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1)
2023(10528)
2022(8679)
2021(8211)
2020(6830)
2019(15418)
2018(14968)
2017(29113)
2016(15627)
2015(17519)
2014(17237)
2013(17169)
2012(15637)
2011(14078)
2010(14322)
2009(13706)
2008(12417)
2007(11278)
2006(10230)
2005(9105)
作者
(44129)
(37141)
(36322)
(34487)
(23108)
(18239)
(16851)
(14488)
(14409)
(13132)
(12646)
(12476)
(11443)
(11403)
(11368)
(11239)
(11131)
(10711)
(10614)
(10447)
(9190)
(9158)
(9115)
(8675)
(8493)
(8380)
(8261)
(7903)
(7564)
(7466)
学科
(64093)
经济(64034)
(50963)
(50853)
农业(33830)
管理(33711)
(26550)
金融(26547)
(26265)
企业(26265)
中国(25920)
(25398)
银行(25385)
(24547)
方法(21357)
地方(20476)
数学(19684)
数学方法(19479)
业经(19476)
(17264)
(15549)
(12788)
农业经济(12764)
中国金融(11206)
(11086)
(11065)
保险(10973)
发展(10718)
(10709)
(10077)
机构
学院(212192)
大学(203660)
(87583)
经济(85481)
管理(79641)
研究(72493)
理学(67738)
理学院(67001)
中国(66041)
管理学(65879)
管理学院(65526)
(61462)
农业(46800)
科学(44803)
(41746)
业大(40262)
(39916)
中心(37621)
(36736)
(34590)
研究所(33168)
财经(30631)
农业大学(28700)
(27960)
(27799)
(27664)
(26547)
师范(26299)
经济学(25321)
北京(25184)
基金
项目(142861)
科学(110866)
研究(106833)
基金(100559)
(86693)
国家(85774)
科学基金(73286)
社会(67545)
社会科(63518)
社会科学(63499)
(61584)
基金项目(54469)
(47877)
教育(45815)
自然(45686)
编号(45471)
自然科(44532)
自然科学(44509)
自然科学基金(43658)
资助(40011)
成果(35190)
(34221)
(33133)
重点(31723)
课题(31038)
(30370)
(29560)
创新(27716)
(27247)
国家社会(27223)
期刊
(105331)
经济(105331)
(67604)
研究(61332)
中国(48830)
农业(45683)
(41330)
金融(41330)
学报(34414)
科学(31649)
(28728)
大学(27083)
学学(26139)
业经(24193)
管理(21951)
(20862)
技术(17606)
教育(16581)
农村(16270)
(16270)
农业经济(15639)
问题(15075)
(13658)
财经(13546)
经济研究(12270)
资源(11838)
(11361)
经济问题(11343)
世界(11328)
业大(11281)
共检索到332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章敏  李延敏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一种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得到理论证实和实践推广,但对其风险的认识尚处于空白。鉴于农村金融联结涉及多个经济主体的特征及相互利益关系,本文以联结的风险来源为基础,构建了农村金融联结风险的评价体系,对山东省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联结的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农村金融联结风险较低,能够实现农村金融联结的目的。其中有利的自然、政策和产业等外部环境以及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形成的稳定联结关系有助于降低联结风险,而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及自身能力约束增加了联结的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敏  胡继连  
作为农业循环经济的代表性产业,中国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工厂化大规模集中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但近三年的产量数据表明,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生产主体仍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种植户。通过实地调研与对比观察法,文章分析了山东省食用菌种植户的相对优势、自身缺陷及生存战略,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文章首先指出,食用菌种植户的竞争优势在于低生产成本与高生产灵活性。继而分析了影响种植户生存能力的负面因素,即:议价能力低、技术与操作水平低、外部交易成本高、销售渠道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并指出为了提高生存能力,种植户采取了差异竞争、合作化及多元经营的生存策略。最后,从进一步降低成本与优化合作模式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艺华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分析,认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被削弱;并从供销合作社的农民盟友、组织特性和体系方面,分析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方面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其思路是把握农村信用特点,以生产经营合作为基础,将信用合作融入经营服务体系,构建以专业合作社成员间资金互助为基础的农村融资服务新体系。提出了把握基本定位、着眼于体制和机制创新、与涉农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做好风险防范、政府应给予扶持等促进合作性金融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强  董良泉  
文章构建了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硬实力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软实力进行测评,同时结合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对硬实力和软实力测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三类机构的竞争实力综合测评结果。通过全面评价农村金融机构的综合竞争实力,为决策者合理制定竞争力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斌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重视。1986及1989—90年世界食用菌总产分别为218.2万吨和376.3万吨,3年中食用菌产量以每年增长24.5%的速度提高到了72.5%。1939年全世界只有10多个国家栽培食用菌,目前已发展到80多个国家,成了世界性的种植业。我国1978年食用菌产量还不足5万吨,到1991年已达到140万吨。党中央国务院指出,9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为此,调整产业结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钱淼  马龙波  
