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8)
- 2023(16157)
- 2022(13733)
- 2021(12733)
- 2020(10595)
- 2019(23946)
- 2018(23561)
- 2017(45300)
- 2016(24355)
- 2015(27107)
- 2014(26811)
- 2013(26763)
- 2012(24341)
- 2011(21947)
- 2010(21978)
- 2009(20485)
- 2008(18992)
- 2007(16836)
- 2006(14879)
- 2005(12859)
- 学科
- 济(97322)
- 经济(97215)
- 业(73932)
- 管理(64583)
- 企(51520)
- 企业(51520)
- 农(51253)
- 方法(42013)
- 数学(37037)
- 数学方法(36698)
- 农业(34095)
- 中国(29793)
- 融(27176)
- 金融(27174)
- 业经(26835)
- 银(25822)
- 银行(25757)
- 行(24849)
- 财(24475)
- 地方(22270)
- 制(20833)
- 学(20222)
- 贸(18296)
- 贸易(18282)
- 易(17781)
- 务(15434)
- 财务(15372)
- 财务管理(15348)
- 技术(15340)
- 环境(14808)
- 机构
- 学院(344753)
- 大学(341643)
- 济(137984)
- 管理(136277)
- 经济(135136)
- 理学(119328)
- 理学院(118074)
- 管理学(116040)
- 管理学院(115468)
- 研究(115270)
- 中国(91302)
- 农(79771)
- 科学(73693)
- 京(71062)
- 农业(61814)
- 业大(61800)
- 财(59705)
- 所(58236)
- 中心(54811)
- 研究所(53620)
- 江(48887)
- 财经(48604)
- 经(44450)
- 北京(43963)
- 范(43369)
- 师范(42861)
- 经济学(40641)
- 院(40543)
- 州(40320)
- 农业大学(39376)
- 基金
- 项目(243455)
- 科学(189780)
- 基金(176262)
- 研究(174483)
- 家(155453)
- 国家(154073)
- 科学基金(131261)
- 社会(110518)
- 社会科(104468)
- 社会科学(104439)
- 省(96693)
- 基金项目(94823)
- 自然(86066)
- 自然科(84034)
- 自然科学(84011)
- 自然科学基金(82489)
- 划(80320)
- 教育(77428)
- 编号(71506)
- 资助(71127)
- 成果(55661)
- 重点(54065)
- 发(52858)
- 部(52611)
- 创(50922)
- 课题(47789)
- 创新(47489)
- 科研(46757)
- 国家社会(45457)
- 计划(44932)
- 期刊
- 济(151106)
- 经济(151106)
- 研究(95372)
- 农(80799)
- 中国(63873)
- 学报(62209)
- 科学(54744)
- 农业(54464)
- 大学(46859)
- 学学(45024)
- 管理(43700)
- 融(42958)
- 金融(42958)
- 财(41946)
- 业经(31092)
- 教育(30256)
- 技术(26102)
- 业(25345)
- 财经(22484)
- 经济研究(22478)
- 问题(20647)
- 版(19461)
- 经(19092)
- 业大(18397)
- 科技(18011)
- 理论(16702)
- 技术经济(15883)
- 商业(15739)
- 现代(15440)
- 农业大学(15437)
共检索到494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董秀良 满媛媛 王轶群
农村金融发展对于降低农民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消费至关重要,而农村金融聚集又是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跨期消费选择理论,在对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机制的梳理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2006~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且存在非对称的"门槛效应",当收入水平超过门槛值后,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分区域研究则显示,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东部和东北地区门槛特征不显著;分位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分位数,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非对称的,农村金融集聚对低消费群体和高消费群体影响更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何提高农村金融对低收入者的普惠性和对相对高收入者的易得性仍是解决农村消费乏力、缓解农民生产和生活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关键所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刘佳宁 王轶群
研究目标:从空间维度考察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9~2018年30个省份和四大区域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金融集聚的空间效应,即特定地区农民消费如何关联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金融集聚。研究发现:在全国省级层面上,农民消费不仅受本省农村金融集聚的显著影响,同时还受到邻近省份空间溢出的显著影响。分区域检验显示,一方面,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农民消费受到域内金融集聚的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这一区域差异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一致性,但农民收入影响更大。另一方面,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民消费受邻近区域金融集聚溢出效应的影响显著,但东部地区则不显著。研究表明,一是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具有重要影响,二是农民收入过低会弱化金融发展对消费促进效应,增加农民收入是提升消费的根本;三是加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金融合作有利于实现共赢。研究创新:将空间效应引入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探究了该影响的空间特征及关联性。研究价值:对农村金融集聚的消费促进效应做出了更全面的评价,为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消费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抓手。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农民消费 杜宾模型 空间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通过构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作为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变量引入到传统消费函数中来,实证分析我国1979~2010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都显著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影响农民消费支出最主要的因素。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体现为长期的持续效应。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体现为短期效应,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颖 孟令楠 殷湘芝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是刺激农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1978~2014年河北省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实证模型,对河北省农村金融贡献度、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消费水平、农民消费结构影响的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但在调整农民消费结构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民消费结构,应以提升农村金融贡献度为主、以提升农村金融效率为辅,不断推进农民消费升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效率 农民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国政 杨峰
本文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消费结构的事实为基础,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二者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基本生活类支出产生负效应,且前者不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发展类支出存在正效应,但影响不大,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是农民发展类支出的格兰杰原因。整体上农村金融对提升农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优化农村金融结构,促进农民消费需求提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消费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之慧 苏睿
