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4)
2023(10173)
2022(8279)
2021(7937)
2020(6461)
2019(14615)
2018(14854)
2017(27197)
2016(14931)
2015(16081)
2014(15640)
2013(15116)
2012(13901)
2011(12669)
2010(12888)
2009(12086)
2008(11774)
2007(10705)
2006(9744)
2005(8815)
作者
(39407)
(33947)
(32999)
(31818)
(20965)
(16174)
(14990)
(13013)
(12656)
(11911)
(11419)
(11063)
(10623)
(10620)
(10464)
(10155)
(9754)
(9645)
(9572)
(9424)
(8542)
(8320)
(8040)
(7944)
(7520)
(7504)
(7498)
(7215)
(6897)
(6734)
学科
(58644)
经济(58556)
(49923)
(44158)
农业(33382)
管理(33267)
(23430)
企业(23430)
业经(19740)
(17097)
中国(16624)
方法(16535)
(16066)
贸易(16065)
(15865)
(15839)
数学(14425)
数学方法(14283)
(14165)
地方(12845)
农业经济(12478)
(11917)
(11570)
(10836)
发展(9844)
(9826)
体制(9784)
(9707)
银行(9693)
(9654)
机构
学院(198949)
大学(191995)
(83067)
经济(81244)
管理(71694)
研究(70864)
理学(60809)
理学院(60200)
管理学(59205)
管理学院(58855)
中国(56389)
(54527)
科学(41227)
农业(41160)
(40515)
(39292)
(35841)
业大(35395)
中心(33398)
(32702)
研究所(31971)
财经(29314)
(27214)
师范(26944)
(26631)
农业大学(25340)
(25127)
北京(25110)
(25101)
(25040)
基金
项目(129237)
研究(101735)
科学(100718)
基金(91140)
(79115)
国家(78243)
科学基金(65717)
社会(64151)
社会科(60204)
社会科学(60188)
(52663)
基金项目(47864)
教育(45643)
编号(44508)
(42358)
自然(38657)
自然科(37665)
自然科学(37654)
自然科学基金(36980)
成果(36546)
资助(35389)
(31579)
课题(30473)
(29511)
(28871)
重点(28832)
(27060)
(26744)
(26706)
国家社会(26657)
期刊
(105169)
经济(105169)
研究(61052)
(60901)
中国(50407)
农业(41062)
学报(31859)
(29947)
科学(28605)
教育(26934)
大学(25732)
业经(24341)
学学(24305)
(23384)
金融(23384)
管理(22429)
(18868)
技术(17049)
问题(15182)
农业经济(15053)
农村(14996)
(14996)
经济研究(14520)
财经(14078)
(12714)
世界(12480)
(12131)
(11351)
经济问题(10651)
社会(10505)
共检索到319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盼晴  
农村集体成员的共益权属于程序性权利,直接关系乡村有效治理能否实现。伴随着集体产权改革的推进,集体资产的权利主体与集体事务的管理主体不再完全重叠。股权固化进一步增强了集体成员权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但集体产权的权能拓展允许外部主体的参与和介入,增加了集体的异质性、开放性。上述变化导致集体的开放性与成员权利的封闭性之间矛盾凸显,使集体成员共益权的行使陷入困境。为此,应明确以户确权、股权固化背景下户内成员共有权的性质,完善期待性利益的转化机制以解决股权固化与成员变动之间的矛盾。并要实现成员股东、成员非股东和股东非成员等三种不同主体的权利分置,保障集体成员权排他性的同时兼顾外来主体的权益。同时赋予集体成员和外来主体知情、监督和救济等权利,从而实现监督性权利的共享和责任的共担,保障成员共益权的实现和集体秩序的良好运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盼晴  
农村集体成员的共益权属于程序性权利,直接关系乡村有效治理能否实现。伴随着集体产权改革的推进,集体资产的权利主体与集体事务的管理主体不再完全重叠。股权固化进一步增强了集体成员权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但集体产权的权能拓展允许外部主体的参与和介入,增加了集体的异质性、开放性。上述变化导致集体的开放性与成员权利的封闭性之间矛盾凸显,使集体成员共益权的行使陷入困境。为此,应明确以户确权、股权固化背景下户内成员共有权的性质,完善期待性利益的转化机制以解决股权固化与成员变动之间的矛盾。并要实现成员股东、成员非股东和股东非成员等三种不同主体的权利分置,保障集体成员权排他性的同时兼顾外来主体的权益。同时赋予集体成员和外来主体知情、监督和救济等权利,从而实现监督性权利的共享和责任的共担,保障成员共益权的实现和集体秩序的良好运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永新  蒋琳  
20 0 0年以来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虽然在降低农民负担、规范基层政府行为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在基层政府收入来源大幅下降后凸现出来的基层组织运转困难、乡村债务严重、农村社会公共产品及公益事业资金短缺等问题则已成为影响改革进程的关键因素。深入探究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制度原因 ,研究制定农村税费改革的修正与配套方案 ,将对继续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程、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泽宇  
本文根据对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情况的调查,总结分析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诸如课程、教师、学生、评价和资源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据此提出了农村课改走出困境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运荃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顶层法规设计的模糊与滞后、合作博弈中集体理性的畸变与失真、工具主义的抬头与兴盛等多方面问题。高职教育质量的长期诟病与落后教育观念的历史沿袭、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需求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诉求未曾引起重视、功利思潮的渗透蔓延与受教育者的自我矮化,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高职校企合作应从宏观层面重视政府主体责任,灵活市场调节作用;从中观层面畅通合作共赢渠道,拓展跨界育人平台;从微观层面强化使命担当意识,加速人本主义回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春华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覆盖面、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控制风险。同时,互联网金融与农村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本质宗旨意义相同、价值应用指向一致,因此借助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然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普惠金融还面临着互联网金融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互联网金融知识宣传不足以及互联网金融服务意识较弱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此,为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还需加快完善互联网金融软硬件设施,宣传互联网金融知识,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建凤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我国也已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从福利性、静态式的传统模式发展为市场化、动态化的新模式。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在当前的新时代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依然较为单一,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为加快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沐霖  温晨  