在农企产业化经营中,农户和龙头企业是最为重要的参与主体,既相互联系又各自追求利益目标的实现,合理的利益联结是产业化经营的根本性保障。农户和龙头企业由于利益目标不统一,其利益联结较为松散,由此造成分配失衡,约束和保障失效。合作社作为一种中介,参与农企的利益联结,通过利益枢纽调和双方的矛盾,使利益联结机制得到巩固。院东头镇茶产业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从农企直接联结过渡为合作社为枢纽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而其实践也证明了这种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怡斐  
本文尝试通过对湖北省两家村镇银行的调查来阐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缓解农户融资难的实践和效果,基于此提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努力的方向。一、夹缝中求生存,变后发优势为竞争力(一)资金约束和声誉支持不足制约了村镇银行发展。1."吸储难"制约了村镇银行拓展业务。调查中,两家村镇银行的高管均表示,目前村镇银行在当地金融体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树娟  
以山东省寿光市张农商村镇银行为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诠释分析单个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建立发展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农村新型金融的发展规模对乡镇企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较大,但对农林牧副渔总值影响较小;农村新型金融的发展效率对农林牧副渔总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影响较大,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艾永梅  
目前我国合作金融组织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经银监会批准、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互助社,其运作相对比较规范,2011年以后银监会没有再审批设立此类资金互助社,截至目前全国仍为49家;第二类是社区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包括各类农村社区合作基金和社区发展基金,主要指一些政府扶贫资金项目;第三类是民间自发组织,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民政、工商部门登记,但未经银监会审批的;还有大部分是在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业务,没有在工商部门单独注册登记;另一部分就是供销社发起设立的资金互助。笔者通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红梅  
本文利用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的差异及支农目标的共同特征,并从信贷行为角度解释其支农目标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主要体现为借款者数量增加。贷款余额的扩大、期限多样性的增加、审批效率的提高及涉农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增加借款者数量。政府的支农政策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借款者数量,仅关注支农深度及涉农比例只会干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或鼓励支农数据造假行为。信贷政策上,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贷款期限弹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涉农贷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昕  付文秀  于仁竹  
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能够充分发挥村干部双重身份的优势作用,实现合作社与村集体的资源互补及利益加成,提升治理水平与效率,是合作社成长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从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与政府、村集体、农户、农业企业互惠共生的视角,解析其成长模式,并以山东省南小王合作社为例进行了案例验证。研究发现,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通过信任、互惠等共生动力机制实现了各农村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共生,有效缓解了合作社发展中农户参与意愿不高、治理规范性差、凝聚力低等问题,促进了农户增收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金融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我国农村金融联结中面临着模式风险、契约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农民贷款难、流程繁杂的现象也长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联结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农村信贷体系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农村金融联结合同条款、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法律监管制度等举措对于保障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我国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文献  
山东省农村金融学会经省社科联同意,省体改委批准,于1987年9月19日在泰安正式成立。出席会议的代表90名。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王兰同志专程到会祝贺,并为会议作了学术报告。山东省人大、省社科联、省金融学会和泰安市府的领导同志也亲临大会指导。会议收到学术论文86篇,通过讨论和交流,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楠  周林  
[目的]利用对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信用互助业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情况、影响信用互助规模的原因,以及社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选取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生产情况、互助金使用成本、信用互助体验等15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对影响社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意愿展开分析。[结果]反映农户个人特征的变量影响不显著,反映农户家庭生产情况的变量有正向影响,有关互助金使用成本的变量影响各不相同,体现信用互助体验的变量中仅有"知晓度"为正向影响,且较显著。[结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供给者的风险厌恶,导致农民金融需求不能充分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利于农村合作金融开展的重要载体,但有待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建立长期、完整的农民信用数据库,成为各种形式农村金融的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隋姝妍  
随着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以资金互助合作社、土地流转合作社、联合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产生的内在原因究其本质是为了改善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制约要素,但如何很好地引导这些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