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5)
2023(10802)
2022(9036)
2021(8551)
2020(6872)
2019(16180)
2018(15989)
2017(29357)
2016(17158)
2015(19407)
2014(19671)
2013(19041)
2012(17898)
2011(16380)
2010(16870)
2009(15570)
2008(15563)
2007(14600)
2006(12995)
2005(11528)
作者
(48594)
(41274)
(40886)
(39194)
(25666)
(19853)
(18569)
(16139)
(15561)
(14601)
(13869)
(13665)
(12987)
(12921)
(12856)
(12756)
(12739)
(11915)
(11864)
(11775)
(10478)
(10320)
(10046)
(9563)
(9406)
(9365)
(9253)
(9079)
(8501)
(8400)
学科
(70181)
经济(70123)
(49965)
(47035)
管理(36727)
农业(33073)
方法(29245)
数学(26539)
数学方法(26265)
(25448)
企业(25448)
中国(22580)
教育(20268)
业经(19802)
(15593)
(15338)
地方(15038)
(13976)
(13720)
(12397)
贸易(12392)
农业经济(12390)
(12076)
发展(11883)
(11761)
理论(11601)
(10263)
技术(10228)
(9868)
银行(9839)
机构
学院(244037)
大学(243289)
(97090)
经济(94910)
管理(86699)
研究(86547)
理学(75234)
理学院(74335)
管理学(72924)
管理学院(72460)
(62145)
中国(61226)
科学(53140)
(51758)
农业(47748)
(44442)
业大(42800)
(42019)
(41060)
中心(40899)
师范(40759)
研究所(40504)
(39130)
教育(33819)
财经(33310)
北京(32780)
师范大学(32698)
(30322)
(30235)
(29630)
基金
项目(159505)
科学(126051)
研究(122903)
基金(112182)
(97366)
国家(96332)
科学基金(80957)
社会(76313)
社会科(71691)
社会科学(71665)
(65384)
教育(62054)
基金项目(59405)
(55457)
编号(53551)
自然(49727)
自然科(48517)
自然科学(48502)
自然科学基金(47647)
成果(44740)
资助(44393)
课题(38622)
(37232)
(37090)
重点(37028)
(35356)
(33149)
(31914)
教育部(31677)
(31505)
期刊
(111032)
经济(111032)
研究(77337)
(66603)
中国(56912)
教育(52814)
农业(45279)
学报(40088)
科学(36069)
大学(31765)
(31192)
学学(28904)
业经(25050)
管理(24455)
技术(23184)
(22997)
金融(22997)
(21316)
问题(16303)
财经(16029)
经济研究(15336)
农业经济(14887)
(14635)
农村(14617)
(14617)
(13829)
职业(12989)
世界(12410)
技术经济(11865)
经济问题(11779)
共检索到368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龙  
近期各地频发的校车事故并不是孤立事件,这是长期的城市中心论、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社会阶层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阶层固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校车事件表明农村阶层分化与教育分化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已经形成,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发展环境持续恶化,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只有尽快废除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纠正不公平的教育投资机制,大幅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教育补助,我们才能确保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促进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缓解社会危机,实现和谐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聚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大分化过程。一方面,农业人口的比重大幅下降,但绝对数量仍然很大。分化后依然极为庞大的农民数量,决定了财政直补模式不可能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这一过程又是很不彻底的,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从农民中分化出的阶层与母体并未彻底地割断和分离。这在产生一系列弊端的同时,亦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平稳推进留下一个意义重大的"缓冲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何慧丽  
农民的社会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态度也有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农民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社会阶层:脱农阶层、亦工亦农阶层、在村兼业阶层、规模化经营大户阶层以及一般农业经营者阶层,其中在村兼业阶层和大户阶层农民既有可能是合作社发展中核心社员的主要来源,也有可能成为合作社里的边缘社员,而亦工亦农阶层和一般农业经营者阶层的农民则是合作社中普通社员的基本来源。只有深入理解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及其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机制,才能更好地认识合作社发展的复杂现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露  
应理性看待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问题:已实际存在但分化相对不足,适度阶层分化有利于西部农村实现后发赶超。延展阶层分化空间、调整阶层分化瞄准机制、消除阶层分化的制度性障碍是提高西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广度和深度的必要手段。阶层分化还具有策源性特点,要警惕其过度分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华青  
近年来茶产业的消费革命在某些情境下缩短了生产至流通环节的链条,为纵向一体化与小农种植之间的辩论带来新的视野。聚焦福建G村的红茶产业,以民族志形式呈现中农阶层的兴起,以及中农如何被龙头企业利用定价权挤出市场,小农作为原料供应者的境地同样举步维艰,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重新显现。从空间研究视角看,这一过程物化于茶厂这一物质空间的建造及占用中。进而提出,消费革命不会轻易逆转当地茶产业的阶层分化。小规模生产者及其所倚赖的分散化生产资料应得到重视及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华青  
