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4)
- 2023(10701)
- 2022(8487)
- 2021(7763)
- 2020(6281)
- 2019(13903)
- 2018(13471)
- 2017(26349)
- 2016(14026)
- 2015(15448)
- 2014(15009)
- 2013(14811)
- 2012(13534)
- 2011(12217)
- 2010(12615)
- 2009(12423)
- 2008(11469)
- 2007(10593)
- 2006(9773)
- 2005(9095)
- 学科
- 济(58108)
- 经济(58020)
- 业(54298)
- 农(49262)
- 管理(40652)
- 企(33240)
- 企业(33240)
- 农业(33037)
- 融(26586)
- 金融(26584)
- 银(25182)
- 银行(25175)
- 行(24371)
- 中国(22501)
- 业经(22245)
- 制(21692)
- 财(19309)
- 方法(16694)
- 数学(14632)
- 体(14624)
- 地方(14574)
- 数学方法(14544)
- 农业经济(12537)
- 务(12125)
- 财务(12098)
- 财务管理(12074)
- 企业财务(11563)
- 体制(11417)
- 中国金融(11085)
- 发(11071)
- 机构
- 学院(195618)
- 大学(188799)
- 济(88438)
- 经济(86640)
- 管理(75032)
- 研究(64940)
- 理学(63837)
- 理学院(63302)
- 管理学(62560)
- 管理学院(62208)
- 中国(59847)
- 农(49608)
- 财(43362)
- 京(37998)
- 农业(37107)
- 科学(34262)
- 中心(33475)
- 财经(32936)
- 业大(32170)
- 所(31371)
- 江(31266)
- 经(29824)
- 研究所(27597)
- 经济学(27131)
- 州(24869)
- 经济学院(24508)
- 银(24191)
- 财经大学(24011)
- 经济管理(23470)
- 银行(23327)
- 基金
- 项目(124879)
- 科学(99564)
- 研究(98607)
- 基金(91149)
- 家(77143)
- 国家(76320)
- 科学基金(66400)
- 社会(65847)
- 社会科(62209)
- 社会科学(62193)
- 省(50500)
- 基金项目(48278)
- 教育(42600)
- 编号(41271)
- 划(39784)
- 自然(38386)
- 自然科(37449)
- 自然科学(37443)
- 自然科学基金(36815)
- 资助(35133)
- 成果(33426)
- 制(31758)
- 农(29438)
- 发(28856)
- 部(28534)
- 国家社会(27810)
- 课题(27752)
- 重点(27655)
- 创(27088)
- 性(26848)
- 期刊
- 济(108090)
- 经济(108090)
- 研究(60164)
- 农(56848)
- 中国(46379)
- 融(39883)
- 金融(39883)
- 农业(37702)
- 财(34136)
- 学报(26348)
- 科学(25974)
- 管理(24995)
- 业经(23888)
- 大学(22512)
- 学学(21758)
- 业(16726)
- 财经(16700)
- 教育(16117)
- 农村(15658)
- 村(15658)
- 技术(15313)
- 问题(15039)
- 农业经济(14860)
- 经(14202)
- 经济研究(14023)
- 世界(11960)
- 版(11594)
- 经济问题(11023)
- 社会(10125)
- 现代(9657)
共检索到313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农村有金融需求,银行有资金,可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农村的金融需求满足率低,银行充裕的资金在农村又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投放对象,问题出在哪里?事实上,在我国农村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中小银行及时调整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不仅非常适宜也非常必要。本期一线话题以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型方面行动较早的浙江省为例,约请了新昌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赵学夫、江山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孙赤以及长期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就此话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鲍金标
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从一级法人改革至今,逐步建立和完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重新设置职能部门,合理划分职责边界,重点对城区、经济强镇、金融总量大的骨干网点进行转型改造,积极探索打造精品网点,在全面提升农信社的市场竞争力上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矛盾问题也十分明显,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广文 李莉莉
据中国银监会估算,全国1.2亿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近30%的农户因为缺乏抵押物或合格的担保人而没有机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农户的信贷需求,实际上是小额信贷需求。对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地进入小额信贷市场以及如何完善其小额信贷模式进行探讨,对于帮助解决我国农户贷款难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广文
转型中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发展与增长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 ,提出了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但是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就开始的以机构多样化为主线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并没能实现对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 ,因此 ,从不同角度推进金融组织多元化 ,仍是优化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芸 汪三贵
随着农民从事的产业日趋多元化和非农化 ,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极大的挑战。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下降 ,风险加大。深入分析金融机构运行中的问题 ,加快其内部的机制改革 ,进行金融创新对于金融机构扭亏增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制度创新 经营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亓浩 周月书 何立峰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百度新闻检索”的方法构建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数,并基于1527家农村金融机构样本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双重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绩效与经营绩效均存在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其双重绩效。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从而提升支农绩效;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承担水平,进而改善经营绩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增加信用涉农贷款和经营性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本研究能为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陆寒云
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以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发展。
关键词:
农村 金融机构 内部控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向 方忠英
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针对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状况,需不断健全机构内部激励机制,促进改革深化。本文从央行对农信社的支持入手,基于激励机制设计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中央银行资金支持对中央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激励机理,探讨了目前激励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资金支持方案 激励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安起雷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逐渐加大,金融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缺乏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金融发展的障碍。本文即从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机制的构建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风险分散 补偿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型金融机构 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汉锋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启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地诞生和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亓浩 周月书 何立峰
文章基于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数,并利用1 700家农村金融机构数据,探究了其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投放,扩大了信贷覆盖面,优化了信用及中长期贷款占比,从而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其中的作用机制是,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和服务成本,提升了其从事涉农贷款业务的边际利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鸿沟会制约数字化转型效果,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越落后、人力资本水平越低,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提升作用越小。此外,在农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的过程中,涉农贷款利率保持平稳,没有出现显著变化。文章的研究凸显了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赋能作用,为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学术支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金山
在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成为一种必然。农村中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蔚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大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新的业务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建立与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联系机制增强支农力度在国外是行之有效的,国内的条件也已经具备。当前,有效建立联系机制需要政策促进,并选择适当模式。
关键词:
大型商业银行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联系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惠芳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农村经济获得飞跃式发展,农村金融在对信贷扶贫、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资金需求产生较大变化,加之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组织逐步建立起来。但在其运行中出现资金来源少、成本与信息资源不完善、缺少风险防控机制、缺少明确监管目标等问题。因此需要分析微型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微型金融 机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