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3)
- 2023(9554)
- 2022(7861)
- 2021(7490)
- 2020(6017)
- 2019(13484)
- 2018(13492)
- 2017(24609)
- 2016(13709)
- 2015(14962)
- 2014(15138)
- 2013(14860)
- 2012(13877)
- 2011(12658)
- 2010(12776)
- 2009(11792)
- 2008(11713)
- 2007(10658)
- 2006(9412)
- 2005(8468)
- 学科
- 济(58239)
- 经济(58174)
- 农(48853)
- 业(44043)
- 农业(32601)
- 管理(31337)
- 企(22578)
- 企业(22578)
- 方法(19131)
- 业经(18701)
- 数学(16818)
- 数学方法(16665)
- 中国(16232)
- 制(14853)
- 地方(13601)
- 财(13489)
- 学(13059)
- 体(12471)
- 农业经济(12408)
- 发(11132)
- 银(10166)
- 银行(10142)
- 行(9806)
- 融(9622)
- 金融(9615)
- 村(9494)
- 农村(9470)
- 策(9418)
- 发展(9354)
- 展(9338)
- 机构
- 学院(198171)
- 大学(193850)
- 济(81624)
- 经济(79908)
- 研究(72574)
- 管理(71441)
- 理学(61788)
- 理学院(61068)
- 管理学(59938)
- 管理学院(59582)
- 农(59093)
- 中国(54972)
- 科学(45411)
- 农业(45291)
- 京(40579)
- 业大(38641)
- 所(37566)
- 财(35892)
- 研究所(34306)
- 中心(33721)
- 江(31154)
- 财经(28195)
- 农业大学(27935)
- 范(26888)
- 师范(26527)
- 经(25724)
- 院(25138)
- 省(24985)
- 北京(24660)
- 州(24249)
- 基金
- 项目(134672)
- 科学(105679)
- 研究(99195)
- 基金(97278)
- 家(86305)
- 国家(85472)
- 科学基金(71663)
- 社会(63391)
- 社会科(59610)
- 社会科学(59596)
- 省(54483)
- 基金项目(51506)
- 自然(45004)
- 划(44734)
- 教育(44038)
- 自然科(43957)
- 自然科学(43944)
- 自然科学基金(43183)
- 编号(41015)
- 资助(38198)
- 农(33523)
- 成果(33393)
- 重点(30640)
- 发(30637)
- 部(30080)
- 课题(28372)
- 创(27835)
- 性(27004)
- 国家社会(26603)
- 创新(26047)
- 期刊
- 济(98202)
- 经济(98202)
- 农(65002)
- 研究(56325)
- 中国(44949)
- 农业(43914)
- 学报(37717)
- 科学(33089)
- 大学(28983)
- 学学(27817)
- 财(26280)
- 业经(23066)
- 管理(21860)
- 融(21690)
- 金融(21690)
- 教育(21404)
- 业(20037)
- 技术(15389)
- 农业经济(14646)
- 问题(14374)
- 农村(14372)
- 村(14372)
- 财经(13851)
- 版(13639)
- 经济研究(13439)
- 经(11944)
- 业大(11899)
- 世界(11698)
- 农业大学(10564)
- 经济问题(10445)
共检索到300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兴庆 周旭英
[目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为适应人口流动性提高、改进资源配置的需要,农村各类集体资产的产权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并不一致。面向未来,为促进乡村振兴,应重构农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集体非土地经营性资产等农村集体产权的权利结构,允许部分权能跨村流转和配置,提高乡村资源配置效率。[方法]在系统梳理文献、借鉴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农用地产权结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结构、集体非土地经营性资产产权结构开放性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结果]随着农户的逐步分化,应以促进流转集中、扩大经营规模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农用地产权结构的开放性;随着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发展,应以提高配置效率为目标,进一步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结构的开放性;随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入的多元化,应逐步扩大集体非土地经营性资产产权结构的开放性。[结论]必须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逐步重构农村集体产权的权利结构,让稀缺的农用地不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进城而荒芜,让进村创业和生活的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能够获得必要的土地要素和居住空间,让村庄和集体资产治理结构能够更有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丽霞 张一珂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股权配置的目标是突破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流动的封闭性,为后续股权流动创造条件。基于昆明市27个村庄的实地调研,重点关注股权设置、股权管理模式、成员增减后的股权管理模式以及股权流转等方面的实践对集体经济组织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影响。实践证明,集体经济发达程度是影响股权量化和分配具体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而这也直接会对集体经济组织封闭性和开放性形成产生影响。现阶段,股权还是作为身份权利呈现,但未来将逐渐发挥其经济权利的功能。因此,以注重经济属性为基础的开放性的集体经济组织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乃元 王广斌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由之路。本研究结合制度背景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形成及演变进行梳理,认为受到历史条件等因素限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并不符合现代产权理论逻辑,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建设,发挥其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服务农户、衔接市场的功能,就必须以现代产权理论为基础。针对当前集体产权面临的法律赋权不足、主体能力不强和社会认同不高等具体问题,提出强化法律赋权,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主体制度;提高产权主体行为能力,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社会认同,推动集体产权主体市场化等发展对策,以期为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兴庆
尽管农村宅基地"两权分离"比农用地"两权分离"早近20年,但宅基地产权结构开放性的扩大过程却更为艰难曲折,从成员使用权看非本集体成员的获取渠道先松后紧,从流转使用权看非本集体成员多数情形下被排除在受让方之外。应以顺应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大趋势、保障外来人口居住需求为目标,有序扩大农村宅基地产权结构的开放性。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可通过置换等途径在不同集体所有权主体之间流转,宅基地成员使用权只能在本集体内部流转、但为给放活流转使用权创造条件需要进行铺垫性改革,宅基地流转使用权可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开放性。需要尽快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办法,加快宅基地和农房的确权登记颁证,推进相关法律的立改废释。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成员使用权 流转使用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焱强
