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5)
- 2023(11481)
- 2022(9295)
- 2021(8757)
- 2020(7019)
- 2019(15607)
- 2018(15440)
- 2017(28980)
- 2016(16015)
- 2015(17723)
- 2014(17884)
- 2013(17441)
- 2012(16243)
- 2011(15045)
- 2010(15461)
- 2009(14212)
- 2008(14072)
- 2007(13111)
- 2006(11965)
- 2005(10598)
- 学科
- 济(64127)
- 经济(64056)
- 农(50109)
- 业(47820)
- 管理(42384)
- 农业(33299)
- 企(26140)
- 企业(26140)
- 业经(20134)
- 中国(19954)
- 方法(18949)
- 数学(16514)
- 地方(16472)
- 数学方法(16285)
- 制(15628)
- 财(14902)
- 策(13678)
- 发(13184)
- 学(12807)
- 农业经济(12558)
- 体(11756)
- 及其(11522)
- 银(11132)
- 贸(11111)
- 贸易(11105)
- 银行(11101)
- 易(10843)
- 行(10767)
- 环境(10715)
- 融(10101)
- 机构
- 学院(227809)
- 大学(219788)
- 济(93246)
- 经济(91041)
- 管理(85138)
- 研究(81223)
- 理学(72168)
- 理学院(71425)
- 管理学(70174)
- 管理学院(69756)
- 中国(64025)
- 农(60113)
- 科学(49477)
- 京(46743)
- 农业(45860)
- 财(43276)
- 所(41277)
- 业大(40473)
- 中心(39054)
- 江(38199)
- 研究所(37175)
- 财经(32550)
- 范(30840)
- 师范(30528)
- 州(29680)
- 经(29568)
- 省(29452)
- 北京(28819)
- 院(28777)
- 农业大学(28197)
- 基金
- 项目(150190)
- 科学(117362)
- 研究(114970)
- 基金(105667)
- 家(92219)
- 国家(91283)
- 科学基金(77256)
- 社会(71845)
- 社会科(67594)
- 社会科学(67576)
- 省(61581)
- 基金项目(55130)
- 教育(51534)
- 编号(49967)
- 划(49949)
- 自然(47616)
- 自然科(46319)
- 自然科学(46307)
- 自然科学基金(45467)
- 资助(42255)
- 成果(40821)
- 课题(34701)
- 发(34653)
- 农(33675)
- 重点(33609)
- 部(33140)
- 创(30656)
- 国家社会(29447)
- 性(29435)
- 制(28914)
- 期刊
- 济(115814)
- 经济(115814)
- 研究(66810)
- 农(65056)
- 中国(57014)
- 农业(44059)
- 学报(37655)
- 科学(34145)
- 财(30661)
- 教育(28999)
- 大学(28941)
- 管理(27870)
- 学学(27199)
- 融(26498)
- 金融(26498)
- 业经(25716)
- 业(20467)
- 技术(20403)
- 问题(16094)
- 经济研究(15606)
- 财经(15269)
- 农业经济(15221)
- 农村(15217)
- 村(15217)
- 版(13675)
- 经(13236)
- 资源(13059)
- 世界(12344)
- 图书(12147)
- 经济问题(11618)
共检索到360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梦琳 陈利根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研究方法:经济分析。研究结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缓解了供需紧张,减少建设占用耕地的潜在威胁;实现了帕雷托改进,增进社会福利。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现优化配置必须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为前提,以保障农民权益为关键,以政府规范为保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梦琳
为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本文系统地比较分析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前后的资源配置状况,以确定配置方式的有效性或选择合理的调控制度。结果表明,与土地征收相比,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但在有无相应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如何安排以及利益主体行为趋向的影响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一定更有效。如果缺乏合理规范或有效的制度安排,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功能仍然是微弱的或将带来资源配置负效应。要实现土地资源最优配置,就必须在把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结构及外部环境对资源配置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优化调控。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建设,为流转提供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梦琳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考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的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及外部环境等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市场发育及市场功能失灵、政府管制制度及政府失灵以及流转系统外部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不一定更有效或可能导致资源配置负效应。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建设,为流转提供法律支持;深化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及其产权权能;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培育与政府管制制度的系统建设和改革,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耦合;转变政府职能,多方面保障政府行为规范化。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资源配置 系统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良悦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民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在农户之间、农户和企业之间进行的,以获取更高的效益为目的的一定期限的转让行为。因而,如何准确地理解土地流转的政策背景及其含义,科学地规范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行为,对于推动我国的土地有效流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制度供给 政府作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卓玲
自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党中央就一直非常重视在稳定农户承包权不变前提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并把它作为解决我国农民土地规模小,分割细碎,资源平均占有劣势和制度缺陷的重要配套措施。文章通过土地产权理论及当前农村存在的几种土地流转模式的阐述,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晓霞 蒋一军
研究目的:梳理并展望当前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研究方法:理论评述与现状分析结合。研究结果:在分析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背景的基础上,从流转的限制条件、价格确定、收益分配以及宅基地、商品房开放及直接入市6方面综合归纳了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政策,并分析得出当前存在所有权主体悬空且归属不清、使用主体限制严格且权能残缺不全、法制建设滞后且现行法规规定相互矛盾这三个主要问题。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完善中国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提出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能、做好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建立集体建设用地评估制度、做好用途管制和土地集中统一供...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政策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米旭明 王文思
