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5)
- 2023(17780)
- 2022(15052)
- 2021(13944)
- 2020(11616)
- 2019(26380)
- 2018(26182)
- 2017(49753)
- 2016(27360)
- 2015(30667)
- 2014(30682)
- 2013(30183)
- 2012(27774)
- 2011(25221)
- 2010(25116)
- 2009(22908)
- 2008(22323)
- 2007(20026)
- 2006(17635)
- 2005(15135)
- 学科
- 济(110253)
- 经济(110123)
- 业(76384)
- 管理(73446)
- 企(54238)
- 企业(54238)
- 农(52158)
- 方法(48694)
- 数学(42813)
- 数学方法(42418)
- 农业(34193)
- 中国(29187)
- 业经(28238)
- 财(26245)
- 学(24494)
- 地方(23520)
- 制(21044)
- 贸(19658)
- 贸易(19651)
- 易(19055)
- 理论(17083)
- 技术(17033)
- 环境(16666)
- 银(16222)
- 银行(16144)
- 发(15777)
- 融(15720)
- 金融(15712)
- 体(15706)
- 务(15513)
- 机构
- 学院(387811)
- 大学(386144)
- 济(151274)
- 管理(149889)
- 经济(147982)
- 研究(131568)
- 理学(130641)
- 理学院(129166)
- 管理学(126846)
- 管理学院(126163)
- 中国(97877)
- 农(88326)
- 科学(85004)
- 京(81790)
- 业大(69210)
- 农业(68791)
- 所(67070)
- 财(66965)
- 研究所(61455)
- 中心(61124)
- 江(57951)
- 财经(53850)
- 范(50701)
- 北京(50670)
- 师范(50061)
- 经(49283)
- 院(47062)
- 州(46227)
- 经济学(44443)
- 农业大学(44032)
- 基金
- 项目(272104)
- 科学(211666)
- 基金(195441)
- 研究(195213)
- 家(173156)
- 国家(171644)
- 科学基金(145492)
- 社会(121986)
- 社会科(115191)
- 社会科学(115158)
- 省(108184)
- 基金项目(104365)
- 自然(95789)
- 自然科(93533)
- 自然科学(93506)
- 自然科学基金(91841)
- 划(90579)
- 教育(89141)
- 编号(80054)
- 资助(79280)
- 成果(64097)
- 重点(61137)
- 部(59270)
- 发(58292)
- 创(56402)
- 课题(55154)
- 创新(52632)
- 科研(52369)
- 计划(50449)
- 国家社会(49954)
- 期刊
- 济(166280)
- 经济(166280)
- 研究(108244)
- 农(87207)
- 中国(77708)
- 学报(72326)
- 科学(62007)
- 农业(59060)
- 大学(54168)
- 学学(51337)
- 管理(50092)
- 财(48276)
- 教育(43721)
- 融(34226)
- 金融(34226)
- 业经(32866)
- 技术(32169)
- 业(28440)
- 财经(25534)
- 经济研究(24812)
- 问题(22995)
- 版(21991)
- 经(21739)
- 业大(20810)
- 科技(20070)
- 图书(20028)
- 理论(19088)
- 技术经济(17888)
- 实践(17606)
- 践(17606)
共检索到564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果 陈乙萍
本文通过判别农户特征、区位特征、交易特征和产权特征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影响程度,探寻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化的价格机制。结果表明:产权特征是影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比没确权的高70.42%,允许再次流转的比不能再次流转的高28.35%;区位因素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交通通达度和基础设施完善度每增加1%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就会分别增加30.45%和18%,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价格与其繁华度呈负相关关系,距离城镇直线距离每增加1%,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就降低46.51%;交易特征对流转价格具有...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价格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耿槟 朱道林 梁颖
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判别区位特征和产权特征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影响程度,深入探究农村集体建设流转市场建立的障碍因素。模拟结果显示:区位因素中,繁华程度、道路通达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基础设施完善度提高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分别提高11.3%、10.1%、7.3%、5.9%;产权因素中的使用权能、处置权能、占有权能的完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分别提高40.8%、13.4%、8.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建立过程中,政策上要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手,逐步改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条件,并从法律上明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赋予占有、使用和处置权能,依靠市场经济手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津琳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支持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重要方式,研究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能够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市场,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本文以土流网在2018年10月份一个月的462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样本为基础,运用特征价格(HEDON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集体建设用地所在地的城镇土地价格、交通条件、配套设施情况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均与流转价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区位与流转价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配套设施情况对流转价格的影响最大。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明确、定价机制制定和交易市场完善等方面为农村集体用地流转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健 诸培新
企业作为集体建设用地的主要使用者,其行为选择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方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苏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用地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到数据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模型对企业选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法人代表年龄、企业用地面积、投资规模和地区变量对企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的选择有负向影响,法人代表学历对企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的选择有正向影响,而企业性质、产业类型对企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的选择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成量 周丙娟 陈美球 郭熙
[目的]确定农村集体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地价、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之一的江西省余江县179个交易案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农村集体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各类因素的贡献率。[结果](1)农村集体商服用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乡镇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到客运站距离、到国道的距离、教育设施;农村集体工业用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人均纯收入、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到客运站的距离、到国道的距离。(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交通因素和公共设施因素对集体商服用地价格的贡献度分别为69. 0%、20. 4%和10. 6%;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交通因素对集体工业用地价格的贡献度分别为52. 8%和47. 2%。[结论]总体上与国有城镇建设用地价格存在共性规律,但存在部分因素与国有建设用地价格规律存在差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估价不宜完全套用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元胜
完善的产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是权利主体资本化其权利的主要体现,能够充分兼顾流转参与主体的利益。双重稀缺性、产权的可交易性以及产权的细分性,能促进产权流转价格的形成。市场机制的完善、土地权利的平等以及产权实施能力的增强是完善产权流转价格形成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婷 张安录 邓松林
基于湖北省鄂州市的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农户分化、政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收费以及流转的价格制定等因素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54.55%的农户愿意进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有45.45%的农户不愿意流转。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受到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兼业程度、政府收取管理费用、政府在再次流转过程中收取增值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不一样。兼业程度、受教育程度均始终正向影响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而政府在流转过程中收取再次流转增值税、农户是否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负向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婷 张安录 邓松林