农村环境治理既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奋斗史,也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显微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环境治理历经了政策空白、制度初创、领域开拓、全面加速和总体深化五个阶段。贯穿始终的转换逻辑主线是,治理理念中价值取向从环保边缘转向美丽乡村、政策思路从碎片思维趋向系统工程;治理结构中制度设计从单一性到多样化、主体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合作、供给从项目建设到长效持续;治理技术中技术逻辑从工程主义到适用技术、组织方式从粗放管理趋精细治理。下一步,要客观面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挑战,理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政府投入与群众动员、设施建设与长效管护、末端治标与源头治本等问题,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
关键词:
农村环境 治理 政策文本 乡村振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点,界定集体产权的内涵、梳理其发展脉络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界定集体产权内涵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农村集体产权演变历史的梳理后发现:我国农村集体产权经历了构建、强化、变革、创新四个阶段。农村集体产权演变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每一时期的集体与集体产权都有着独特的形式与结构,而国家与集体在相关权力配置中的博弈是构建各阶段集体产权的基础。因此,通过调整国家与集体的权利关系、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而优化农村集体产权结构,应成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有利 王荣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政社分设后,没有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名义上属于集体,但法律对集体产权具体归属界定模糊。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属于乡村政府。乡村政府对集体资产负盈不负亏,乡村政府是集体资产盈利时的所有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集体资产亏损时的所有者。在这种产权结构下,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效率,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建立独立的产权清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即有利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也有利于保护产权所有者农民的利益。
关键词:
转型经济 集体经济组织 产权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季焜 李康立 王晓兵 丁雅文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以实现持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双重目标。现有研究虽对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诸多讨论,但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存续现状和改革进程缺乏全面实地的考察,关于集体资产改革的影响研究多基于个案分析。基于对全国九省156个村的调研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资产存续现状、产权改革进程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尚存,但其增值潜力不如预期;有较大增值空间的资产多数已确权改革,对农民增收助力有限;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分布区域差异大;改革进度省际间差异较大,部分地方性方案待规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杰
股份合作制是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常见模式,其改革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与结构的调整,而且也有利于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社会稳定。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股份合作制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步显现,比如产权还有待明晰、治理结构还不够科学、组织效率较低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下一步要继续"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向东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与外界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属于开放系统,反之则是封闭系统。大学无疑是一种开放系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在发展演化的历史中其开放的属性始终都保持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孟志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城市建设相补充、相呼应、相融合,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是消除城乡差距、与城市生活水平相当的新农村,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同时还应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地域优势的新农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昊昊 张棉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这段时期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发现其经历了重建恢复期、改革定性期和成型发展期三个时期,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文章依据规律与现状,展望了职教教师教育的未来走向,即未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将走向协同化、信息化和卓越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教育 历史演变 未来走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明秋 李雯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同时满足加快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生政权等多重目标下的一种理性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自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以来,该制度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村社会的公平、公正、保护耕地、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制 历史必然性 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牟少岩 李树超
重构农村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明晰其产权关系牟少岩,李树超一我国目前现存的农村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曾历经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人民公社解体的同时,农村恢复了乡、村体制。从法律上,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韬
产权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边界,和谐产权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对集体土地产权的界定和保护,重新构建农村地区的产权基础,扭转集体产权处于弱势产权主体的地位,使农村在产权上与城市处于“均势”;并通过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探求多样化的集体产权形式,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产权关系 集体产权 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