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95)
- 2023(18565)
- 2022(15629)
- 2021(14586)
- 2020(12562)
- 2019(28680)
- 2018(28761)
- 2017(54331)
- 2016(29711)
- 2015(33688)
- 2014(33673)
- 2013(32878)
- 2012(30265)
- 2011(27179)
- 2010(27300)
- 2009(25495)
- 2008(25407)
- 2007(22804)
- 2006(19990)
- 2005(17819)
- 学科
- 济(122356)
- 经济(122192)
- 业(86779)
- 管理(85877)
- 企(65250)
- 企业(65250)
- 方法(53507)
- 农(52544)
- 数学(47369)
- 数学方法(46783)
- 农业(34767)
- 财(34476)
- 中国(31593)
- 业经(31319)
- 制(29057)
- 地方(26043)
- 学(23411)
- 贸(21436)
- 贸易(21428)
- 体(20993)
- 易(20824)
- 务(20368)
- 财务(20301)
- 财务管理(20243)
- 银(19772)
- 银行(19731)
- 企业财务(19242)
- 融(19056)
- 金融(19048)
- 行(18786)
- 机构
- 学院(418003)
- 大学(415009)
- 济(170288)
- 经济(166592)
- 管理(160892)
- 理学(138429)
- 研究(138289)
- 理学院(136963)
- 管理学(134478)
- 管理学院(133700)
- 中国(106908)
- 京(86502)
- 科学(84514)
- 农(83030)
- 财(82150)
- 所(69557)
- 中心(66691)
- 业大(65789)
- 江(65350)
- 农业(64139)
- 财经(63817)
- 研究所(62637)
- 经(57928)
- 范(54089)
- 北京(53571)
- 师范(53497)
- 经济学(51653)
- 州(51146)
- 院(49665)
- 财经大学(46950)
- 基金
- 项目(280616)
- 科学(220971)
- 研究(206491)
- 基金(202807)
- 家(176526)
- 国家(174992)
- 科学基金(150295)
- 社会(130901)
- 社会科(123797)
- 社会科学(123765)
- 省(112366)
- 基金项目(107214)
- 自然(96414)
- 教育(95512)
- 自然科(94164)
- 自然科学(94138)
- 划(92992)
- 自然科学基金(92443)
- 编号(85032)
- 资助(82513)
- 成果(69466)
- 重点(63134)
- 部(62363)
- 发(60390)
- 课题(58924)
- 创(58275)
- 创新(54571)
- 国家社会(54120)
- 制(53885)
- 科研(53865)
- 期刊
- 济(190577)
- 经济(190577)
- 研究(119852)
- 中国(88133)
- 农(81614)
- 学报(66728)
- 财(65786)
- 科学(60064)
- 管理(56286)
- 农业(55130)
- 大学(51641)
- 学学(48835)
- 教育(46298)
- 融(41595)
- 金融(41595)
- 技术(37367)
- 业经(35841)
- 财经(31817)
- 经济研究(28485)
- 业(27737)
- 经(27261)
- 问题(26155)
- 版(22190)
- 统计(20757)
- 图书(19921)
- 技术经济(19684)
- 理论(19442)
- 世界(19003)
- 策(18901)
- 科技(18625)
共检索到628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一夫 易裕元 牛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供给,对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18年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福建、陕西、云南、新疆8省(区)171个行政村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公共品自给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改革的政策效应存在公共品品类异质性,对非生产性公共品自给率的促进作用强于生产性公共品;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一夫 易裕元 牛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供给,对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18年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福建、陕西、云南、新疆8省(区)171个行政村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公共品自给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村庄公共品自给能力;改革的政策效应存在公共品品类异质性,对非生产性公共品自给率的促进作用强于生产性公共品;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伟斌 黄祖辉
村庄民主是乡村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基础。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18省87村1657位农户的调研数据,分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民主的溢出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以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民主具有增进效应,能显著促进村庄民主化治理,并且在村庄和农民个体层面均存在一定的异质性。通过机制分析发现,改革除对村庄民主的增进影响具有直接效应外,还通过提高农户的民主认知来间接促进其民主参与行为。
关键词:
集体产权 股份合作 村庄民主 产权改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泽琦 陈海江 陈亚东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来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改革对中低收入和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结合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可干预性,增强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与提升农村治安类公共品供给,是降低改革与未改革两类村民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泽琦 陈海江 陈亚东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来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改革对中低收入和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结合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可干预性,增强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与提升农村治安类公共品供给,是降低改革与未改革两类村民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杨义武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实现形式和运营机制提供了制度基础,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营造了制度环境。本文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证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实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村庄人口规模越大、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越长、村庄治安状况越好的村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明显;村“两委”一肩挑的村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设置集体股并不能增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会有抑制作用。