利用广东省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需求侧398份调研数据,采用两阶段DEA模型测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探析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需求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总体效率为0.230,纯技术效率为0.390,规模效率为0.658。市场规模报酬绝大多数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可通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助推城镇化以及城市升级。(2)交易费用对市场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与市场中的企业多次转租行为有关。(3)资产专用性:交易主体方面,企业高技能水平人员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交易客体方面,在均衡处,集聚地区更高的要素价格意味着更好的生产要素匹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较高。(4)交易不确定性:交易行为方面,在企业生命周期与土地利用周期更匹配的情况下,企业将选择加大生产投入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水平。交易环境方面,价格决定方式显著影响市场效率,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越低,越有利于提高需求方对于农村集体用地市场的预期,提高市场效率。因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可以通过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空间归并与整治,降低细碎化程度。同时,应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以提高需求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梦琳
为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本文系统地比较分析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前后的资源配置状况,以确定配置方式的有效性或选择合理的调控制度。结果表明,与土地征收相比,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但在有无相应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如何安排以及利益主体行为趋向的影响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一定更有效。如果缺乏合理规范或有效的制度安排,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功能仍然是微弱的或将带来资源配置负效应。要实现土地资源最优配置,就必须在把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结构及外部环境对资源配置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优化调控。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建设,为流转提供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术魁 彭补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 ,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多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 ,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 ,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 ,具体是 :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 ,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 ,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 ,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 ,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 ,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支撑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逾峰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较大,但使用效率偏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其增值潜力明显,改造入市资金筹集压力较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有广东东莞模式、江苏昆山模式、湖南长沙模式等,金融机构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也取得了一定经验。但由于用地确权有困难,流转无序,现行法律法规体系滞后于相关政策出台,导致相关金融供给仍显不足。为此,我国应该加快修订相关法规,健全市场体系,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工作,引导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创新。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地金融 集体土地 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童伟杰 王攀 严学文
对于农村建设用地而言,各级政府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地方政府主导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行为在本质上是征地行为的延续。农村集体推动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离不开乡镇基层政府的支持,区县政府在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省市级地方政府也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行为予以相应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亚莉 吴群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自发、隐性流转早已存在。本文从政府失灵视角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进行论述,详细分析了政府失灵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表现以及形成机理,最后基于政府失灵视角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改革建议,即建立健康、有序的流转市场是解决政府失灵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政府失灵 土地市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文枫 鲁春阳 杨庆媛 周桂芳 王成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可行性、动因、现状、模式、主体、收益分配以及流转制度、支撑体系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成果更好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政策参考。结合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的要求,未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加强以下5方面的研究:①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测算的方法研究,摸清家底,科学判断区域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数量及空间分布,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时序安排提供基础,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可量化的指标。②深化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研究。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地价管理和地价评估研究滞后于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的要求,应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定价方法研究,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提供依据。③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研究。由于各地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形式不同,参与流转收益分配的主体及收益分配关系的差异较大,存在各主体利益无法得到合理保障等问题。应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形成机理研究,合理确定参与收益分配的主体及参与主体的收益分配比例。④重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控制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重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研究,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风险控制机制,有效规避及降低风险,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效益的最大化。⑤注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驱动力等方面定量研究。在现有定性分析为主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方面的定量研究为决策部门把握流转动态及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量化的成果。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研究进展与展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米旭明 王文思
研究目标:估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具体减贫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2000~2017年省级统计数据,将重庆地票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法客观评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对地区减贫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发现:建设用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且在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个方面均非常明显。具体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制度改革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教育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进而降低贫困发生率;能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贫困强度;能够通过教育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业收入降低贫困深度。研究创新:将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现有研究从农地领域拓展到集体建设用地,从多个方面评估减贫效应,并探讨了中间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化影响。研究价值:有利于政策部门更加关注"人地联动"效应,更加关注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后,农村居民能够获得的经济机遇,为创新制度供给解决相对贫困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