问题(24168)
- 版(22249)
- 科技(18742)
- 业大(18690)
- 世界(17362)
- 理论(17066)
- 技术经济(16930)
- 统计(16559)
- 农村(16490)
共检索到583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得桂 朱莉华
作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山区农村社会的影响是多维度和深刻的。当前的研究多数着眼于林权改革以后农村林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对于林改对山区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政治生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影响缺少应有的关注。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林权改革的社会影响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林权改革既要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也要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治理,更要有助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贾治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晶晶 毛寿龙
人类与自然的长期互动使得社会与生态系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成为具有复杂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多层嵌套等特征的统一体。适应性治理是针对复杂"社会-生态系统"而提出的一种强调弹性、合作和干中学的新型管理模式。从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在提高生态、经济、治理和社会绩效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能仅落在产权改革这一层次上,还要逐渐上升到建立一种适应农村社区需要和环境治理需要的治理系统改革,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的适应性治理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欢
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基层治理及农民与国家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如以“股权量化”与“政经分离”为主要方向,一定程度上虽有利于缓解利益分配矛盾与代理人寻租困境,但珠三角多地经验表明:这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困境,还可能诱发更复杂的基层治理效应。其深层原因在于农村集体统筹能力的式微,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化、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剥离、集体土地经营权的锁定以及股份合作制与集体经济制度之间存在内在矛盾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以强化集体统筹能力的基层有效治理思路替代“重分轻统”的产权改革思路,构建一种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实现集体经济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从农户林木产品销售收入变动角度,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对福建省10县(区)2006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并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增加农民的林业收入进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命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获得产权明晰的林地或林木资源,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木资产销售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权明晰对农民经营林业的劳动与资本等要素投入产生的激励也不显著。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民 林业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明伦 孔祥智 李红
本文从林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三个层面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稳定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贡献,研究表明,林权改革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使农民成为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这是家庭承包制在林地上的运用,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林权改革是在坚持林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是对农村基础经营制度的巩固。林权改革促进了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和村级财政收入增长,充实了统一经营,这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新立
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 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西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课题组 赵鸭桥 苏宇芳
西南地区以其森林资源的生态优先性,文化性,公共管理性和林农生计保障性等一系列特点,对"以市场为基础,流转为手段,经济增值为目的"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略提出了自身的要求和挑战。云南、四川、贵州三个省六个村的案例研究表明:西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应该是保障贫困林农不会失去其基本的生产资料——林地;改革的策略应该是允许多样性的产权安排;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建立针对重点生态公益林的购买制度,而不是简单的确权到户和目前实行的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补偿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文化功能。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多样性 文化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晓冬 杨秀美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方集体林区90%以上的林业用地属于集体所有,因而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林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其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也导致了农民发展林业的意愿较低。农民在林权主体改革中获得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后,其对实现林权带来的经济利益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本文认为,保障改革成效的配套措施的有效实施,是农民投入林业生产、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南方集体林区 林权改革 农民增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乌云其木格
2006年5月13至14日,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在福建省三明市举办了“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峰论坛”。论坛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进行深入研讨,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林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这次论坛,特别邀请到全国人大常委会乌云其木格副委员长,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以及院士、专家、学者到会,共同研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计。其间,代表们参观了三明市林业改革的现场,深入到农户直接调查了解,围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会者的发言,从不同角度和侧面,针对集体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骆耀峰 刘金龙 张大红
本文通过新制度经济学与社会学视角对产权界定的比较分析,认为集体林权建构与重组过程中经济权利的划分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受各种社会关系条件的约束,不但遵循着传统乡村社会的运行规则,还受着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活动运行所遵循的市场逻辑的制约。集体林权改革应该为农村消除贫困、吸纳就业、维护农民生计、加强农村社会资本、保护自然资源等提供支持;应该从注重效率、以明晰产权为中心的产权界定思路向效率公平型的综合型农村社会发展思路转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杰 刘伟平
通过调研发现,福建林权制度改革尚存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亟待健全,林业信贷扶持力度不够;森林保险尚待推进;林业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林业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创新和完善林业融资体制,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健全森林保险制度,降低森林经营风险;加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规模化程度;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问题 对策 福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茂 杨洋 王见
本文基于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农村地区430个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根据农户收入方程,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权制度改革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收入,生产资本投入、教育和非农务工对农户收入也起到正向影响。林权制度改革引发农户对林业的重视,但并不能解决农户的再投资问题,需要逐步地完善各类配套措施。
关键词:
林权改革 农户收入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