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6)
2023(13558)
2022(10831)
2021(10110)
2020(8228)
2019(18742)
2018(18239)
2017(34781)
2016(18532)
2015(20544)
2014(20044)
2013(19579)
2012(17813)
2011(16091)
2010(16667)
2009(15772)
2008(14736)
2007(13166)
2006(11757)
2005(10354)
作者
(55196)
(46419)
(45883)
(43470)
(28919)
(22294)
(20543)
(17974)
(17605)
(16258)
(15891)
(15525)
(14636)
(14380)
(14220)
(14124)
(13742)
(13448)
(13287)
(13197)
(11613)
(11407)
(11302)
(10876)
(10591)
(10374)
(10162)
(10101)
(9412)
(9202)
学科
(78630)
经济(78549)
(59689)
(50267)
管理(46944)
(37967)
企业(37967)
农业(33552)
方法(33505)
数学(30570)
数学方法(29997)
(26799)
金融(26797)
中国(25417)
(24786)
银行(24741)
(23945)
业经(23372)
(18566)
(18050)
地方(17007)
(14936)
(14822)
贸易(14810)
(14499)
农业经济(12582)
(12429)
(12309)
技术(11944)
理论(11661)
机构
学院(267730)
大学(261901)
(109571)
经济(107451)
管理(101653)
理学(89285)
研究(88674)
理学院(88356)
管理学(86409)
管理学院(85996)
中国(74126)
(69901)
科学(56790)
农业(54077)
(53331)
业大(49993)
(47109)
(45300)
中心(43576)
研究所(41746)
(39209)
财经(38132)
(34907)
农业大学(34163)
经济学(33450)
(33009)
师范(32546)
北京(32384)
(31705)
(30493)
基金
项目(185891)
科学(145790)
基金(135561)
研究(131109)
(120518)
国家(119453)
科学基金(101746)
社会(84981)
社会科(80404)
社会科学(80377)
(74941)
基金项目(71959)
自然(66594)
自然科(65137)
自然科学(65117)
自然科学基金(63954)
(61918)
教育(58818)
资助(54818)
编号(52648)
重点(41945)
(41078)
成果(40575)
(40124)
(39642)
(38441)
创新(37043)
科研(35879)
课题(35738)
国家社会(35653)
期刊
(119811)
经济(119811)
(73465)
研究(70156)
中国(51794)
农业(49319)
学报(48755)
科学(43934)
(39429)
金融(39429)
大学(37295)
学学(36167)
(33565)
管理(32125)
业经(26830)
(23172)
教育(21705)
技术(21248)
财经(18129)
经济研究(17666)
问题(16765)
(16757)
(15421)
农村(15202)
(15202)
业大(15174)
农业经济(14735)
农业大学(13366)
世界(13327)
统计(13305)
共检索到387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峰  
本文在全面梳理国际农村金融业务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总结出驱动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社会企业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和金字塔底端模式,深入分析了这三种模式演进背后的经济社会原因,并评价了多种模式并存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婧  雷梦娇  
金融监管的央地分工变迁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同步,拥有大量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始终是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改革开放后金融监管央地分工变迁的梳理发现,金融监管存在垂直系统内地方金融监管权增强、横向监管体系从多头并举向单头集中转变,以及中央为主、地方为辅双层监管模式中地方监管职能增强的特点。这将引发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普惠深化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配置优化,但对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既可能出现监管真空又可能出现过度监管。优化农村金融监管,应动态调整金融监管央地分工、确保金融监管主体的权责对等、构建金融监管激励相容机制,以服务农村金融的稳定和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云魁  辛瑞  
本文基于IFAD中国项目的发展与现实情况,从国际农村金融理论变迁角度进行思考,结合不同阶段主流农村金融理论与相关转贷模式,分析了理论变迁影响下的IFAD中国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演进历程,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IFAD金融项目转贷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武恒光  王爱华  綦好东  
本文以农村经济制度和财政体制演变为背景,总结了我国建国后农村义务教育融资制度的变迁模式,并构造了一个理论模型。通过该模型深入地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结论。政府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融资制度的诱致性创新:(1)发展本地经济,增加收入水平和资本存量;(2)界定和保护私有产权;(3)创造良好的意识形态环境;(4)促进当地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长军  张丽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荣艺华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破之题。由于较弱的农村经济素质、缺乏激励的制度环境、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组织角色转换迟缓、金融组织职能定位趋同和业务同质化,及外部效应与搭便车可能性的存在束缚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本文认为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以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重构农村金融制度,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汉锋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启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地诞生和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同全  冯兴元  张玉环  董翀  
建国7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国有银行为主、以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为辅的农村金融体制;第二阶段是形成国家银行一体化的计划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按照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和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两条主轴不断演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现代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总体上朝着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目标不断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建设适合"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路还很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苗润雨  
回顾建国以来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未能摆脱单纯性存款吸收机构的角色定位,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很大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资金匮乏的难题。文章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背景探讨了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荣艺华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着制度性缺陷、严重的金融抑制、潜在收益无法内在化的弊端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着金融制度整体绩效的提高。为此 ,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 ,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 ,重构农村金融制度 ,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 ,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 ,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文娟  
立足农村经济金融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革实践情况,我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尽管目前针对农村融资阶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是基本可将其分为1978-1993年的恢复成立阶段,1993-2003年的农村金融改革探索阶段,2003年至今的新一轮体系重构阶段。按照此历程可将农村金融的共性问题梳理如下:1.涉农信贷的投放总量提升与供给的矛盾。在历经三十多年的探索之后,我国农村金融行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文娟  
立足农村经济金融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革实践情况,我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尽管目前针对农村融资阶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是基本可将其分为1978-1993年的恢复成立阶段,1993-2003年的农村金融改革探索阶段,2003年至今的新一轮体系重构阶段。按照此历程可将农村金融的共性问题梳理如下:1.涉农信贷的投放总量提升与供给的矛盾。在历经三十多年的探索之后,我国农村金融行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耀东  
中国农村金融的战略和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郑耀东建国至今,我国没有制定过专门的农村金融战略,农村金融从来就没有取得过相应的地位。这一疏忽或失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之初无关大局,因为农村金融处于这样的时期总是需求不足,信贷指标的分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四如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5周年,我国农村信用社也走过了60多年改革发展历程。60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几经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特别是2003年深化改革、成立省级联社以来,农信社的发展速度、资产质量、经营效益和服务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以江西为例,江西省联社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按照"小银行+大平台"的发展战略,在大力推进各成员行社机制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机制灵活优势的同时,不断做强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甘峰明  肖马龙  
当前我国僵化的金融体制是造成农村金融困境的主要因素,为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建立二元的金融体制是对我国二元结构的一种回应,也是促进二元结构更快向一元转化的途径。农村金融的发展模式与农村金融的制度应该由农村金融的特点来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