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80)
- 2023(20752)
- 2022(17359)
- 2021(16105)
- 2020(13211)
- 2019(29836)
- 2018(29494)
- 2017(55036)
- 2016(30284)
- 2015(33671)
- 2014(33436)
- 2013(33066)
- 2012(31187)
- 2011(28666)
- 2010(28939)
- 2009(27079)
- 2008(26624)
- 2007(23943)
- 2006(21815)
- 2005(20143)
- 学科
- 济(141361)
- 经济(141186)
- 业(83409)
- 管理(82658)
- 企(59609)
- 企业(59609)
- 农(52888)
- 方法(50096)
- 数学(44086)
- 数学方法(43746)
- 中国(41687)
- 农业(35077)
- 地方(33742)
- 业经(32609)
- 财(32479)
- 制(30812)
- 学(27750)
- 贸(25094)
- 贸易(25075)
- 易(24288)
- 银(23590)
- 银行(23533)
- 融(23082)
- 金融(23074)
- 行(22745)
- 体(22223)
- 环境(20722)
- 发(20184)
- 技术(19153)
- 地方经济(17841)
- 机构
- 学院(435804)
- 大学(435322)
- 济(191346)
- 经济(187590)
- 研究(161970)
- 管理(159089)
- 理学(135445)
- 理学院(133831)
- 管理学(131799)
- 管理学院(130981)
- 中国(125718)
- 科学(95847)
- 京(93530)
- 财(89465)
- 农(88520)
- 所(83317)
- 研究所(74937)
- 中心(72855)
- 财经(68999)
- 农业(68387)
- 江(68226)
- 业大(67329)
- 经(62709)
- 北京(59661)
- 经济学(59628)
- 范(58127)
- 院(57666)
- 师范(57465)
- 经济学院(53471)
- 州(53155)
- 基金
- 项目(284169)
- 科学(223525)
- 研究(208087)
- 基金(206311)
- 家(181962)
- 国家(180358)
- 科学基金(152203)
- 社会(135762)
- 社会科(128500)
- 社会科学(128472)
- 省(110565)
- 基金项目(108087)
- 自然(94884)
- 教育(94434)
- 划(93332)
- 自然科(92625)
- 自然科学(92597)
- 自然科学基金(90973)
- 资助(83382)
- 编号(82351)
- 成果(68371)
- 发(65835)
- 重点(65156)
- 部(63956)
- 课题(59053)
- 创(58795)
- 国家社会(57547)
- 创新(55169)
- 制(54645)
- 教育部(54442)
- 期刊
- 济(227032)
- 经济(227032)
- 研究(138541)
- 中国(100594)
- 农(86857)
- 学报(72688)
- 财(67727)
- 科学(66710)
- 管理(59464)
- 农业(58221)
- 大学(55663)
- 学学(52726)
- 融(49276)
- 金融(49276)
- 教育(48608)
- 业经(38325)
- 技术(36507)
- 经济研究(36156)
- 财经(35736)
- 经(30928)
- 问题(30257)
- 业(29785)
- 贸(24121)
- 世界(23989)
- 版(22482)
- 技术经济(21735)
- 国际(21456)
- 科技(19768)
- 统计(19563)
- 资源(19391)
共检索到690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凌志 赵敏娟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对激活农村各类集体生产要素潜能,实现城乡要素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1873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助于激发地区发展动能,对县域一二三产业发展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二,在集体资产已经积累比较多的东部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发展活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整体上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第三,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国家对贫困县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贫困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比非贫困县更加明显。第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集聚水平提升,有助于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铁峰 杨军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关节点。黑龙江省宾县结合自己的实际,从1993年11月至1994年4月底,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全县158户国有、集体企业通过股份合作、租赁、拍卖等形式分两批全部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到两年后的今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工业生产不仅结束了长期亏损的局面,总产值连续两年分别增长了36.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迪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辽宁省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永恒
电商驱动政策有利于引导“数字鸿沟”向“数字红利”转变,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536个县2010-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析了电商驱动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表明:总体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该效应主要体现在东北和东部地区,以及具有较高财政支持能力的县域。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商驱动政策能够促进县域产业集聚,加快数字金融发展,进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继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梦怡 史雅洁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能够为农户收入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打牢基础,村集体经济被认为是保障农村稳定的“压舱石”。为进一步扩大农村经济规模、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我国很多地区已开始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造满足国情特征和当前农村发展需要的农村集体产权结构。本次研究结合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发展及实施现状,探讨该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因,提出当前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需要,梳理其对村集体经济建设的作用机制,为探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行办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集体产权制度 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韦欣 徐佳
乡镇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科学有效的乡镇行政区划设置是国家基层治理的基础。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乡镇合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乡镇区划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乡镇合并提高了县级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约2.6%,其正向影响随时间推移逐年增强。机制分析表明,乡镇合并能够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规模效应,带来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集聚,吸引企业进入与新增投资,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乡镇合并改革的规模效应在胡焕庸线以东和长珠三角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本文探索了乡镇区划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当前行政区划的科学设置与基层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提供了学理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乐柱 孙维远