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其核心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深入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广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贫困人口453万人,占了将近1/5的农村户籍人口,如何提高广西农民收入水平是广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当前,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化广西农村金融改革使其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一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小玲 陈昆
从金融深化的视角,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通过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并利用1998—2011年数据实证研究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会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而对农村收入分配的影响,则取决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故今后应均衡发展这两个市场。
关键词:
农村金融深化 农民收入差距 结构调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树 于文超
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金融多样性发展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LDS2012提供的村庄层面金融多样性信息,实证研究了村庄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决策有显著促进作用。具体而言,金融多样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农民创业概率将提高0.8个百分点;(2)金融多样性能有效促进"雇主"型创业,而对"自雇"型创业无显著影响;(3)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正规金融机构;(4)正规金融机构有助于"雇主"型创业,而非正规金融机
关键词:
金融多样性 农民创业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志平 周言覃
本文旨在揭示金融深化对农民福祉的传导机制,为农村金融深化政策取向从收入向福祉转型提供支持。基于程序化事实-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路线,使用四川、河南、河北、湖北、云南五省的入户调查数据,借助结构分析模型,从物质产品消费、地位产品消费和公共产品消费方面设计三条相对独立的传导路径,探讨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民福祉的相互关系,并试图解释农村"收入-福祉"悖论背后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这三条路径中,公共产品消费路径对农民福祉的影响力度大于地位产品消费路径,而后者又大于收入或者物质产品消费路径。最后提出农村金融深化政策目标从收入向福祉进行调整及其相关风险防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跃超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是支持农民消费的重要推动者,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金融网点少、设施缺乏、服务水平低、信息不通畅等因素,制约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消费的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借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支持农民消费。
关键词:
消费 金融设施 信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鹤 张启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金融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虽仍占据主要地位,但非农业收入比重日益提高。文章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统计年鉴1996—2016年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非农收入间关系及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非农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非农收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结构对农民非农收入具有短期促进作用,长期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凯 李磊宁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1~2004年农民消费支出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修正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消费支出均呈较弱的正相关性。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但目前它对农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依然滞后,因此,针对农民消费需求的金融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确立,对“三农”经济的关注与政策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有财力、也有必要全力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艳涛 高强 苟露峰
从农村金融视角构建一个农村金融支持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多元Logit方法对其支持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提供的通用性金融支持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都具有正向影响,其中,金融机构提供的专用性金融支持效果更显著;社员自有资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也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种地年限、交通条件、农技指导、盈余分配制度和自由退出制度等控制变量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的重要因素。这为农村金融支持方向提供了实证证据。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补贴力度,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门槛,开拓多种融资渠道,提高社员收入水平,把握好金融投资方向,完...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金融 培育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婕 霍焰
从长期均衡关系看,农村经济增长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影响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收入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支农力度的不足及其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其未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比率对农民收入呈反向影响说明农民融资不足;农户储蓄比率与前期收入对当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正向影响说明存在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和收入的"马太效应";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则说明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因素是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储蓄率虽然短期内可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但存在负面的滞后影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以及财政支农力度的不足加重了农户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