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8)
- 2023(13625)
- 2022(11173)
- 2021(10837)
- 2020(8889)
- 2019(20610)
- 2018(20042)
- 2017(38968)
- 2016(20299)
- 2015(23318)
- 2014(22952)
- 2013(22667)
- 2012(20694)
- 2011(18716)
- 2010(19124)
- 2009(18209)
- 2008(17210)
- 2007(15391)
- 2006(14039)
- 2005(13003)
- 学科
- 济(90764)
- 经济(90676)
- 业(63805)
- 农(50979)
- 管理(50228)
- 企(41635)
- 企业(41635)
- 方法(38177)
- 数学(35101)
- 数学方法(34554)
- 银(34297)
- 银行(34152)
- 农业(33908)
- 中国(32717)
- 行(32590)
- 融(30905)
- 金融(30902)
- 制(26750)
- 业经(23842)
- 财(20660)
- 地方(18602)
- 贸(17359)
- 贸易(17339)
- 易(17065)
- 体(15405)
- 发(15071)
- 度(14712)
- 制度(14699)
- 策(13903)
- 学(12729)
- 机构
- 学院(284774)
- 大学(281903)
- 济(131323)
- 经济(128918)
- 管理(112331)
- 研究(98181)
- 理学(96372)
- 理学院(95474)
- 管理学(93895)
- 管理学院(93393)
- 中国(90337)
- 农(59897)
- 京(58922)
- 财(58788)
- 科学(53837)
- 中心(48977)
- 所(47828)
- 财经(46221)
- 农业(45344)
- 研究所(43161)
- 业大(42691)
- 经(42391)
- 江(42129)
- 经济学(41429)
- 北京(37544)
- 经济学院(37340)
- 银(35478)
- 范(34788)
- 师范(34522)
- 州(34341)
- 基金
- 项目(186630)
- 科学(148877)
- 研究(141205)
- 基金(138772)
- 家(120056)
- 国家(118729)
- 科学基金(102412)
- 社会(93832)
- 社会科(88916)
- 社会科学(88895)
- 基金项目(72015)
- 省(71032)
- 教育(63547)
- 自然(62461)
- 自然科(61096)
- 自然科学(61086)
- 自然科学基金(60045)
- 划(58754)
- 资助(57765)
- 编号(56808)
- 成果(45797)
- 部(43304)
- 重点(41549)
- 发(41177)
- 国家社会(40185)
- 创(39375)
- 课题(38872)
- 教育部(37640)
- 创新(36789)
- 人文(36676)
- 期刊
- 济(146370)
- 经济(146370)
- 研究(89531)
- 农(64256)
- 中国(62825)
- 融(54770)
- 金融(54770)
- 财(42973)
- 农业(42460)
- 科学(39799)
- 学报(38684)
- 管理(38214)
- 大学(31904)
- 学学(30424)
- 业经(28007)
- 教育(25836)
- 技术(23962)
- 财经(23005)
- 经济研究(22516)
- 业(20584)
- 问题(19911)
- 经(19754)
- 世界(17751)
- 农村(17389)
- 村(17389)
- 统计(15583)
- 农业经济(15293)
- 贸(14782)
- 技术经济(14606)
- 国际(14259)
共检索到448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渝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德平 陆智强 李红玉
本文针对村镇银行网点的重要性和中国各村镇银行网点设置数量的差异,从农村金融供给和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相结合的视角,构建解释村镇银行网点数量决定机制的概念框架,并基于概念框架的逻辑推论,形成研究假说,进而利用村镇银行发展定位和经营范围由政策统一确立,网点类型单一的独特样本条件,运用865家村镇银行的数据,对研究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镇银行网点数量与所在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水平呈负向关系,与主发起行跨区经营决策及其经营能力呈正向关系。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德平 陆智强 李红玉
本文针对村镇银行网点的重要性和中国各村镇银行网点设置数量的差异,从农村金融供给和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相结合的视角,构建解释村镇银行网点数量决定机制的概念框架,并基于概念框架的逻辑推论,形成研究假说,进而利用村镇银行发展定位和经营范围由政策统一确立,网点类型单一的独特样本条件,运用865家村镇银行的数据,对研究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镇银行网点数量与所在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水平呈负向关系,与主发起行跨区经营决策及其经营能力呈正向关系。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红玉 熊德平 陆智强
股权结构作为治理机制的核心要素,对村镇银行的运行效率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899家村镇银行为研究样本,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控股模式选择及其对村镇银行发展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总体上,采用绝对控股模式的村镇银行数量较多;从主发起行性质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采用绝对控股模式;从村镇银行规模来看,村镇银行采用绝对控股模式的比例与其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跨区域设立村镇银行时,主发起行更多地选择绝对控股村镇银行。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大部分主发起行选择
关键词:
村镇银行 主发起行 控股模式 发展速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红玉 熊德平 陆智强
股权结构作为治理机制的核心要素,对村镇银行的运行效率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899家村镇银行为研究样本,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控股模式选择及其对村镇银行发展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总体上,采用绝对控股模式的村镇银行数量较多;从主发起行性质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采用绝对控股模式;从村镇银行规模来看,村镇银行采用绝对控股模式的比例与其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跨区域设立村镇银行时,主发起行更多地选择绝对控股村镇银行。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大部分主发起行选择绝对控股村镇银行,但其发展速度要低于选择相对控股模式的村镇银行。
关键词:
村镇银行 主发起行 控股模式 发展速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涛
