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0)
2023(15530)
2022(13239)
2021(12387)
2020(10218)
2019(23497)
2018(23245)
2017(44877)
2016(24111)
2015(27161)
2014(27056)
2013(26814)
2012(24404)
2011(21943)
2010(22336)
2009(21099)
2008(19742)
2007(17647)
2006(15871)
2005(14134)
作者
(68256)
(57139)
(56405)
(53738)
(35897)
(27362)
(25505)
(22222)
(21662)
(20240)
(19388)
(19200)
(17926)
(17818)
(17545)
(17423)
(16827)
(16625)
(16313)
(16093)
(14161)
(14020)
(13760)
(13095)
(12867)
(12724)
(12719)
(12598)
(11563)
(11245)
学科
(96562)
经济(96424)
(77494)
管理(70055)
(55851)
企业(55851)
(51294)
方法(39107)
农业(34203)
数学(33888)
数学方法(33544)
中国(30382)
(28069)
金融(28065)
业经(27927)
(27772)
(26890)
银行(26852)
(25873)
(25814)
地方(21788)
(18444)
(17793)
(17494)
财务(17423)
财务管理(17387)
企业财务(16582)
(16518)
贸易(16502)
(16113)
机构
学院(340158)
大学(338403)
(138965)
管理(136183)
经济(135913)
理学(117842)
理学院(116640)
管理学(114859)
管理学院(114255)
研究(112678)
中国(91377)
(71123)
(69186)
科学(67188)
(65405)
(55575)
业大(54610)
中心(53789)
农业(52740)
财经(51369)
(50309)
研究所(50153)
(46741)
北京(44503)
(43222)
师范(42879)
经济学(40998)
(40985)
(39877)
财经大学(37976)
基金
项目(230644)
科学(181819)
研究(173723)
基金(167476)
(144189)
国家(142884)
科学基金(123437)
社会(110276)
社会科(104257)
社会科学(104231)
(90705)
基金项目(89468)
自然(77980)
教育(77713)
自然科(76088)
自然科学(76074)
自然科学基金(74704)
(74679)
编号(72533)
资助(67541)
成果(58909)
(51310)
重点(50846)
(49687)
课题(48698)
(48193)
(46690)
国家社会(45290)
创新(44929)
教育部(44066)
期刊
(157949)
经济(157949)
研究(101645)
(71353)
中国(69907)
学报(52243)
(49513)
科学(48852)
农业(48016)
管理(46674)
(45508)
金融(45508)
大学(41220)
学学(39106)
教育(35160)
业经(30150)
技术(27981)
财经(24913)
经济研究(22207)
(21911)
问题(21327)
(21090)
(17955)
理论(17670)
科技(16297)
实践(16213)
(16213)
现代(16053)
农村(15970)
(15970)
共检索到510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志平  周言覃  
本文旨在揭示金融深化对农民福祉的传导机制,为农村金融深化政策取向从收入向福祉转型提供支持。基于程序化事实-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路线,使用四川、河南、河北、湖北、云南五省的入户调查数据,借助结构分析模型,从物质产品消费、地位产品消费和公共产品消费方面设计三条相对独立的传导路径,探讨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民福祉的相互关系,并试图解释农村"收入-福祉"悖论背后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这三条路径中,公共产品消费路径对农民福祉的影响力度大于地位产品消费路径,而后者又大于收入或者物质产品消费路径。最后提出农村金融深化政策目标从收入向福祉进行调整及其相关风险防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树  于文超  
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金融多样性发展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LDS2012提供的村庄层面金融多样性信息,实证研究了村庄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决策有显著促进作用。具体而言,金融多样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农民创业概率将提高0.8个百分点;(2)金融多样性能有效促进"雇主"型创业,而对"自雇"型创业无显著影响;(3)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正规金融机构;(4)正规金融机构有助于"雇主"型创业,而非正规金融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之慧  苏睿  
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其核心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深入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广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贫困人口453万人,占了将近1/5的农村户籍人口,如何提高广西农民收入水平是广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当前,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化广西农村金融改革使其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一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小玲  陈昆  
从金融深化的视角,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通过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并利用1998—2011年数据实证研究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会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而对农村收入分配的影响,则取决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故今后应均衡发展这两个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水土  周永涛  
本文运用1986—2007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及影响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力资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都是正相关的,但是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却呈负向关系;我们认为,农村金融资金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配置低效率是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通过构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作为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变量引入到传统消费函数中来,实证分析我国1979~2010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都显著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影响农民消费支出最主要的因素。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体现为长期的持续效应。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体现为短期效应,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董秀良  满媛媛  王轶群  
农村金融发展对于降低农民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消费至关重要,而农村金融聚集又是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跨期消费选择理论,在对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机制的梳理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2006~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且存在非对称的"门槛效应",当收入水平超过门槛值后,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分区域研究则显示,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东部和东北地区门槛特征不显著;分位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分位数,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非对称的,农村金融集聚对低消费群体和高消费群体影响更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何提高农村金融对低收入者的普惠性和对相对高收入者的易得性仍是解决农村消费乏力、缓解农民生产和生活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关键所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卫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金融。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因素,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林  
本文综合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一般理论,对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进行探讨,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后,继续对农村金融的信用与信息、风险与控制,农民组织化特别是合作化促进金融深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以金融为核心的普惠合作体系,以期为中国农村金融深化和农民组织化提供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鹏  严姝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压抑状况,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功能不全、服务不周,农村信贷供需矛盾突出,民间金融夹缝发展,农村资金逆流城市,城乡、区域金融机构布局双重失衡五个方面。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双向良性互动关系,即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引致金融需求增加又反向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因此,全面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确立,对“三农”经济的关注与政策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有财力、也有必要全力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项云田   李国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木勇树  薛桂霞  
本报告是根据2006年3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联合研究生院共同举办的“日本的农民组织与农村金融”专题报告会资料整理而成。报告的内容包括日本农民组织发展的背景、现状,以及农村金融在农民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农民组织和农村金融体系之间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报告既是高木总裁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的思考总结,也是对农业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的一次深刻剖析,既为关注和研究日本农民组织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素材,也为我国农民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希望通过解读本文,能够让关注和研究中日农民合作组织的有识之士获得一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