近年来茶产业的消费革命在某些情境下缩短了生产至流通环节的链条,为纵向一体化与小农种植之间的辩论带来新的视野。聚焦福建G村的红茶产业,以民族志形式呈现中农阶层的兴起,以及中农如何被龙头企业利用定价权挤出市场,小农作为原料供应者的境地同样举步维艰,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重新显现。从空间研究视角看,这一过程物化于茶厂这一物质空间的建造及占用中。进而提出,消费革命不会轻易逆转当地茶产业的阶层分化。小规模生产者及其所倚赖的分散化生产资料应得到重视及保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华  欧阳静  
本研究通过对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分析,力图论证农村老年人自杀作为底层问题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研究认为,中国底层社会的绝大部分问题,通过城乡二元结构与资源积聚机制,转嫁给了农村。在农村内部,这些问题则通过阶层分化与竞争机制,被分配到了农村的某些阶层,而非均质地分布在各个阶层。同时,农村社会又通过家庭内部的代际分工与剥削机制,将被分配到某些阶层的底层问题,转嫁到了这些阶层的老年人身上。农村老年人自杀通过底层的去道德化机制被合理化,中国底层社会的某些问题最终通过牺牲农村老年人而得以解决和消化。这是近年农村自杀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的根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华  杨姿  
东部地区农村民营经济发达,农民阶层分化具有"村庄里的分化"、"高度分化"、"富人在村"和"上层农民规模大"等特点。与城市陌生人社会的分化不同,农民分化首先是"村庄里的分化",村庄熟人社会具有信息对称、互动在场和价值贡献三大特征,它们影响着农民对自身阶层的认知与定位。"高度分化"是对东部农村阶层分化本质属性的概括,说明下层农民与上层农民差距甚大。"富人在村"意味着上层农民要参与村庄的社会性竞争和公共资源分配。而"上层农民规模较大"则使得上层农民在村庄中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他们的价值标准上升为村庄的价值标准。这样,下层农民在与上层农民的价值比较中达不到上层农民引领的价值标准,由此产生生存性压力和对上层农民的怨恨情绪。上层农民则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竞选担任村干部,并总体性占有村庄优质资源,构成对下层农民的排斥和剥夺。东部地区农村出现阶层固化的迹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戎杰  蒋建林  邢泷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1的数据,运用probit模型,探究在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基础下,农村土地租赁以及农民阶层的分化对于农民借贷渠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租赁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有正向显著作用,对正规渠道借贷无显著影响;收入分化对正规渠道借贷有正向显著作用,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有负向显著作用;职业分化对正规渠道借贷有负向显著作用,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无显著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易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迈入新常态时期,各种非均衡的社会现象凸显,其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社会阶层分化。社会阶层分化不仅有碍国家下一步经济改革策略的实施,也为当前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埋下隐患。阶层分化现象的核心是人才的单向流动,如何围绕国家的共同富裕目标加强人才的双向流动性,是新形势下我们的思考核心。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社会阶层分化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为新形势下国家对策、措施的运筹把握提供思路方向,从而为新常态下国家整体政治经济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娟  
农业改革的推进使农业经营者呈现以生产力的分化为基础的阶层重塑,这种重塑对农业经营者和农业经营过程影响深刻。各阶层因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目的的不同而产生了异质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其中以大资本为基础、以企业式规模经营为手段、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经营与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其它阶层的需求之间存在本质性冲突,即资本大生产与家庭小生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具有不可调和性,并且这种冲突由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层面扩展至了社会层面,加剧了阶层间的冲突。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呈现出反映阶层力量结构的重塑趋势,即朝更有利于资源俘获能力更强的大规模经营者的方向重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郭忠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不同职业的农民阶层,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在经济收入、产权偏好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意愿与决策行为的选择也出现分化,因此,研究由于农民职业分化导致的产权偏好不同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笔者对江苏省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产权偏好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非农收入比重、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地区虚拟变量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年龄则对土地流转有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伟  
分化与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进入新时代以来,西部的农民阶层分化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转移人口的流向,以及农民群体的异质性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在此背景下,西部农村的社会整合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失衡、农村转移人口"融城困难"且"返乡无力"、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以及传统的农村社会整合力量式微等问题。需要从"东西一体"与"城乡融合"的逻辑出发,通过大力发展西部的职业教育、破除阻碍农村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制度藩篱、优化西部农村的居住布局,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助推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