村镇银行是本世纪以来,中国金融组织体系的第一个新设正规机构类型。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7~2008年的初步试点阶段。2007年1月,银监会发布了《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村镇银行审批工作指引》,明确了村镇银行发起设立、经营管理、监管要求等内容,为村镇银行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2007年3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截至2008年末,全国开业村镇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萍
村镇银行的成立被视为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创新之举,标志着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获得实质性推进。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后,试点银行普遍遭遇了发展困境。本文对村镇银行试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即多渠道筹集资金、确定合理的存贷款利率、建设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实行差别监管、注重风险防范和控制等。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改革 试点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怡斐
本文尝试通过对湖北省两家村镇银行的调查来阐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缓解农户融资难的实践和效果,基于此提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努力的方向。一、夹缝中求生存,变后发优势为竞争力(一)资金约束和声誉支持不足制约了村镇银行发展。1."吸储难"制约了村镇银行拓展业务。调查中,两家村镇银行的高管均表示,目前村镇银行在当地金融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福明
在近代中国农村县镇级基层金融机构中,县银行基本由政府主导,村镇级金融机构则多以民间传统的钱庄与银号为主,新式银行并不多见。如山西农民储蓄银号与江苏江丰农工银行,其中,前者设于五台县北大兴村,由传统银号改制而来;后者才是真正的新创办的股份制银行,创办时间之早,经营期间之长,堪称近代中国第一家民营村镇银行。
关键词:
村镇银行 不动产抵押放款 缫丝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孟亮 王立聪
本文使用2008—2019年1116个县域的1137家村镇银行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村镇银行设立能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村镇银行设立通过抑制资金外流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第三,因为地理区位、主发起行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县域,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当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放大;当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削弱。因此,应该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优化村镇银行区域布局,强化机构运营的稳健性,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增量改革 县域经济 资金外流 村镇银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姣华 李长健
通过"六维度"分析法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地理排斥、自我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以及市场营销排斥,其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农村经济普遍表现出弱质性以及农村信用担保缺失等,而村镇银行的推出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是干预农村金融排斥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寅喆 银河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而"三农"金融服务的改进将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支撑和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村镇银行的成立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促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执行力 建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亮 雷立钧
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这一问题,管理层近几年的重大举措有: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选择了八个试点省市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2004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到另外21个省(区、市)。经实践,大部分地区确立了"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四如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5周年,我国农村信用社也走过了60多年改革发展历程。60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几经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特别是2003年深化改革、成立省级联社以来,农信社的发展速度、资产质量、经营效益和服务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以江西为例,江西省联社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按照"小银行+大平台"的发展战略,在大力推进各成员行社机制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机制灵活优势的同时,不断做强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鸿建
本文通过对全国三家村镇银行的调查研究发现,业务发展较慢、资金外流严重、对农户融资支持力度不够是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根源在于村镇银定位于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贷款和还款模式上缺乏根本创新。这亟待需要对村镇银行进行重新定位,建立政策性村镇银行,同时也需要商业化村镇银行自身改变经营思路和贷款模式。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 担保 抵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