精准扶贫是我国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巩固精准扶贫成效,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产业扶贫是一个有效路径。当前农村产业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产业选择是否符合本地实际,扶贫资本是否能够达到最大效用,基础设施等隐性投资如何解决,针对这些困境,政府部门需发挥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并整合资源,探索多种投资模式,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强  
集体成员权的构造是新一轮农地流转改革需要明确的重要命题。现行成员权的法律设置存在诸多法益价值的混同,成员权重构首先要从集体所有权的发展走向中找到其在未来整个地权结构中的定位。应以农村土地国家独占为权利搭建基础,从农地流转的理念、成员权身份性与契约性的协调、成员权的组织形式、成员身份认定、成员权的权能设置、成员权的补偿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重构"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盼晴  
集体产权是日本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权利形态,权责对等、全员一致、严格准入等是其基本特征。基于不同的背景和目标,日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经历了由各入会集团主导的“自主变革”和政府主导的“被动改革”等不同阶段。虽然中日两国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在所有制基础、法律规定和权利行使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日本近百年来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对我国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其经验表明,由内而外的“主动改革”更利于满足集体成员的多样化需求。集体产权的权能应按需进行有限拓展,而不是自上而下行政强制赋权。“去集体化”有利于成员短期利益的获得,但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以户固权”影响成员个体权利的实现,要建立按股投票与按人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并要加强对外部主体的审查和限制,对不同主体赋予不同类型的权利,同时由多元主体共同承担集体的监督责任。据此,最终使地域共同体在集体产权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成员个体权利拓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剑  陈振涛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正在我国三十三个试点区展开,并在入市主体、入市范围和入市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面临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地位缺失,入市范围过窄和城乡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规则不清等问题。在《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修订中,应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定位并明确其特殊规则。增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应当纳入入市客体,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出让、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价格管制与土地收益分配的法律规则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蔡志良  孔令新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撤点并校运动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教育面临的不公正,使乡村儿童面临的成长道德风险递增,也加速了乡村社会的荒芜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政策执行失当的问题,更是教育正义失位的表现,最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乡村文的化被改造和衰亡。缓解和走出乡村教育的困境,除了要慎重推进撤点并校政策,还要反思教育改革乃至国家教育设计的经济主义导向,实现教育正义,更要重建乡村文化,以恢复乡村教育的生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毛韵  
当前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逐渐稀缺,环境恶化现象日益凸显,传统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由于投入高、效益低,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节能环保意识,而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改革目前资源价格运行机制,完善资源价格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书萍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适度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流转在打破土地对人的束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善土地碎片化状况、丰富土地经营主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有偏差、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土地非农化经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困境。推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要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宣传力度,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强化对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韬  
人才是制约乡村社会发展的瓶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样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空间。但是,在实践中,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不明确、资源较为分散、培育方式不尽合理、培育内容不尽科学以及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注重主体协同合作,理顺培训机制;创新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支持;明确培育对象,完善培育内容和方法以及构建多样化的培育模式,进而在整体上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