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2)
- 2023(7945)
- 2022(6317)
- 2021(6023)
- 2020(4862)
- 2019(11033)
- 2018(10635)
- 2017(20353)
- 2016(10848)
- 2015(12070)
- 2014(11821)
- 2013(12047)
- 2012(10828)
- 2011(9693)
- 2010(10175)
- 2009(10314)
- 2008(9469)
- 2007(8984)
- 2006(8320)
- 2005(7784)
- 学科
- 农(48380)
- 业(47366)
- 济(42693)
- 经济(42659)
- 管理(34440)
- 农业(32497)
- 企(27115)
- 企业(27115)
- 融(26165)
- 金融(26165)
- 银(24944)
- 银行(24943)
- 行(24033)
- 中国(18462)
- 业经(18085)
- 制(15912)
- 财(15901)
- 方法(12689)
- 农业经济(12443)
- 地方(12097)
- 务(11379)
- 财务(11347)
- 财务管理(11322)
- 中国金融(11028)
- 企业财务(10859)
- 数学(10803)
- 数学方法(10760)
- 体(10063)
- 策(9888)
- 村(9408)
- 机构
- 学院(147367)
- 大学(140020)
- 济(63880)
- 经济(62311)
- 管理(60498)
- 中国(50677)
- 理学(49589)
- 理学院(49185)
- 管理学(48705)
- 管理学院(48410)
- 研究(45758)
- 农(44921)
- 农业(33518)
- 财(31896)
- 京(28653)
- 中心(27207)
- 业大(26550)
- 银(25569)
- 江(24845)
- 银行(24725)
- 科学(24538)
- 财经(23475)
- 行(23398)
- 所(22352)
- 经(21297)
- 州(20746)
- 人民(20233)
- 农业大学(19625)
- 研究所(19583)
- 经济管理(19173)
- 基金
- 项目(89300)
- 研究(71332)
- 科学(70031)
- 基金(63942)
- 家(53632)
- 国家(52981)
- 科学基金(46150)
- 社会(46041)
- 社会科(43322)
- 社会科学(43310)
- 省(37066)
- 基金项目(34229)
- 编号(31438)
- 教育(29778)
- 划(28298)
- 农(26923)
- 自然(26712)
- 自然科(26051)
- 自然科学(26050)
- 自然科学基金(25608)
- 资助(25110)
- 成果(24920)
- 发(20798)
- 课题(20258)
- 部(19737)
- 性(19551)
- 制(19117)
- 重点(19084)
- 创(19041)
- 国家社会(18972)
共检索到249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学彬 谢福光 方茂扬
支农贷款是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精细化管理。对照信贷管理精细化的特征与原则发现,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管理中存在"三重三轻"问题,对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抓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规范和细化贷款"三查"的操作环节,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支农贷款 精细化管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伟 温涛
本文以发达地区A省72家农村金融机构为样本,首次使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EBM模型并测算2007—2016年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农村商业银行优于农村信用社;进一步Tobit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整体上涉农贷款拖累了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但对于农村信用社和经营绩效高的农村金融机构,这种拖累作用并不明显;细分涉农贷款,农户贷款与农企贷款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同,前者仍是负作用,但后者未产生显著影响。研究同时发现,农村商业银行的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均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负作用,但农村信用社的农企贷款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曲艺
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普遍存在营业机构网点和信贷人员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贷款的难度。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在空间上更分散,业务额度更小,为了确保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农村金融机构对信贷领域的技术要求可能比大型商业银行还要高。因此,对农村金融机构农贷支付技术方案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农贷支付工具 技术方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占权 朱田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随后,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毕翼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支农再贷款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发挥作用的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管理体系中的不足日益显露。本文从支农再贷款的中间环节-农村金融机构入手,对影响其使用再贷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挖掘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旨在能够畅通政策传导机制,有效发挥支农再贷款的政策导向效果。
关键词:
支农再贷款 农村金融机构 人民银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龙耀 袁振
信用贷款能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门槛,是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难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制约着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信用贷款。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为农村金融机构增加信用贷款和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可能。本文以2014—2019年苏、浙、闽三省110家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信用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占比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担保贷款占比,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降低农村地区经营主体获得贷款的门槛。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势力较弱和成本收入比较高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对其信用贷款占比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本文还发现,受到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在将贷款信用结构从担保贷款向信用贷款调整的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下降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占权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对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效增强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贷款业务是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手段,贷款价格是信贷资源配置的核心因素。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应该遵循的原则,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针对各种定价方法的优劣,选择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方法,介绍了试点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实践,并参考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订贷款...
关键词:
农村 新型金融机构 贷款定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绍荣 杨晓杰 蔡华铭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角度,对涉农贷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存在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涉农贷款向城市和农村的涉农企业、组织倾斜,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步伐缓慢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涉农贷款 信用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诗顺 高锋
本文通过产权分析模型及经验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已经完全具备了排他性、可分割性以及一定的可转让性,因此,从理论上讲土地权利可以作为与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交易的标的;经验数据证实了农村土地产权的融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开展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形式的农户贷款模式对于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再清 彭建刚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支农 协调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桂红
发展普惠金融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不断提高贷款定价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服务。本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立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明确了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贷款定价因素,提出了基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策略。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村金融机构 贷款定价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炜杰
本文利用2007—2016年县域粮食生产数据,以2009年开始试点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金融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能够显著提高粮食的产量,且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效应要强于粮食主产区。此外,该政策影响效果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逐渐减弱。(2)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的实施能够提高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有助于缓解粮食生产的信贷约束问题。(3)进一步研究表明,支农金融政策的实施能够鼓励各地农业企业的成立,提高农业机械和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水平,但对于各地有效灌溉面积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信贷约束 涉农贷款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炜杰
本文利用2007—2016年县域粮食生产数据,以2009年开始试点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金融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能够显著提高粮食的产量,且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效应要强于粮食主产区。此外,该政策影响效果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逐渐减弱。(2)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的实施能够提高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有助于缓解粮食生产的信贷约束问题。(3)进一步研究表明,支农金融政策的实施能够鼓励各地农业企业的成立,提高农业机械和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水平,但对于各地有效灌溉面积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信贷约束 涉农贷款 农业现代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帖俊峰 张安山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朔州市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运行状况进行个案研究 ,试图总结出制约我国中西部传统农业地区信贷发展的体制因素。研究发现 :第一 ,农村信用社机构层面的问题是约束信贷运行的供给面因素 ;第二 ,市场非完备地区农民信用水平低下是制约信贷健康发展的需求面因素 ;第三 ,整体经济水平落后、收益率低 ,是传统农业地区信贷徘徊的外部环境约束。本文认为 ,面对道义性“支农”与营利性“信贷”的矛盾 ,现实思路是解决机构和信用问题 ;而经济环境 ,正是依靠融资发展而可望得以解决的长期问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信用环境 经济环境 支农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