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8)
- 2023(14607)
- 2022(12432)
- 2021(11791)
- 2020(9646)
- 2019(22175)
- 2018(22188)
- 2017(42105)
- 2016(22844)
- 2015(25744)
- 2014(25893)
- 2013(25481)
- 2012(23398)
- 2011(21231)
- 2010(21157)
- 2009(19234)
- 2008(18569)
- 2007(16584)
- 2006(14640)
- 2005(12605)
- 学科
- 济(91635)
- 经济(91522)
- 业(66728)
- 管理(60641)
- 农(52422)
- 企(43720)
- 企业(43720)
- 方法(37427)
- 农业(35306)
- 数学(32343)
- 数学方法(32004)
- 业经(25225)
- 中国(25156)
- 财(21182)
- 地方(21085)
- 学(20228)
- 制(18103)
- 理论(14856)
- 贸(14655)
- 贸易(14648)
- 环境(14620)
- 发(14545)
- 易(14224)
- 技术(14074)
- 体(13864)
- 和(13531)
- 银(13502)
- 银行(13460)
- 教育(13407)
- 策(12957)
- 机构
- 学院(321370)
- 大学(318480)
- 管理(127687)
- 济(125083)
- 经济(122221)
- 理学(110871)
- 理学院(109668)
- 研究(108261)
- 管理学(107810)
- 管理学院(107242)
- 中国(81062)
- 农(72197)
- 科学(68480)
- 京(67829)
- 业大(55928)
- 农业(55414)
- 财(55312)
- 所(53964)
- 中心(50586)
- 研究所(49262)
- 江(48133)
- 财经(43857)
- 范(43441)
- 师范(43012)
- 北京(42150)
- 经(40028)
- 院(39004)
- 州(38633)
- 经济学(35539)
- 经济管理(35261)
- 基金
- 项目(224522)
- 科学(175700)
- 研究(167367)
- 基金(160807)
- 家(140164)
- 国家(138867)
- 科学基金(118739)
- 社会(103997)
- 社会科(97962)
- 社会科学(97936)
- 省(89658)
- 基金项目(86184)
- 自然(76285)
- 教育(75715)
- 自然科(74444)
- 自然科学(74430)
- 划(74093)
- 自然科学基金(73063)
- 编号(70934)
- 资助(64408)
- 成果(57074)
- 重点(49769)
- 部(49174)
- 发(48694)
- 课题(48063)
- 创(46435)
- 创新(43232)
- 科研(42442)
- 国家社会(42164)
- 教育部(41468)
- 期刊
- 济(142807)
- 经济(142807)
- 研究(92071)
- 农(74173)
- 中国(67716)
- 学报(54525)
- 农业(50456)
- 科学(49302)
- 管理(42397)
- 大学(41773)
- 教育(39588)
- 财(39502)
- 学学(39305)
- 业经(29379)
- 技术(28317)
- 融(28224)
- 金融(28224)
- 业(23282)
- 财经(19977)
- 经济研究(19841)
- 问题(19771)
- 图书(18317)
- 版(18111)
- 经(16961)
- 科技(16346)
- 业大(15918)
- 农业经济(15428)
- 农村(15178)
- 村(15178)
- 理论(15125)
共检索到472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米旭明 王文思
研究目标:估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具体减贫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2000~2017年省级统计数据,将重庆地票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法客观评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对地区减贫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发现:建设用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且在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个方面均非常明显。具体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制度改革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教育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进而降低贫困发生率;能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贫困强度;能够通过教育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业收入降低贫困深度。研究创新:将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现有研究从农地领域拓展到集体建设用地,从多个方面评估减贫效应,并探讨了中间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化影响。研究价值:有利于政策部门更加关注"人地联动"效应,更加关注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后,农村居民能够获得的经济机遇,为创新制度供给解决相对贫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婷 张安录 邓松林
基于湖北省鄂州市的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农户分化、政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收费以及流转的价格制定等因素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54.55%的农户愿意进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有45.45%的农户不愿意流转。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受到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兼业程度、政府收取管理费用、政府在再次流转过程中收取增值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不一样。兼业程度、受教育程度均始终正向影响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而政府在流转过程中收取再次流转增值税、农户是否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术魁 彭补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 ,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多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 ,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 ,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 ,具体是 :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 ,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 ,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 ,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 ,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 ,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支撑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逾峰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较大,但使用效率偏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其增值潜力明显,改造入市资金筹集压力较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有广东东莞模式、江苏昆山模式、湖南长沙模式等,金融机构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也取得了一定经验。但由于用地确权有困难,流转无序,现行法律法规体系滞后于相关政策出台,导致相关金融供给仍显不足。为此,我国应该加快修订相关法规,健全市场体系,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工作,引导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创新。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地金融 集体土地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果 陈乙萍
本文通过判别农户特征、区位特征、交易特征和产权特征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影响程度,探寻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化的价格机制。结果表明:产权特征是影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比没确权的高70.42%,允许再次流转的比不能再次流转的高28.35%;区位因素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交通通达度和基础设施完善度每增加1%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就会分别增加30.45%和18%,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价格与其繁华度呈负相关关系,距离城镇直线距离每增加1%,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就降低46.51%;交易特征对流转价格具有...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价格 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津琳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支持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重要方式,研究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能够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市场,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本文以土流网在2018年10月份一个月的462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样本为基础,运用特征价格(HEDON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集体建设用地所在地的城镇土地价格、交通条件、配套设施情况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均与流转价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区位与流转价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配套设施情况对流转价格的影响最大。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明确、定价机制制定和交易市场完善等方面为农村集体用地流转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童伟杰 王攀 严学文
