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7)
2023(13414)
2022(11303)
2021(10589)
2020(8963)
2019(20408)
2018(20407)
2017(38675)
2016(21590)
2015(24377)
2014(24727)
2013(24377)
2012(23139)
2011(21084)
2010(21389)
2009(19809)
2008(20001)
2007(18621)
2006(16286)
2005(14778)
作者
(66564)
(56241)
(55511)
(53111)
(35205)
(27120)
(25401)
(21993)
(21240)
(20183)
(19235)
(18880)
(18006)
(17790)
(17755)
(17371)
(17287)
(16347)
(16173)
(16151)
(14302)
(14057)
(13821)
(13055)
(12786)
(12743)
(12520)
(12491)
(11690)
(11623)
学科
(88105)
经济(88002)
(59572)
管理(52504)
(50968)
(37414)
企业(37414)
方法(35429)
农业(33683)
数学(30989)
数学方法(30652)
中国(24595)
业经(23274)
(21389)
(21085)
地方(19956)
(19652)
(15480)
贸易(15477)
(15044)
(14781)
银行(14730)
(14253)
(14118)
(13883)
(13856)
金融(13848)
理论(13459)
农业经济(12582)
(12408)
机构
学院(311818)
大学(308709)
(122037)
经济(119125)
研究(113177)
管理(111008)
理学(94509)
理学院(93361)
管理学(91364)
管理学院(90824)
中国(86214)
(81238)
科学(73400)
(67250)
农业(63401)
(60543)
业大(57798)
(55949)
研究所(54988)
中心(53398)
(50733)
财经(43217)
(42277)
北京(41967)
师范(41704)
(40032)
(39944)
(39863)
农业大学(39498)
(39225)
基金
项目(205821)
科学(158210)
研究(148330)
基金(144741)
(129290)
国家(128071)
科学基金(105865)
社会(90354)
社会科(84899)
社会科学(84870)
(83527)
基金项目(76424)
(69861)
自然(69021)
教育(68214)
自然科(67332)
自然科学(67305)
自然科学基金(66093)
编号(62224)
资助(59452)
成果(51607)
重点(47432)
(45859)
(45223)
课题(44322)
(42201)
(41909)
科研(39972)
计划(39365)
创新(39217)
期刊
(144047)
经济(144047)
研究(88840)
(82529)
中国(71780)
学报(60599)
农业(55845)
科学(51731)
大学(45058)
(43162)
学学(42555)
教育(37973)
管理(36493)
(31651)
金融(31651)
业经(29059)
(27647)
技术(26867)
财经(21129)
经济研究(20831)
问题(20118)
(19882)
(18173)
业大(17608)
图书(15882)
世界(15710)
农村(15697)
(15697)
农业经济(15438)
农业大学(15254)
共检索到480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常敏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是指违反或触及《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规,村集体、农民擅自占用、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或以农房改造之名实行土地指标置换等各种交易行为。本文通过对6省(市)315个样本村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普遍存在,但区域间隐性流转的形态和规模存在差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管理失范等制度环境因素、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等区位环境因素、村集体经济实力等微观经济因素以及农民富裕程度等家庭环境因素。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多种形态和多重诱因,需要实施多层面、系统化的综合改革,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向公平高效的市场交易转变,以推进城乡一体的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常敏  
本文通过对农用地隐性市场的调研,发现农用地存在三大类隐性市场,即违法市场、触法市场和失范市场。前两类隐性市场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规模较大,影响较深;后一类隐性市场区域差异不明显。农用地隐性交易的市场主体多元化,但地方政府是主要违法主体。分析表明,农用地隐性市场的存在是相关制度安排非均衡的结果。因此,修补土地制度的纵向断裂和横向裂缝,以及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权力约束,是治理该市场的重要政策取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秀琴  
本文从实践考察和经济学理论分析两个角度探析了集体建设用地隐形流转与公开流转的效率差异。结果表明隐形流转存在价格扭曲、引发土地资产流失、农民利益受损等低效的问题,流转效率达不到社会最优,也达不到私人最优,而集体建设用地公开流转在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下能有效地克服价格扭曲、维护农民利益、优化资源配置,产生了较好的效率。文章进而指出亟需规范隐形流转,推动隐形流转向公开流转转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常敏  
农村集体土地隐性市场是指那些存在于合法、显性农村集体土地市场之外,游离于各种制度缝隙之中,得不到法律认可,较少履行合约手续,且逃避税收和各种管制的农村集体土地交易市场。该类市场既具有冲击正式土地市场和国家法律尊严、降低土地利用效率、累积社会矛盾等负面效应,也具有促进"三农"发展和统筹城乡建设等正面效应。只有通过调查,厘清该类市场的种类、机理和利益流向,严厉清查违法市场,引导和规范触法市场、失范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隐性市场向公开、公平、公正的显性市场转变,才能最终实现克服市场负面效应、发挥正面效应的改革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威  陆远权  李晓龙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务院已选择部分地区开始入市试点。但是,用地入市流转中各参与主体的目标不一致,导致制度推广效率较低。对此,运用法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方法,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集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各自的利益选择。研究表明,要想从根本上防范与抵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风险,需要发挥法律手段的制约作用,保障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具体的法制建构包括坚持试点先行与法治国土并重,加强土地权利的法制建设,促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相关部门法的衔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威  陆远权  李晓龙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务院已选择部分地区开始入市试点。但是,用地入市流转中各参与主体的目标不一致,导致制度推广效率较低。对此,运用法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方法,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集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各自的利益选择。研究表明,要想从根本上防范与抵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风险,需要发挥法律手段的制约作用,保障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具体的法制建构包括坚持试点先行与法治国土并重,加强土地权利的法制建设,促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相关部门法的衔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栓  王红梅  刘媛媛  丁冠华  吴黎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导致原因,为完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研究结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主要存在市场化受限,违法现象突出和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价格机制、信息不充分和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富新梅  
当前我国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中存在分配主体不明确,分配比例与方式混杂和监管缺失等问题,剖析原因从消除法律障碍,构建合理机制,完善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贝  严雪文  王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需求主要表现为:中小工业对农村建设用地需求和城镇居民对农村建设用地的住房需求。两类需求体现了生产要素组合、效用均衡、需求价格反向变动等市场经济规律。从内部结构看,农村建设用地总量、区域环境和法律政策三者以交合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这两类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庆杰  王新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经成为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主要形式,不仅推动了全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保障了农民以土地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权利,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但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效率低下、分散利用、收益分配混乱等诸多问题亦不容忽视。为此,必须在加强政府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绍安  李应鑫  
农村集体非农用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吴绍安李应鑫农村集体土地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土地使用权交给了农户。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集体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已经以各种形式进入非农建设市场流转,尤其是市、县城郊结合部和经济比较发达的集镇更为活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月芽  
在现行政策法规下,我国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原则上是禁止入市流转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趋势日益明显。文章从理论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可行性作了探析,并从培育市场主体、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运作制度、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艳平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要求,集体土地的隐性流转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存在。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只能通过征收为国有的方式上市流通,理论界褒贬不一,但赞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者居多。以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典型理论和实践中的试点模式,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逾峰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较大,但使用效率偏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其增值潜力明显,改造入市资金筹集压力较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有广东东莞模式、江苏昆山模式、湖南长沙模式等,金融机构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也取得了一定经验。但由于用地确权有困难,流转无序,现行法律法规体系滞后于相关政策出台,导致相关金融供给仍显不足。为此,我国应该加快修订相关法规,健全市场体系,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工作,引导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