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7)
- 2023(15916)
- 2022(13203)
- 2021(12249)
- 2020(10498)
- 2019(24087)
- 2018(23579)
- 2017(45698)
- 2016(24221)
- 2015(27198)
- 2014(27069)
- 2013(26785)
- 2012(24502)
- 2011(22029)
- 2010(22162)
- 2009(21005)
- 2008(20090)
- 2007(18113)
- 2006(15679)
- 2005(13903)
- 学科
- 济(106870)
- 经济(106769)
- 业(78230)
- 管理(68389)
- 企(56416)
- 企业(56416)
- 农(51465)
- 方法(50797)
- 数学(45779)
- 数学方法(45290)
- 农业(34163)
- 中国(30453)
- 财(29930)
- 融(28641)
- 金融(28638)
- 业经(27976)
- 银(27315)
- 银行(27288)
- 行(26204)
- 制(23771)
- 地方(22386)
- 务(19665)
- 财务(19613)
- 财务管理(19562)
- 贸(19472)
- 贸易(19461)
- 易(18977)
- 企业财务(18704)
- 学(17158)
- 体(15636)
- 机构
- 学院(344622)
- 大学(340533)
- 济(147116)
- 经济(144187)
- 管理(137948)
- 理学(119602)
- 理学院(118490)
- 管理学(116557)
- 管理学院(115931)
- 研究(108369)
- 中国(91136)
- 农(69891)
- 京(68855)
- 财(67587)
- 科学(64025)
- 中心(55592)
- 财经(54142)
- 业大(54122)
- 农业(53750)
- 所(52826)
- 江(51062)
- 经(49417)
- 研究所(47762)
- 经济学(45598)
- 北京(42331)
- 经济学院(41537)
- 范(41219)
- 州(40941)
- 师范(40812)
- 财经大学(40180)
- 基金
- 项目(232705)
- 科学(184668)
- 研究(171126)
- 基金(171116)
- 家(147530)
- 国家(146278)
- 科学基金(127454)
- 社会(110985)
- 社会科(105304)
- 社会科学(105272)
- 省(91751)
- 基金项目(90866)
- 自然(81287)
- 自然科(79487)
- 自然科学(79468)
- 自然科学基金(78078)
- 教育(77640)
- 划(75644)
- 编号(70137)
- 资助(69879)
- 成果(55540)
- 部(52115)
- 重点(51541)
- 发(50247)
- 创(48866)
- 国家社会(46605)
- 课题(46549)
- 创新(45656)
- 科研(45113)
- 教育部(45048)
共检索到504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楼锦涛 陆智强
文章使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20042015年各省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结合各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数目、类型以及资产总量不断增多后导致的竞争加剧分析了其对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时期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呈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同时,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对农村资金配置效率起到正向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在坚持农村地区金融改革的同时,对不同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需匹配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竞争 农村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青生 周明怡
我们利用1997-2006年西部地区九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以及西部各省市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且各省市的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资源 配置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晨 吴雄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与资源配置同广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落实的关键。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2007—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城乡资源配置失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存在失衡前提下,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抑制作用;随着金融规模的提升,金融机构会重新配置资源,最终金融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晨 吴雄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与资源配置同广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落实的关键。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2007—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城乡资源配置失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存在失衡前提下,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抑制作用;随着金融规模的提升,金融机构会重新配置资源,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正平 杨丹丹
本文基于修正后的霍特林模型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及金融市场竞争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说,结合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运用文本挖掘法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以此测算各省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引入金融市场竞争、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滞后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后,利用2010~2014的数据分别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估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及其与金融市场竞争的交互作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并区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做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金融市场竞争水平越高的区域,这种影响越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交通便利程度、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保险发展水平等因素均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正平 杨丹丹
本文基于修正后的霍特林模型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及金融市场竞争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说,结合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运用文本挖掘法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以此测算各省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引入金融市场竞争、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滞后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后,利用20102014的数据分别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估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及其与金融市场竞争的交互作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并区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做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对普惠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武晓明 罗剑朝
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起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变化的视角,文章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面、服务能力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化程度等三个维度,运用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方法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绝对指数和相对指数,分别测度了2008-2013年30个省、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八大经济区域的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总体程度水平非常低,处于开放的初期阶段;各省农村金融开放水平程度普遍较低,省际差距增大;三大区域西部农村金融开放度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呈U字型特征;八大经济区域开放度差异大,提升速度快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开放度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王佳楣
以陕北地区2008~2011年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整体效率有所退化;地区效率呈梯度式变化态势;改制成本造成股份制样本效率低下;技术落后与市场竞争导致经济发展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不适应;农业贷款比、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和产权形式对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显著影响;贷存比主要影响规模效率;第一产业占比对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充实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金的同时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以及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倪超军 王燕
本文选取1998-2016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与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位数越高,抑制作用越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守卫
基于2005—2016年29个省(区、市)际的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样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垄断程度较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值,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从农业粮食生产功能区层面,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因而,推进与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革,进而调整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要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兵 许国玉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1995~2005年江苏省农村总体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和农业、乡镇企业各自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表明,江苏省农村总体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较差;农业信贷资金对净利润增长量敏感性较差;乡镇企业信贷资金对净利润增长量敏感性较高。本文同时考察了江苏省农村金融市场各影响因素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金融市场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
信贷资金 配置效率 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许嘉扬
本文利用中国23个省级地区1988—200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地区和时间两类虚拟变量,对中国农村金融的收入效应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东部的效应大于中部;而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1988—1998年和1999—200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东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进一步增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收入效应没有显著变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钦 林秋斌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要结合金融手段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进一步增强金融资金支持的精准意识和绩效观念。为检验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成效,选取资本、技术、劳动三种投入要素的代表性变量,利用2010~2015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增收、农村减贫关系进行研究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策的支持和金融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长,贫困人口也在日益减少。此外,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和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缓解了农村贫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芳 尹优平 常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聚焦"三农",中国农村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新形势下,山西农村经济与金融的不相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状况的实证分析,重点剖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对如何构建新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资源配置 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谭燕芝 杨芸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学界的主流观点均支持金融组织多元化以及形成必要的竞争环境,现实当中我国农村金融顶层设计也以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导向。笔者利用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2006年~2011年全国农村商业银行业省际面板数据,发现农村金融机构间竞争程度与金融机构支农水平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当前竞争程度已经损害或者即将损害金融支农水平,这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顶层设计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实证研究同时表明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是提升其支农水平的可行途径之一。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市场化竞争 金融支农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发展及其市场化是否提高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方官员晋升竞争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我国397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基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金融歧视、市场分割与FDI配置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信贷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差异:基于四大区域及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金融排除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我国1578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分析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法的分析
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基于全国县域面板数据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