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5)
- 2023(17905)
- 2022(15061)
- 2021(14028)
- 2020(11815)
- 2019(26712)
- 2018(26656)
- 2017(50767)
- 2016(27746)
- 2015(31218)
- 2014(31282)
- 2013(30889)
- 2012(28090)
- 2011(25285)
- 2010(25465)
- 2009(24041)
- 2008(23763)
- 2007(21462)
- 2006(19263)
- 2005(17196)
- 学科
- 济(112745)
- 经济(112572)
- 业(107720)
- 管理(93903)
- 企(89839)
- 企业(89839)
- 农(51476)
- 方法(47063)
- 业经(37400)
- 数学(37161)
- 数学方法(36747)
- 财(35773)
- 农业(34263)
- 中国(28874)
- 制(27316)
- 务(24844)
- 财务(24766)
- 财务管理(24730)
- 企业财务(23457)
- 学(22084)
- 技术(21807)
- 理论(21040)
- 地方(20949)
- 体(20899)
- 和(19794)
- 策(19403)
- 划(18892)
- 贸(18875)
- 贸易(18866)
- 易(18342)
- 机构
- 学院(400741)
- 大学(395711)
- 管理(161369)
- 济(159466)
- 经济(155969)
- 理学(138723)
- 理学院(137289)
- 管理学(135177)
- 管理学院(134451)
- 研究(129598)
- 中国(100895)
- 京(84158)
- 科学(79155)
- 农(77814)
- 财(76509)
- 所(64801)
- 业大(63324)
- 江(61602)
- 财经(59932)
- 中心(59835)
- 农业(59827)
- 研究所(58384)
- 经(54321)
- 北京(52425)
- 范(50180)
- 师范(49696)
- 州(48969)
- 院(46682)
- 经济学(46157)
- 财经大学(43831)
- 基金
- 项目(267024)
- 科学(210608)
- 研究(198826)
- 基金(193252)
- 家(167327)
- 国家(165762)
- 科学基金(143437)
- 社会(125478)
- 社会科(118522)
- 社会科学(118492)
- 省(105988)
- 基金项目(102880)
- 自然(92204)
- 自然科(90025)
- 自然科学(90005)
- 教育(89947)
- 自然科学基金(88425)
- 划(87301)
- 编号(82723)
- 资助(77984)
- 成果(66958)
- 重点(58959)
- 部(58690)
- 创(57101)
- 发(56805)
- 课题(56057)
- 创新(52737)
- 制(52489)
- 国家社会(51117)
- 科研(50335)
- 期刊
- 济(187248)
- 经济(187248)
- 研究(116492)
- 中国(81679)
- 农(77510)
- 学报(62693)
- 财(61752)
- 管理(61499)
- 科学(58475)
- 农业(52287)
- 大学(48658)
- 学学(46250)
- 教育(42830)
- 融(37500)
- 金融(37500)
- 业经(36143)
- 技术(35818)
- 财经(29554)
- 经济研究(26849)
- 业(26633)
- 经(25243)
- 问题(24691)
- 版(20998)
- 技术经济(20485)
- 科技(19257)
- 现代(19184)
- 理论(18614)
- 商业(17901)
- 世界(17781)
- 财会(17691)
共检索到600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大立
本文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分析了农村集体企业各种制度安排的利弊与适用范围,认为经营者持大股有利于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对称,减轻代理成本,从而使企业治理效率和经营效率提高,将成为改革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
农村集体企业 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冀湘 汪海粟
在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集体企业产权制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目前集体企业产权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产权关系不顺成为集体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认识并解决好集体企业的产权问题,是进一步推动集体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集体企业 产权制度 股份合作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漆多俊
作者认为,集体企业财产权状况的明显弊端是集体组织成员对企业财产的"无差别占有"性。即集体组织成员个人不存在出资份额,在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分配企业利润和承担亏损责任等方面均无差别,这种典型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严重制约着集体企业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作者提出了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即通过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区别情况,分别改组为公司、合伙企业、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春杰 顾益康
对多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再认识刘春杰,顾益康一、对近年来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践的总体评析(一)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针对近年来乡镇集体企业面临新的竞争压力和产权制度上的缺陷,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地方领导和乡镇企业经营者率先意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邢幼青
一、城镇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有企业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城镇集体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宗容
文章认为 ,对传统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战略调整和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攻坚的重要内容 ,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具有复杂性、模糊性和混乱性的特点 ,形成了产权主体不明、财产占有大锅饭以及组织形式封闭化等突出弊端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传统集体经济的改革 ,一是从宏观上进行战略性调整 ,对那些不适合集体所有和经营的企业进行产权转让 ,变为非公有化企业 ;二是从微观上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将企业资产量化到职工个人 ,转化为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 ;三是在企业内部实行职工双重身份相对分离 ,增强职工的动力和压力 ,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文
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卢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从80年代下半期开始,农村就由点到面地进行乡镇集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牟少岩 张绍江
我国的乡村集体企业是在农村手工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作为副业附属于农业社。后在公社工业化口号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综合性产业,由原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兴办,因此曾称为社队企业,具有明显的社区性。1984年随着农村改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贵卿
一、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应当是把产权交给最应该得到它的人,而不是最会利用它的人。那种认为谁是天生的管理人才,企业就理所当然归他所有的想法是不行的。这既有道义上的原因,也有经济学上的原因。道义上的原因比较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二轻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总体构想》课题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包宗顺 袁界平
江苏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90年代初试点,1993年开始全面推进,1996年前后进入高潮。在此期间,广大企业界、政府相关部门的同志以及从事乡镇企业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们都对此项改革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或直接参与改革设计,或追踪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顾益康
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在目前中国乡镇企业中占着主体的地位,所谓乡镇企业产权模糊,主要指的也是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模糊,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明晰化的主体工程和难点也在于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明晰化。当前,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在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并已取得明显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瞩目。从其改革动因上看,就是针对实践中乡镇集体企业普遍存在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产权关系模糊,内部凝聚力下降,灵活机制优势减弱等问题,通过实行股份合作制这种改革途径,明晰企业产权关系,达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应该说这一改革思路和方向是对头的,发展也是健康的,在明晰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关系上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谭秋成
本文解释乡镇集体企业为什么会在中国乡村产生和大规模发展。作者认为,乡镇集体企业是国家和社区政府都因农民和农村经济控制问题遇到困难时而达成的交易。国家于70年代初在政策上作出转变、允许农村兴办集体企业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它在农村中实行的控制系统失效,难以提取足够的、用于发展国有工业的资本积累;而社区政府要控制部分经济剩余则是由于它作为国家的基层代理人,在人民公社组织这一由国家单方面强制签订的行政合约中处于难堪地位,直接与农民发生了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