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6)
2023(15418)
2022(13122)
2021(12462)
2020(10198)
2019(23300)
2018(23060)
2017(44789)
2016(24105)
2015(27035)
2014(26933)
2013(26540)
2012(24414)
2011(22108)
2010(22548)
2009(21065)
2008(19701)
2007(17547)
2006(15813)
2005(13897)
作者
(68683)
(57410)
(56373)
(54083)
(36117)
(27322)
(25674)
(22378)
(21708)
(20425)
(19366)
(19148)
(18050)
(17818)
(17582)
(17558)
(17020)
(16732)
(16404)
(16176)
(14208)
(14114)
(13840)
(13164)
(12991)
(12764)
(12751)
(12580)
(11661)
(11344)
学科
(95749)
经济(95647)
(73617)
管理(66388)
(51623)
(51423)
企业(51423)
方法(38672)
农业(34372)
数学(33712)
数学方法(33303)
中国(30479)
(27581)
金融(27580)
(26538)
银行(26503)
业经(26361)
(25594)
(24552)
地方(23021)
(21641)
(20049)
(17228)
贸易(17215)
环境(17133)
(16799)
(16497)
理论(15483)
(15354)
财务(15287)
机构
学院(339100)
大学(334724)
(137203)
管理(136001)
经济(134090)
理学(117656)
理学院(116422)
管理学(114577)
研究(114125)
管理学院(113981)
中国(92139)
(70632)
(70284)
科学(69856)
(62179)
(56594)
业大(55224)
中心(54684)
农业(53537)
研究所(51465)
(50223)
财经(49216)
(44841)
(44571)
北京(44428)
师范(44227)
(41107)
(40718)
经济学(39424)
经济管理(37451)
基金
项目(230952)
科学(181674)
研究(173552)
基金(166577)
(143798)
国家(142482)
科学基金(122690)
社会(108830)
社会科(102811)
社会科学(102784)
(91121)
基金项目(88745)
自然(78280)
教育(77451)
自然科(76339)
自然科学(76325)
(75439)
自然科学基金(74941)
编号(73172)
资助(67612)
成果(59108)
重点(51188)
(50743)
(50696)
课题(49149)
(47757)
创新(44426)
国家社会(44073)
科研(43360)
教育部(43167)
期刊
(156015)
经济(156015)
研究(99434)
(71929)
中国(66799)
学报(52184)
科学(49261)
农业(48580)
(45981)
金融(45981)
管理(45195)
(44251)
大学(40567)
学学(38564)
教育(35690)
业经(30571)
技术(27722)
财经(22810)
(22319)
经济研究(21908)
问题(21093)
(19305)
(17627)
理论(17233)
科技(16476)
图书(16221)
现代(16014)
技术经济(15980)
实践(15963)
(15963)
共检索到505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爱喜  章玲超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运用恢复生态学有关理论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功能正在逐步退化。农村金融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是: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农村金融改革不彻底;政府行政干预和配套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因此,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就是要恢复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依靠农村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难以恢复,必须运用非自然恢复模式,即依靠政策来恢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小雪  
农村金融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要素,目前城乡金融资源配失衡没有根本扭转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研究如何提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金融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对郑州农村金融概况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郑州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主要站在法制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郑州支持农村金融的相关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聂勇  陈文晴  
本文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不佳、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完全和农村金融中介功能微弱等问题。要解决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利现状,离不开我国财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文章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提出对农村金融发展进行财政补偿的政策和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伟成  肖连斌  
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构建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闵秀珍  
村镇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孝感市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但孝感村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镇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改革,加大金融部门对村镇企业的支持力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村金融中青年课题组  
为丰富刊物内容,引导研究不断深入,1990年,本刊编辑部组织了一些中青年研究工作者,分别就“农村金融如何实现向农业倾斜”和“农业银行资金营运机制”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部分研究报告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红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削弱了资金投放能力;金融机构优质客户少,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且逃废债现象严重;司法维权不到位,金融资产防范失保障;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支撑严重缺失;中介服务有失公平且收费高,乡镇企业和金融机构难堪重负等六大主要问题。因此,应从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征信体系,建立有效担保机制;加强合作,实现银企双赢;积极优化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锡良  王磊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锡良  王磊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刘家凯  黎基钦  黄力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月丽  翟文杰  
针对于作为发展经济学基石的传统二元经济模型中金融因素的缺失,本文主要关注了如下问题:我们应当如何从金融的角度对二元经济模型加以拓展?这种拓展所引伸出的政策含义是什么?它对农村金融补贴政策的功能界定又有着什么样的启示?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应从部门间金融资源流动角度加以拓展的观点,然后,根据部门间金融摩擦程度的不同以及现实当中存在的对农村金融的补贴,提出了决定部门间资金流动的"金融摩擦效应"和"政策反哺效应"两个动力机制,并据此提出了与刘易斯拐点对应的二元转型金融发展拐点。在对两个动力机制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提出并验证了刘易斯拐点与金融发展拐点可能存在背离,以及这种背离源自...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国红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打不死"的非正规金融,越是打压,规模越大。这一管制悖论不仅在中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菲律宾等)为了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取缔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强迫正规金融组织加强对农村的资金供给。但事与愿违,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顽强地生存下来;正规金融组织也并未如政府所料,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反而加重了农村经济的"贫血";广大中小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不仅依旧,反而贷款流入了那些资金并不缺乏的人手中(Aleem,199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弢  林敏  张文棋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供给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政策运行以来政策效应不断发挥。本文从政策目标、实施主体、政策效果等传导机制角度,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应发挥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政策制定者的自身约束与新型金融机构经营现实存在冲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与政策目标实现之间存在矛盾,地方政府和现有金融机构的利益和政策实施之间存在分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是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应发挥的一个短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瑾  罗剑朝  王佳楣  
自2006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批准成立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本文在对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政策,研究发现目前的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税收优惠力度弱、费用补贴少、贷款利率低、监管政策不明确和政策缺乏区别对待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立法体系、取消村镇银行存款准备金、放开利率控制、加大补贴力度、降低税率、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景波  尹义坤  胡胜德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深入考察国外农村金融政策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内容、政策建议、政府作用与职能定位等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做出总结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