对于农村建设用地而言,各级政府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地方政府主导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行为在本质上是征地行为的延续。农村集体推动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离不开乡镇基层政府的支持,区县政府在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省市级地方政府也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行为予以相应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亚莉 吴群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自发、隐性流转早已存在。本文从政府失灵视角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进行论述,详细分析了政府失灵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表现以及形成机理,最后基于政府失灵视角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改革建议,即建立健康、有序的流转市场是解决政府失灵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政府失灵 土地市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文枫 鲁春阳 杨庆媛 周桂芳 王成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可行性、动因、现状、模式、主体、收益分配以及流转制度、支撑体系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成果更好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政策参考。结合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的要求,未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加强以下5方面的研究:①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测算的方法研究,摸清家底,科学判断区域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数量及空间分布,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时序安排提供基础,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可量化的指标。②深化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研究。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地价管理和地价评估研究滞后于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的要求,应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定价方法研究,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提供依据。③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研究。由于各地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形式不同,参与流转收益分配的主体及收益分配关系的差异较大,存在各主体利益无法得到合理保障等问题。应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形成机理研究,合理确定参与收益分配的主体及参与主体的收益分配比例。④重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控制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重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研究,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风险控制机制,有效规避及降低风险,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效益的最大化。⑤注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驱动力等方面定量研究。在现有定性分析为主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方面的定量研究为决策部门把握流转动态及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量化的成果。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研究进展与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正标
一、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背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7.66%,此后12年以平均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53.73%。全国城镇人口从2001年的4.81亿人,以平均每年0.21亿人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7.31亿人。短短12年的城镇化发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发展阶段。1980年~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0.5万平方公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梦琳 陈利根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研究方法:经济分析。研究结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缓解了供需紧张,减少建设占用耕地的潜在威胁;实现了帕雷托改进,增进社会福利。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现优化配置必须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为前提,以保障农民权益为关键,以政府规范为保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郭凯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组织化的扶贫方式,近年来得到决策层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农村集体经济减贫效应的普适性和内在减贫机制,却有待进行实证检验和深入的理论探讨。论文通过利用多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减贫效用;从公共品供给、民主机制和公共决策、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心理和伦理、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等六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减贫机制;最后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海荣
关于对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理解秦海荣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包括农业生产用地之间的流动、农用土地向非农用地的流动以及非农用地之间的流动。农业生产用地的流动,显然不属于农村集体非农用地的范畴。农用土地向非农用土地的流动有两种情况:一是集体农用土地向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耿槟 朱道林 梁颖
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判别区位特征和产权特征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影响程度,深入探究农村集体建设流转市场建立的障碍因素。模拟结果显示:区位因素中,繁华程度、道路通达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基础设施完善度提高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分别提高11.3%、10.1%、7.3%、5.9%;产权因素中的使用权能、处置权能、占有权能的完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分别提高40.8%、13.4%、8.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建立过程中,政策上要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手,逐步改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条件,并从法律上明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赋予占有、使用和处置权能,依靠市场经济手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松梅
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核心与关键,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机制,可以保障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流转过程中,出现收益分配混乱的局面,农民权益频遭侵害。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考量。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流转 收益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