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0)
2023(13042)
2022(10821)
2021(10116)
2020(8383)
2019(18647)
2018(18009)
2017(35546)
2016(19101)
2015(21259)
2014(21051)
2013(20628)
2012(19221)
2011(17282)
2010(18031)
2009(17635)
2008(17016)
2007(15801)
2006(14565)
2005(13576)
作者
(52358)
(43989)
(43253)
(41719)
(27732)
(21066)
(19840)
(16862)
(16672)
(15808)
(15055)
(14635)
(13926)
(13901)
(13884)
(13419)
(12842)
(12669)
(12631)
(12611)
(11038)
(10690)
(10649)
(10159)
(10012)
(9993)
(9880)
(9673)
(8880)
(8632)
学科
(75714)
经济(75597)
(68963)
管理(57747)
(50698)
(45185)
企业(45185)
农业(33774)
(29204)
金融(29202)
中国(29147)
(28901)
银行(28893)
(27844)
(26579)
(26262)
方法(24518)
业经(24325)
数学(21537)
数学方法(21210)
地方(17442)
(16822)
(15996)
财务(15949)
财务管理(15910)
(15830)
企业财务(15118)
(14796)
贸易(14782)
(14535)
机构
学院(270014)
大学(263865)
(119222)
经济(116580)
管理(103547)
研究(90307)
理学(86644)
理学院(85856)
管理学(84638)
管理学院(84126)
中国(83052)
(63110)
(56122)
(54267)
科学(48236)
财经(47118)
中心(45244)
(44611)
(43921)
(42568)
农业(42090)
业大(39221)
研究所(38837)
经济学(36160)
(34900)
北京(34479)
财经大学(34419)
经济学院(32476)
(32174)
(32099)
基金
项目(165079)
科学(131145)
研究(129470)
基金(120152)
(101322)
国家(100281)
科学基金(87129)
社会(84480)
社会科(79801)
社会科学(79784)
(65063)
基金项目(62102)
教育(57427)
编号(54279)
(52750)
自然(51968)
自然科(50745)
自然科学(50736)
自然科学基金(49849)
资助(49163)
成果(45765)
(38575)
(37786)
课题(37369)
(36509)
重点(36473)
(35540)
国家社会(34846)
(34487)
教育部(32882)
期刊
(144463)
经济(144463)
研究(89906)
中国(62577)
(61314)
(52711)
金融(52711)
(49277)
农业(40451)
管理(36608)
学报(34415)
科学(34128)
大学(28834)
业经(27539)
学学(27517)
教育(25876)
财经(23857)
技术(21837)
(20233)
经济研究(20040)
问题(19489)
(18310)
农村(16805)
(16805)
农业经济(15517)
世界(14804)
理论(14190)
(14160)
(14079)
经济问题(13388)
共检索到442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金融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我国农村金融联结中面临着模式风险、契约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农民贷款难、流程繁杂的现象也长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联结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农村信贷体系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农村金融联结合同条款、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法律监管制度等举措对于保障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我国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天虎  
农村高利贷已成为农村金融问题不可回避的话题,农村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导致农村高利贷盛行的主要原因,在治理农村高利贷的问题上,应坚持非政治化和非犯罪化及农村高利贷自身的阳光化和合法化,同时应完善我国农村相关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高利贷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竹君  尚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增量改革的产物,它在推动农村金融业发展、支持"三农"资金需求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背景与现状,深入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有效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若蓓  
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处在迅速转型的新时期,小微金融企业一方面在质量和数量上不断提高,一方面又广受农村金融衍生风险所影响和制约。为了解决金融风险与金融经济的矛盾,本文介绍小微企业内涵和特点,分析农村小微企业金融衍生风险主要现状,寻找出农村小微企业金融衍生风险的法律规制的现实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若蓓  
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处在迅速转型的新时期,小微金融企业一方面在质量和数量上不断提高,一方面又广受农村金融衍生风险所影响和制约。为了解决金融风险与金融经济的矛盾,本文介绍小微企业内涵和特点,分析农村小微企业金融衍生风险主要现状,寻找出农村小微企业金融衍生风险的法律规制的现实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萍  张扬  
[目的]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家庭农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资本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金融联结是一种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优化了农村金融体系机制,增强了金融支农功能。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联结中介是农村金融联结的重要形式之一,已经产生了良好经济效果。[方法]为了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在农村金融联结中的作用,运用文献调查法、定性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以龙头企业为中介、农业产业链为基础,农业供应链为纽带,把信贷资金供需主体有机联结起来,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履约担保机制,缓解了农村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农户抵押品不足的问题,降低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提高按期还款率,确保了农村信贷市场的可持续性。[结论]政府应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增强金融联结能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本的需求,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闫夏秋  
互联网金融天生具有普惠性,与农村金融的发展目标相契合。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成本,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然而在我国农村金融中,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创阶段。《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从政策层面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激励性法律制度则可以从法律层面将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用发挥到最优状态。农村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也需要激励性法律规制,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法律规制主要从微观市场准入、中观行业协会自律和宏观税收调控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杨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新生力量,其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资金微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却在封闭性、互助性和民主性方面出现了异化。应严格限制地域范围、区分服务对象;合理确定利率和盈余分配;完善治理结构、合理配置表决权,确保各类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翔宇  
本文探讨银行利用乡村中介在农村发放信贷问题。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研究了银行雇佣乡村中介筛选和监督借款人以及回收贷款时补偿方案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农村金融联结制度中贷款利率、贷款规模、联结期限和补偿方案的确定。最后,提出了将非正规部门纳入农村金融体系的设计、培育和发掘适当的乡村中介以及开发针对乡村中介的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章敏  李延敏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一种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得到理论证实和实践推广,但对其风险的认识尚处于空白。鉴于农村金融联结涉及多个经济主体的特征及相互利益关系,本文以联结的风险来源为基础,构建了农村金融联结风险的评价体系,对山东省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联结的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农村金融联结风险较低,能够实现农村金融联结的目的。其中有利的自然、政策和产业等外部环境以及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形成的稳定联结关系有助于降低联结风险,而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及自身能力约束增加了联结的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连波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情况,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楠  
目前,虽然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亟待完善。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域,阐释了金融生态与农村金融生态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现状,总结出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策略:确立多元化主体,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引导民间金融,从而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与繁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睿  柳建闽  
探讨如何在转型期的城镇化进程中,有效应对以生态风险为代表的各类风险,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着人口的聚集和工业的进驻,农村城镇化既会带来环境污染的不断累积,也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生态空间。基于对这些生态风险现状的分析,阐明我国在应对农村城镇化产生的污染累积性生态风险、资源耗竭性生态风险、生态空间占用性生态风险及复合型生态风险时,固然会受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因为出现了法律规制失灵的困境,存在着应对生态风险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司法救济效能有待提升、行政监管能力有待加强等滞碍因素。为有效规制城镇化生态风险,应以规范分析为进路,以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谈李荣  
农村民间金融法律供给存在异化,一是农村金融的法律供给与需求不均衡,二是正式金融机制、法律制度与农村社会内生规则的不契合。本文以"法律与金融"为视角,对农村正式金融与农村民间金融的交易主体合作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与非正式规则的制度变迁。以政府、市场与自治的博弈为切入点,研究中国语境下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的边界与本土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