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7)
2023(13825)
2022(11784)
2021(11189)
2020(9263)
2019(21219)
2018(21456)
2017(40780)
2016(22381)
2015(25407)
2014(25684)
2013(25395)
2012(23231)
2011(21051)
2010(21016)
2009(19137)
2008(18592)
2007(16536)
2006(14647)
2005(12649)
作者
(65116)
(54547)
(53677)
(51211)
(34105)
(26014)
(24353)
(21577)
(20620)
(19343)
(18540)
(18210)
(17220)
(17008)
(16663)
(16470)
(16159)
(15835)
(15486)
(15275)
(13720)
(13493)
(13133)
(12659)
(12285)
(12231)
(12014)
(11987)
(10985)
(10905)
学科
(89450)
经济(89336)
(64678)
管理(59387)
(50782)
(43480)
企业(43480)
方法(36192)
农业(33755)
数学(31047)
数学方法(30708)
业经(24813)
中国(24160)
(21625)
地方(20382)
(19943)
(18043)
理论(14903)
(14240)
(13973)
贸易(13966)
(13741)
(13565)
(13479)
技术(13414)
教育(13396)
环境(13313)
(13105)
银行(13063)
(12759)
机构
学院(314221)
大学(311442)
管理(125044)
(120449)
经济(117578)
理学(108157)
理学院(106985)
研究(105735)
管理学(105165)
管理学院(104609)
中国(79651)
(71120)
科学(67261)
(66960)
业大(55085)
农业(54544)
(53470)
(53254)
中心(49220)
研究所(48456)
(47759)
(42537)
师范(42120)
财经(42120)
北京(41785)
(38343)
(38237)
(37960)
(34741)
技术(34541)
基金
项目(217035)
科学(169086)
研究(162129)
基金(154432)
(134497)
国家(133253)
科学基金(113583)
社会(99431)
社会科(93561)
社会科学(93534)
(86802)
基金项目(82859)
教育(73462)
自然(73310)
(71850)
自然科(71515)
自然科学(71499)
自然科学基金(70186)
编号(69279)
资助(62223)
成果(56281)
重点(47943)
(47441)
课题(47149)
(46820)
(44646)
创新(41529)
科研(41086)
项目编号(40009)
大学(39979)
期刊
(140513)
经济(140513)
研究(90171)
(73058)
中国(67484)
学报(53192)
农业(49709)
科学(48108)
管理(41811)
大学(40688)
教育(39437)
(38934)
学学(38189)
业经(28662)
技术(28315)
(27742)
金融(27742)
(23151)
问题(19329)
财经(19300)
经济研究(18837)
图书(18446)
(17768)
(16280)
科技(15833)
业大(15551)
农业经济(15284)
理论(15073)
技术经济(15039)
农村(15006)
共检索到466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贝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地租主要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和级差地租Ⅲ4种基本形式,这些地租形式既与农业地租存在共性,也具有显著差异性。4种类型地租共同构成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应根据各类型地租和各主体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贡献程度,尝试对土地收益分配提出一些设想,力求合理分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主体和分配方式的确定提供了政策依据。基于入市收益生成机理,在初次流转中,政府、农民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应为参与收益分配的适格主体;在再次流转中,政府和土地使用权人都应是参与收益分配的适格主体。基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初次流转以"征税+农民集体内部协商"的收益分配方式为宜;再次流转以"征税+市场主体自治"的收益分配方式为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红  
当前,探索如何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是理论界和业务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主要模式总体上看,主要有4种模式:广东顺德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明确集体内部成员的收益分配,集体土地所有者出让、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土地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财产统一管理,其中50%以上存入银行专户,专款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富新梅  
当前我国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中存在分配主体不明确,分配比例与方式混杂和监管缺失等问题,剖析原因从消除法律障碍,构建合理机制,完善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松梅  
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核心与关键,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机制,可以保障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流转过程中,出现收益分配混乱的局面,农民权益频遭侵害。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考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董秀茹  薄乐  赫静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研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可以为促进流转公平合理进行、保证农民权益提供相关借鉴。基于东北三省部分地区164个村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博弈理论Shapley值法,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收益进行分配,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政府要求成为流转收益分配主体,集体和农民都认为自己应该成为流转收益的主要获得者,且不赞成政府参与流转收益的分配。通过统计分析和博弈论Shapley法计算后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铖   苏善江   刘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要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从根本上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使用环节,通过调整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科学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界定政府、集体、个人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性质、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等内容,推动收入公平分配。文章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综合分析,提出了税制设计的新思路,进而提出税制改进和完善的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凡  
集体经营性建设使得土地财产权利得到凸显,农民可以更好的获得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利益。总结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多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进而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巧芹  孙雪松  秦岭  郭爱请  
通过对河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典型村庄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流转随意性较强、流转价格偏低、农民认知度低、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流转程序、完善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及其收益分配制度完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雅婷  
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中,流转法律关系以外的主体如国家能否参与收益分配,以及农民集体如何在内部成员之间分配收益,是两个核心问题。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建立起一套合理合法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吉勇  陈利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文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一些棘手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政策迟迟不能出台,适时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已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小石  白中科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收益分配关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是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初次流转和再次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与利得的总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存在三层分配关系。第一层分配关系是入市总收益在农民集体和政府间的分配关系,决定了农民集体的土地净收益;第二层分配关系是政府所获收益在各级政府和不同地区间的分配关系,关系到地区利益的平衡;第三层分配关系是农民集体的土地净收益在集体与成员、成员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苏艳英  雷艳珍  
研究目的:确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的有效性,为农村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提供法律依据。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土地管理法》第63条的性质。研究结果:认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租赁合同形式‘入市交易’,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第63条的强制性规定因而不具有民事效力"的理解是片面的。研究结论:传统观点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土地管理法》第63条成为了破解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合同是否有效的关键,而此条的非效力性规范的性质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的有效性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映  
我国许多地方很早就开展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改革探索,但并未取得大面积的突破性进展。未来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必须注重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实现好集体土地资产收益,同时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在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的同时,在土地增值归公和税费义务上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实行同等对待,进而实现同权同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