这启发新一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结合村庄实际,聚焦跨村“抱团”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优化集体股权结构等方面的改革,为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进而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稳固的制度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嘉祺 薛彩霞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基于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视角,以陕西省西安市21个改革试点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推进流程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管理和新经济组织组建过程的差异,探讨适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样本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推进流程相同,但非贫困村借助之前参与的村企合作计划优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呈现“主动对接、企业参与”的特征,贫困村则呈现“政府引导、稳健发展”的特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推动,更需要借助企业资金与技术注入的外部优势,以及参与改革的村庄积极寻找盘活自身农业资源的途径,发挥自身的内部优势。为此,提出政府搭建公共平台、村庄盘活自身农业资源,创新发展集体经济,联合社会资本与技术,优化新经济组织管理结构等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宇哲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的繁荣发展,事关农村的和谐稳定,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农村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山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改革的具体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新立
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只森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村重要的基本经济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客观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因此,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和重心所在。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调研组
调查浙江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现,在以村为单位开展这项工作中,农村集体资产量化以经营性资产为主,成员资格界定兼顾户籍与劳动贡献,一般设置人口股和农龄股,股权管理采取动态和静态两种模式,形成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三会"治理结构,在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后当年收益按股分配。实践证明,该项改革保持了集体生产的完整性,增加了成员的财产性收入,探索了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针对面临的股权流动困难、工商登记后的税费负担过重和可持续发展挑战,应该明确改革步骤,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权能,制定税费优惠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桂荔 夏英
运用访谈的方法,通过对云南省大理市8个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重点回答了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改"以及"改革后如何实现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发现,大理市实施各项改革任务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具体改革经验为:坚持不打破原组织界限的原则,在组、自然村、村三级各自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清产核资采用原值评估方法;成员资格界定坚持承认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股权设置特别是贡献股的设置因村制宜,并非整齐划一;股权管理模式选择不一,静态管理更有利于赋予完整的产权权能;在集体经济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桂荔 夏英
运用访谈的方法,通过对大理市8个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重点回答了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改”以及“改革后,如何实现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两个问题。研究发现,大理市实施各项改革任务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具体的改革经验如下:坚持不打破原组织界限的原则,在组、自然村、村三级各自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清产核资采用原值评估方法;成员资格界定坚持承认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股权设置特别是贡献股的设置因村制宜,并非整齐划一;股权管理模式选择不一,静态管理更有利于赋予完整的产权权能;在集体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桂荔 夏英
运用访谈的方法,通过对云南省大理市8个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重点回答了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改"以及"改革后如何实现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发现,大理市实施各项改革任务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具体改革经验为:坚持不打破原组织界限的原则,在组、自然村、村三级各自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清产核资采用原值评估方法;成员资格界定坚持承认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股权设置特别是贡献股的设置因村制宜,并非整齐划一;股权管理模式选择不一,静态管理更有利于赋予完整的产权权能;在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体制上,条件成熟的地方优先探索政社分离。改革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型采用不同的经营方法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益有所提高,但若没有发展产业,集体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大,还需进一步探索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丹 宋嘉音 周应恒
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系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政策工具将直接影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手工收集的2010~2020年中央政府颁布的75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从政策工具类型、政策工具作用领域以及政策工具价值目标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使用了五种政策工具,但命令型和系统变革型政策工具使用过多,而能力建设型、激励型和劝诫告知型政策工具使用相对不足。第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工具在政策作用领域中出现明显的聚类现象。命令型、系统变革型、能力建设型、激励型和劝诫告知型工具都高频作用于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以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领域,而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领域涉及相对较少。第三,明晰集体产权、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建立完善有效的治理体系这三个政策价值目标所使用的政策工具差异较小,均偏好于命令型和系统变革型政策工具。未来应优化政策工具的整体结构、协调政策工具的作用领域,并建立更加完善有效的治理体系以推动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政策工具 内容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