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7)
2023(14742)
2022(12582)
2021(11904)
2020(9806)
2019(22743)
2018(22536)
2017(43435)
2016(23578)
2015(26798)
2014(26686)
2013(26519)
2012(24508)
2011(22158)
2010(22560)
2009(21133)
2008(19942)
2007(17870)
2006(16104)
2005(14289)
作者
(69502)
(57984)
(57364)
(54581)
(36576)
(27825)
(25949)
(22611)
(22088)
(20710)
(19837)
(19614)
(18243)
(18199)
(17886)
(17709)
(17145)
(16874)
(16608)
(16443)
(14472)
(14326)
(14111)
(13505)
(13046)
(12901)
(12886)
(12873)
(11830)
(11650)
学科
(94934)
经济(94821)
(71889)
管理(62485)
(51355)
(50069)
企业(50069)
方法(39457)
农业(34207)
数学(34139)
数学方法(33680)
中国(30095)
(27675)
金融(27673)
(26543)
银行(26489)
业经(26363)
(25545)
(24269)
地方(21978)
(21718)
(21293)
贸易(21280)
(20920)
(20845)
理论(15635)
(15585)
财务(15514)
财务管理(15479)
企业财务(14698)
机构
学院(338145)
大学(336391)
(134118)
管理(132197)
经济(131099)
研究(115125)
理学(114185)
理学院(112947)
管理学(110889)
管理学院(110310)
中国(92707)
(73935)
科学(72282)
(71634)
(60574)
(58998)
业大(56992)
农业(56816)
中心(54480)
研究所(53706)
(50569)
财经(48315)
(45107)
北京(45022)
师范(44707)
(43923)
(41592)
(40533)
经济学(39277)
经济管理(36349)
基金
项目(229173)
科学(179102)
研究(169271)
基金(165149)
(144044)
国家(142751)
科学基金(121471)
社会(105265)
社会科(99361)
社会科学(99332)
(90507)
基金项目(88263)
自然(78507)
自然科(76601)
自然科学(76582)
教育(75709)
(75386)
自然科学基金(75196)
编号(70664)
资助(67680)
成果(57724)
重点(51207)
(50358)
(49909)
课题(47925)
(47317)
创新(44116)
科研(43730)
国家社会(42742)
教育部(42487)
期刊
(152313)
经济(152313)
研究(99076)
(75569)
中国(66149)
学报(56847)
科学(51967)
农业(51014)
(44661)
金融(44661)
(44081)
管理(43705)
大学(43339)
学学(41136)
教育(35194)
业经(29398)
技术(27012)
(23431)
财经(22890)
问题(21500)
经济研究(21068)
(19384)
(18654)
理论(17441)
图书(16774)
业大(16233)
科技(16215)
实践(16027)
(16027)
技术经济(15911)
共检索到506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连漪  
中国农村金融缺口分析(一)中国农村金融理论融量的测算本文中的金融融量指金融的融通量、容纳量,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经济条件下金融的最适容纳规模量。我国农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力  胡改导  王东方  
本文对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运用戈德史密斯理论描述和测算了中国农村金融的理论融量和实际融量,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农村存在巨大的金融缺口,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这种缺口在中国农村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经济和体制根源。为此,提出了对中国农村经济和金融体制进行若干重大变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欣欣  辛立国  
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性 ,明显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这种不适应性已进一步凸现 ,集中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缺口、效率缺口和制度缺口 ,弥合这三大缺口就需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 ,以此来更好地利用资金要素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使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更趋合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惠茹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灵活性缺口是农村金融服务有效需求与政策制定者对贷款规模、覆盖面、价格的政治承诺或预期之间的缺口。要弥合这种缺口,必须将有关金融服务的适宜角色和提供金融服务的困难以及成本的现代观点融入整个农村金融演化的设计和实施中。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惠茹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充足性缺口是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缺口。产生这种充足性缺口的重要原因是高风险、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弥合这种缺口,就必须创新金融技术,积累人力资本和信息资本,发展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俊华  
本文借助一个对沈阳地区农村民间借贷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了民间借贷这种农村普遍存在的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并进而探讨了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改革的相互关系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是,强化和完善农村正规金融并不一定以要限制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为条件;相反,强化和完善农村正规金融还需要非正规金融的支撑。因此,对于农村民间借贷,任其自然发展是一个比较好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冰玉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口,主要形成原因是金融制度的供给偏差,政府对满足小规模经济需求的民间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增加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有效供给,营造农村金融制度的市场供给机制,进一步加强非正规金融的风险防控,通过提高制度的效率来改善农村金融供求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强  王占奎  
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实施、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加快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对白城市5个县(市、区)100户种养农户、100个乡镇企业和100个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进行了调查,发现贷款难、贷款贵、担保难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信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沈炳熙  
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必须持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资金留在农村运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并对两家主要面向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育民  罗拥华  梁阿莉  
农村金融制度缺失导致的农村经济主体融资能力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在制度层面剖析了这些缺失因素,并从正式金融制度安排和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补偿这些制度缺失的一些对策建议,以期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这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英杰  吴淑梅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化"特点,使得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日渐突出。研究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村金融供需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亚锋  
文章通过把储蓄变量嵌入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空间分布三个指标衡量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计量回归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东部地区农村金融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推动下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区域不均衡现象凸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卫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金融。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因素,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静雅  王修华  杨刚  
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类型、地区分布、注册资本、可持续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发现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偏差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创新力度不足、监管部门之间政策措施不协调、政策目标与作为主发起行的商业银行利益长期不相容、监管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为此,从放宽准入限制、下放监管权、构建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林   温涛   刘达  
大力发展乡村内生性合作金融组织可以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服务包容性缺失问题,是新时代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南沅陵、安徽金寨、河南兰考三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紧扣“信用合作、产业发展”两大主题,以降低金融准入门槛与创新合作金融扶贫机制相结合为手段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以农村基层组织为依托革新了合作金融管理体系和降低交易成本,以生产关系为纽带探索了多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也存在组织性质和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治理与互助机制有待优化、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有待完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新征程要促进乡村内生性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亟需强化顶层设计与优化监管机制、完善管理运营和治理体系、加大政府支持与多部门协同配合、以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风险防控升级、创新合作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