如何进行农村地区金融改革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领域亟待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论文利用2016年河南省兰考县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自然实验,引入政策评估中新近发展的合成控制法,基于2014-2020年县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金融制度创新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为农村地区金融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制度创新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和优化风险防控治理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总体上实现普惠金融为县域实体经济服务的政策目标,并具有持续性,经排序检验、置换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仍可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但金融制度创新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时滞性,促进县域实体经济增长效果仍有提升空间。上述研究结论启示:金融制度创新应在保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发展程度设计适宜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充分运用数字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从授信、基础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建设到风险防控的综合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宗宾
河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县域人口和县域国土面积都占全省总数的90%左右。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历来是关系全局的“重头戏”。没有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和县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就没有今天全省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同样,到本世末,河南经济再上新台阶的难点、关键、潜力和希望都较多的反映在县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上。据匡算,我们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半的目标,其增长速度就必须达10%。而要达到这个速度,完全依靠预算内工业和中心城市的发展回旋余地较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县域经济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我省实现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都集中在人均水平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杰 张龙耀 王梦珺 许玉韫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行试验区山东省枣庄市农户调查数据,从理论层面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农户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并提供了初步的实证证据。研究表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通过交易和分工效应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和结构,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收入显著较高,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农户收入的组织化效应和抵押效应仍未显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琳 田彩红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景,如何有效促进以县域为基础的共同富裕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尤为重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促进县域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投影寻踪法、综合指数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县域共同富裕指数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指数,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县域共同富裕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县域共同富裕指数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总体均呈现“下游高、中游平、上游低”的分异格局;(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呈显著的“U”型特征,对经济实力、发展动力和社会治理三个分维度的影响效应亦呈“U”型特征;(3)不同类型县域影响效应呈现差异性,中、下游县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呈显著“U”型特征,但拐点不同;引领型、追随型和潜力型县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呈“U”型特征,拐点也呈现差异;(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企业引培和经济集聚等渠道影响县域共同富裕。本文研究结论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了现实依据,为促进县域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亚兰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正在我国实施,本文利用河南省1999~201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在第一产业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表现不力,而且在缩小行政管理幅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权责等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县域经济 双重差分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课题组
本文以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的社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对象,以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着重论述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对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的基本情况做出分析和判断,评价改革成效,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军
解决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在于对各种动力来源进行整合,形成高效率的动力机制。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产业对接促进农业发展、以空间集聚带动乡村繁荣,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而完善农村教育培训和社保制度、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县城设施建设和经济集聚程度,则是激活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县域农村 经济发展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杨义武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实现形式和运营机制提供了制度基础,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营造了制度环境。本文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证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实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村庄人口规模越大、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越长、村庄治安状况越好的村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明显;村“两委”一肩挑的村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设置集体股并不能增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会有抑制作用。这启发新一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结合村庄实际,聚焦跨村“抱团”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优化集体股权结构等方面的改革,为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进而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稳固的制度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