研究目标:估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具体减贫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2000~2017年省级统计数据,将重庆地票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法客观评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对地区减贫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发现:建设用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且在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个方面均非常明显。具体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制度改革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教育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进而降低贫困发生率;能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贫困强度;能够通过教育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业收入降低贫困深度。研究创新:将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现有研究从农地领域拓展到集体建设用地,从多个方面评估减贫效应,并探讨了中间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化影响。研究价值:有利于政策部门更加关注"人地联动"效应,更加关注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后,农村居民能够获得的经济机遇,为创新制度供给解决相对贫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元胜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可以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缩小经济增长中的土地需求缺口,满足工业化推进和城市化发展的用地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十二五"时期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产权主体不明晰,流转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阎竣 陈玉萍
基于4县50357人的样本,本文研究了中国农村医疗费用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与老年人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常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老年人(65+)占用的医疗资源份额仅比其人口份额高6个百分点,且高龄老年人(80+)、贫困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净占用份额更低。老年人比非老年人的自报患病率高30个百分点,住院率低5个百分点,人均住院和门诊支出分别低775元和328元。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占16%,比户籍人口老年人医疗资源净受益率低2个百分点,这是因为留守或伤病返乡的年轻群体反成为医疗资源净受益者。应统筹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并在一系列医疗政策中保护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权益。
关键词:
农村老龄化 医疗资源 年龄分布 迁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兴敏 林守渊
一、农村卫生资源现状剖析当前,农村卫生资源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贫乏与浪费共存,反差日趋加剧,导致恶性循环. (一)农村卫生资源贫乏的具体表现 1.与城市相比农村十分贫乏.1985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婷 张安录 邓松林
基于湖北省鄂州市的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农户分化、政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收费以及流转的价格制定等因素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54.55%的农户愿意进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有45.45%的农户不愿意流转。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受到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兼业程度、政府收取管理费用、政府在再次流转过程中收取增值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不一样。兼业程度、受教育程度均始终正向影响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而政府在流转过程中收取再次流转增值税、农户是否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负向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正标
一、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背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7.66%,此后12年以平均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53.73%。全国城镇人口从2001年的4.81亿人,以平均每年0.21亿人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7.31亿人。短短12年的城镇化发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发展阶段。1980年~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0.5万平方公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毅 穆怀中
第一,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水平。从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给付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重点要在全覆盖过程中逐步提高制度参保率;二是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其中个人账户给付提升依赖于缴费增加和投资收益,可能暂时会产生消费抑制,基础养老金给付提升增加老年人收入,直接产生消费刺激,因此,提高基础养老金给付比提高个人账户给付更具有拉动消费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庆杰 王新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经成为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主要形式,不仅推动了全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保障了农民以土地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权利,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但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效率低下、分散利用、收益分配混乱等诸多问题亦不容忽视。为此,必须在加强政府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革。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北京市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振军 林倩茹
学术界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总体持支持态度,但同时强调要妥善解决入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部分省市已开展此方面的实践,但其中隐含土地范畴扩大化、农民收益难保障、不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等诸多风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内涵、范畴及权能;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形、无形市场;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明确收益使用范围;保障农民决策权和知情权;明晰政府规划、管理、监督、服务等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