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2)
- 2023(11676)
- 2022(8555)
- 2021(7593)
- 2020(5875)
- 2019(12975)
- 2018(12693)
- 2017(24590)
- 2016(12906)
- 2015(14417)
- 2014(14226)
- 2013(13898)
- 2012(12557)
- 2011(11273)
- 2010(11515)
- 2009(11123)
- 2008(9896)
- 2007(9013)
- 2006(8373)
- 2005(7798)
- 学科
- 济(55426)
- 经济(55377)
- 农(48771)
- 业(46780)
- 农业(32775)
- 管理(28447)
- 融(25502)
- 金融(25502)
- 中国(24735)
- 银(23696)
- 银行(23685)
- 业经(23533)
- 行(23021)
- 企(21872)
- 企业(21872)
- 制(16129)
- 地方(15920)
- 方法(13912)
- 财(12933)
- 发(12736)
- 农业经济(12541)
- 数学(12407)
- 数学方法(12345)
- 中国金融(11069)
- 产业(10985)
- 发展(10982)
- 展(10879)
- 体(10675)
- 贸(10544)
- 贸易(10532)
- 机构
- 学院(178981)
- 大学(172252)
- 济(78308)
- 经济(76601)
- 管理(67230)
- 研究(60917)
- 理学(57255)
- 理学院(56747)
- 管理学(55911)
- 管理学院(55583)
- 中国(55432)
- 农(49160)
- 农业(36848)
- 京(35284)
- 科学(34262)
- 财(34190)
- 中心(32032)
- 业大(31001)
- 所(29559)
- 江(28449)
- 研究所(26493)
- 财经(26442)
- 经(24133)
- 经济学(23989)
- 州(23509)
- 范(23195)
- 师范(23002)
- 农业大学(22350)
- 银(22003)
- 经济学院(21801)
- 基金
- 项目(118822)
- 研究(94152)
- 科学(93758)
- 基金(84731)
- 家(72458)
- 国家(71677)
- 社会(62421)
- 科学基金(61770)
- 社会科(58843)
- 社会科学(58828)
- 省(48575)
- 基金项目(44700)
- 编号(41264)
- 教育(39297)
- 划(38144)
- 自然(34546)
- 自然科(33735)
- 自然科学(33731)
- 成果(33300)
- 自然科学基金(33140)
- 资助(31668)
- 农(29570)
- 发(29201)
- 国家社会(26694)
- 课题(26684)
- 重点(26129)
- 部(25380)
- 创(25310)
- 发展(24714)
- 制(24507)
共检索到285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亓浩 周月书 何立峰
文章基于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数,并利用1 700家农村金融机构数据,探究了其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投放,扩大了信贷覆盖面,优化了信用及中长期贷款占比,从而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其中的作用机制是,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和服务成本,提升了其从事涉农贷款业务的边际利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鸿沟会制约数字化转型效果,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越落后、人力资本水平越低,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提升作用越小。此外,在农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的过程中,涉农贷款利率保持平稳,没有出现显著变化。文章的研究凸显了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赋能作用,为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学术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亓浩 周月书 何立峰
本文基于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数,并利用1 700家农村金融机构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投放,且扩大了信贷覆盖面,优化了信用及中长期贷款占比,从而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其作用机制为,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和服务成本,提升了其从事涉农贷款业务的边际利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鸿沟会制约数字化转型效果,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越落后、人力资本水平越低,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提升作用越小。此外,在农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的过程中,涉农贷款利率保持平稳,没有出现显著变化。本研究凸显了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赋能作用,为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学术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亓浩 周月书 何立峰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百度新闻检索”的方法构建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数,并基于1527家农村金融机构样本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双重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绩效与经营绩效均存在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其双重绩效。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从而提升支农绩效;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承担水平,进而改善经营绩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增加信用涉农贷款和经营性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本研究能为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立 罗建章
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全面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作者分析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指出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演变逻辑,进而指出转型趋势及转型路径,为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参考。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116]支持的课题研究成果。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数字化转型 电子化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广文
转型中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发展与增长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 ,提出了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但是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就开始的以机构多样化为主线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并没能实现对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 ,因此 ,从不同角度推进金融组织多元化 ,仍是优化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农村有金融需求,银行有资金,可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农村的金融需求满足率低,银行充裕的资金在农村又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投放对象,问题出在哪里?事实上,在我国农村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中小银行及时调整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不仅非常适宜也非常必要。本期一线话题以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型方面行动较早的浙江省为例,约请了新昌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赵学夫、江山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孙赤以及长期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就此话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孟亮 王立聪
选取2016—2020年4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据,从脆弱性视角出发,构建数字金融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数字金融发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对地处落后县域、资产规模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与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会使数字金融更易于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因此,应在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发展环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提高治理能力以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兰自祥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速度发展越来越快,但与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还有不小差距。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不小的机遇。抓住时代的脉络,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浪潮下,信息化建设将迎来新的阶段性胜利。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写到现状,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经验,提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信息化 普惠金融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荣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笔者认为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模式应由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补充等多元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
关键词:
弱势产业 商业金融 合作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峰
就亚洲和整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BAAC)是公认的少数几家较为成功的农业发展银行之一。以世界银行衡量农村金融的两大标准——服务覆盖面和经营可持续性来看,BAAC确实最大范围地覆盖了作为目标客户的数以百万计的农户,并较好地保持了财务的可行性和经营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蓉蓉
<正>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加深,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信息流动、资金流动和商品流动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社会结构、产业形态、文化观念等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发展需要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的金融服务。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
在介绍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根据金融机构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从优化数字化渠道、提高数字化活客能力、创新金融产品、开展生态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实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再清 彭建刚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支农 协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