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2)
- 2023(11361)
- 2022(9241)
- 2021(8574)
- 2020(6565)
- 2019(14752)
- 2018(14259)
- 2017(26247)
- 2016(14092)
- 2015(15526)
- 2014(15379)
- 2013(15266)
- 2012(14612)
- 2011(13373)
- 2010(13984)
- 2009(13177)
- 2008(12093)
- 2007(10992)
- 2006(10165)
- 2005(9675)
- 学科
- 济(64087)
- 经济(64025)
- 农(49599)
- 业(46150)
- 农业(33400)
- 管理(30130)
- 中国(27796)
- 融(26076)
- 金融(26076)
- 银(24170)
- 银行(24161)
- 行(23596)
- 地方(23540)
- 企(22839)
- 企业(22839)
- 业经(20696)
- 制(16176)
- 发(14676)
- 方法(14369)
- 财(13151)
- 农业经济(12723)
- 数学(12306)
- 数学方法(12211)
- 发展(11914)
- 展(11888)
- 中国金融(11107)
- 贸(10860)
- 贸易(10843)
- 体(10805)
- 易(10487)
- 机构
- 学院(197953)
- 大学(188804)
- 济(86025)
- 经济(84111)
- 研究(73816)
- 管理(71029)
- 中国(64361)
- 理学(59378)
- 理学院(58714)
- 管理学(57888)
- 管理学院(57530)
- 农(52403)
- 科学(41875)
- 京(40557)
- 农业(39303)
- 财(38203)
- 所(37122)
- 中心(36596)
- 业大(33345)
- 研究所(33034)
- 江(32914)
- 财经(28615)
- 范(27940)
- 师范(27679)
- 州(27123)
- 北京(25966)
- 经(25930)
- 院(25590)
- 省(25182)
- 经济学(25033)
- 基金
- 项目(124089)
- 研究(99224)
- 科学(97095)
- 基金(85837)
- 家(73412)
- 国家(72571)
- 社会(62917)
- 科学基金(61648)
- 社会科(59202)
- 社会科学(59192)
- 省(52154)
- 基金项目(45186)
- 教育(43516)
- 编号(43510)
- 划(41311)
- 成果(35063)
- 自然(34925)
- 发(34546)
- 自然科(34028)
- 自然科学(34025)
- 自然科学基金(33400)
- 资助(33156)
- 课题(30482)
- 农(30445)
- 发展(28757)
- 展(28263)
- 重点(28006)
- 部(26821)
- 创(26792)
- 性(26046)
- 期刊
- 济(111963)
- 经济(111963)
- 研究(63276)
- 农(59401)
- 中国(53467)
- 农业(39899)
- 融(38689)
- 金融(38689)
- 学报(27893)
- 科学(27721)
- 财(26598)
- 教育(26465)
- 业经(25007)
- 管理(24479)
- 大学(22897)
- 学学(21665)
- 技术(18850)
- 业(18312)
- 农村(15512)
- 村(15512)
- 农业经济(15229)
- 问题(15229)
- 经济研究(14939)
- 财经(13456)
- 世界(12455)
- 经(11555)
- 经济问题(11463)
- 版(11451)
- 社会(9797)
- 农村经济(9709)
共检索到332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延敏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应对农村金融抑制的新思路,其理论和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系统的梳理,我们认为农村金融联结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新发展:理论上农村金融联结源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关系的讨论,其实质是垂直联结;实践中联结的服务具有综合化、非信贷金融服务特征;联结主体多元化,扩展为主动或被动、能够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认同的、拥有局部知识的农村各类非正规或正规的机构或个人。更重要的是,实践的发展提出需要重新界定农村金融联结的目标:贫困还是农村金融服务边界扩展?对农村金融联结新发展的再认识,对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万霞
本文首先结合日本经济社会背景,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并从组织结构、信贷事业内容、功能等方面,重点对日本农协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农村金融的特点:主要是重视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注重协作金融、地区性金融以及发挥金融的指导功能。通过借鉴日本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提出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应重视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信用合作,鼓励其他合作性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协 合作性 中国政策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同时,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不断加强机制和体制建设,以更好地适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延敏 焦倩雯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农村金融联结制度背景和实践的分析,以参与农村金融联结的主体间的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和控制流差异为依据,提出印度尼西亚的金融联结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模式,以及不同参与主体的倾向。印度尼西亚农村金融联结制度建立的经验有:政府应承担农村金融联结发起人的角色,优先选择微型金融组织较为发达的地区建立农村金融联结制度,建立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实际相适应联结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城乡统筹发展趋势明显,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速度加快,信息技术向广大农村地区逐渐渗透,农村金融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农村金融依然是当今经济社会领域里的一大难题,传统农村金融理论依然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争论中。适应近年来农村经济金融领域的新形势、新变化,农村金融理论也应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雪
本文对金融联结的研究及实践动态进行了概述和探讨。具有长尾特征的农村金融市场需要对应不同的金融供给模式,金融联结可以实现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并有效扩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边界,是一种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向下惠及延伸的路径选择,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非正规金融的作用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金融联结 农村金融 长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雷曜
随着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呈现出规模化、多层次、综合化变化的特点。本文从农村金融扶贫的视角,对农村金融发展及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农村供给侧改革更好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给侧改革 金融扶贫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翠珍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良好态势,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强。山东省潍坊市作为农业大市,是全国著名的农产品出口和加工基地,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需求尤为迫切。为此,潍坊市探索实施以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为载体的农村金融财政公共服务惠民工程,实现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全覆盖",达到了"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筠
金融服务"三农"是国家对农业银行股改工作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确立了因地制宜服务"三农"、"一县一策"促进业务发展的策略,积极开展了"公司+农户"贷款、农村城镇化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在总结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发展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毅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力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坚持先行先试,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载体、产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力地促进了统筹城乡发展。本文在总结成都市的工作实践及借鉴国外发展农村金融的经验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统筹城乡 金融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唐龄
一科学研究作为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方式的反映。一门新兴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则是社会生产方式进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从“经邦济世”这种古老的经济概念出发,来探讨有关农业的经济问题。相传在封建社会前期,曾经推行过一种类似村社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孟子·滕文公上》里描述说:“方里而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劲松 邓永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加速情况下,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而自上而下的建立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本文分别对它们能否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做了有益探索,指出村镇银行存在制度设计缺陷、金融服务水土不服、政策支持缺失等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商业性组织存在贷款偏离农村和农业的倾向,正规合作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商业化经营冲动。认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合作金融相融合,民间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资本 村镇银行 合作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則,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城乡经济面貌特别是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时,回顾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农村金融工作,总结历史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事业的设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芦国荣 拜剑梅
要从根本上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从加快脱贫攻坚、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以及加强数字金融监管等方面多方发力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网络强国"和"宽带甘肃"建设,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提速降费有效释放了百姓消费需求。新技术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甘肃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机遇,形成了传统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互补并存的供给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刘中秋
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上很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上迅速发展扩大。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何规范引导、疏通堵漏是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非正规金融 制度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