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8)
2023(13123)
2022(10947)
2021(10174)
2020(8497)
2019(19389)
2018(19049)
2017(36996)
2016(20385)
2015(22831)
2014(23193)
2013(22991)
2012(21476)
2011(19627)
2010(19797)
2009(18426)
2008(18651)
2007(17265)
2006(14970)
2005(13499)
作者
(61664)
(52456)
(51539)
(49450)
(32614)
(25083)
(23580)
(20364)
(19500)
(18543)
(17743)
(17566)
(16561)
(16470)
(16382)
(15988)
(15807)
(15054)
(15000)
(14920)
(12988)
(12886)
(12706)
(12027)
(11869)
(11599)
(11566)
(11554)
(10664)
(10647)
学科
(90249)
经济(90153)
(60636)
管理(51824)
(51096)
(38178)
企业(38178)
方法(37335)
农业(33623)
数学(33350)
数学方法(33063)
业经(23121)
中国(22727)
(21806)
(19954)
(19736)
地方(17857)
(15860)
贸易(15855)
(15405)
(15129)
银行(15094)
(14605)
金融(14597)
(14519)
(14469)
(13613)
农业经济(12571)
(12394)
财务(12359)
机构
学院(300763)
大学(296957)
(125343)
经济(122669)
管理(112126)
研究(104421)
理学(96267)
理学院(95196)
管理学(93501)
管理学院(92964)
中国(81784)
(74225)
科学(64903)
(62746)
农业(57556)
(57534)
(54539)
业大(52883)
中心(49874)
研究所(49349)
(46969)
财经(45606)
(41465)
北京(38736)
(38606)
经济学(38555)
师范(38157)
(36596)
(36487)
农业大学(35940)
基金
项目(198982)
科学(155714)
基金(144330)
研究(143927)
(127160)
国家(126032)
科学基金(106495)
社会(91684)
社会科(86553)
社会科学(86525)
(78855)
基金项目(76538)
自然(68368)
自然科(66755)
自然科学(66730)
(65622)
自然科学基金(65573)
教育(65216)
编号(58970)
资助(58413)
成果(47519)
重点(44782)
(44764)
(43558)
(40789)
课题(40552)
(39700)
国家社会(38263)
科研(38233)
创新(38213)
期刊
(143288)
经济(143288)
研究(85292)
(76278)
中国(64032)
学报(53308)
农业(51380)
科学(47760)
(44495)
大学(40143)
学学(38482)
管理(35734)
(33422)
金融(33422)
业经(29295)
教育(28168)
(24836)
技术(24061)
财经(23016)
经济研究(21270)
问题(20357)
(19785)
(18028)
农村(15724)
(15724)
世界(15510)
农业经济(15343)
业大(14911)
技术经济(14757)
资源(14042)
共检索到451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常敏  
农村集体土地隐性市场是指那些存在于合法、显性农村集体土地市场之外,游离于各种制度缝隙之中,得不到法律认可,较少履行合约手续,且逃避税收和各种管制的农村集体土地交易市场。该类市场既具有冲击正式土地市场和国家法律尊严、降低土地利用效率、累积社会矛盾等负面效应,也具有促进"三农"发展和统筹城乡建设等正面效应。只有通过调查,厘清该类市场的种类、机理和利益流向,严厉清查违法市场,引导和规范触法市场、失范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隐性市场向公开、公平、公正的显性市场转变,才能最终实现克服市场负面效应、发挥正面效应的改革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常敏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是指违反或触及《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规,村集体、农民擅自占用、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或以农房改造之名实行土地指标置换等各种交易行为。本文通过对6省(市)315个样本村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普遍存在,但区域间隐性流转的形态和规模存在差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管理失范等制度环境因素、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等区位环境因素、村集体经济实力等微观经济因素以及农民富裕程度等家庭环境因素。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多种形态和多重诱因,需要实施多层面、系统化的综合改革,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向公平高效的市场交易转变,以推进城乡一体的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麟  
1.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需要。中国经济改革虽然起自农村,曾经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启示和方向,但由于还没有在建立现代土地制度上着力,农村经济迄今仍处在市场经济的边缘,也难以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涛  叶依广  孙文华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特征,政府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拥有多重身份。通过对交易成本的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垄断制度在控制农用地转用量上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侵占了要素供给者的利益;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国家垄断者的地位受到挑战,不断增加的交易成本使社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本文对交易成本的实证估算进一步证实了垄断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市场交易成本越高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泽云  胡甫正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继道  卢新海  
研究目的:对土地存贷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绩效进行分析,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存贷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源于当事人对外部利润的追逐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创新的同意一致性,制度的成功运行在于其满足农民集体行动的逻辑。研究结论:土地存贷合作社是符合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发展方向的一种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世惠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利益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受到损害。因此,要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春荣  王冰  
在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框架下 ,两种不同用途的土地流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景象 :激而不活的农地流转与禁而不止的建设用地流转。集体所有制是农地和建设用地共同的产权基础 ,其固有缺陷 ,如“内公外私”、产权主体不明、权利束残缺等造成土地使用权交易成本高昂 ,构成了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共同障碍 ;其产权制度的显著差异产生对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不同激励 ,从而形成土地流转状况的强烈反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华  
在总结北京市农村集体土地开发主要内容基础上,分析农村集体土地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对北京市农村集体土地开发应坚持的原则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欧胜彬  陈利根  
研究目的:本文以公共政策阶段启发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发源于安徽的"家庭承包制"和广西的"互换并地"两个典型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发现:上述两个案例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均属于自下而上,具有自发性、自愿性,公众参与度很高,对生产力发展起到显著作用。但是,前者具有广泛性,处于公共政策制定阶段;后者具有局部性,处于公共政策执行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具有公众参与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传岗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配置的格局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与农村增福,而且关系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与和谐社会机制的构建。以"三种流转模式"演化的最新地理与经济特征为对象,并以政府主导型的演化机制为主线,重点分析有利变量与不利变量对具有"大跃进"特征的政府主导型演化趋势的影响,最终得出土地流转未来格局是:政府主导型短期扩张难以替代长期衰落的趋势,农户主导型短期停滞并不意味长期衰落,集体主导型依附特征将随政府主导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解决"三农"问题等几个因素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并完善农地集体所有制,不要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上大动干戈。事实上,对市场经济而言,对农业经济效率直接相关的,不是土地的所有权机制而是良性的土地产权机制。所以,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可以考虑在明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基础上,变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为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官强  
我国目前主要的两种行政征收形式是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和集体土地的征收,其最终目的,均是政府为了取得同一块土地的再次利用权。可以将前者简称为房屋征收,后者简称为土地征收。随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实施,房屋征收已经有较为规范的法律支持;而后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