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1)
- 2023(14167)
- 2022(11750)
- 2021(10714)
- 2020(8984)
- 2019(20349)
- 2018(19608)
- 2017(37611)
- 2016(20448)
- 2015(22598)
- 2014(22376)
- 2013(22305)
- 2012(20703)
- 2011(18837)
- 2010(19072)
- 2009(18130)
- 2008(17394)
- 2007(15857)
- 2006(14000)
- 2005(12367)
- 学科
- 济(86936)
- 经济(86851)
- 业(63049)
- 管理(51706)
- 农(51022)
- 企(40736)
- 企业(40736)
- 方法(35604)
- 农业(33758)
- 数学(32179)
- 数学方法(31935)
- 融(27182)
- 金融(27180)
- 中国(27076)
- 银(25669)
- 银行(25607)
- 行(24710)
- 业经(24071)
- 财(22871)
- 制(20294)
- 地方(19617)
- 学(18630)
- 贸(17255)
- 贸易(17246)
- 易(16850)
- 务(14315)
- 财务(14290)
- 财务管理(14256)
- 企业财务(13600)
- 发(13539)
- 机构
- 学院(295759)
- 大学(291569)
- 济(122406)
- 经济(119897)
- 管理(110081)
- 研究(101452)
- 理学(95550)
- 理学院(94484)
- 管理学(92873)
- 管理学院(92362)
- 中国(83797)
- 农(78818)
- 科学(65071)
- 农业(61587)
- 京(60266)
- 业大(55882)
- 财(54173)
- 所(53237)
- 中心(50287)
- 研究所(48715)
- 江(45080)
- 财经(43512)
- 经(39645)
- 农业大学(38866)
- 经济学(37661)
- 北京(36821)
- 范(36503)
- 师范(35994)
- 州(35849)
- 院(35009)
- 基金
- 项目(201338)
- 科学(156361)
- 基金(145405)
- 研究(141912)
- 家(129505)
- 国家(128322)
- 科学基金(107895)
- 社会(91009)
- 社会科(86048)
- 社会科学(86016)
- 省(81215)
- 基金项目(78125)
- 自然(70128)
- 自然科(68483)
- 自然科学(68457)
- 划(67352)
- 自然科学基金(67281)
- 教育(62959)
- 资助(57719)
- 编号(57321)
- 重点(45559)
- 发(44978)
- 成果(44855)
- 部(43966)
- 创(42495)
- 农(41996)
- 创新(39774)
- 科研(39420)
- 课题(38915)
- 计划(38769)
- 期刊
- 济(135094)
- 经济(135094)
- 农(80597)
- 研究(79087)
- 中国(60782)
- 学报(56075)
- 农业(53983)
- 科学(49217)
- 融(42370)
- 金融(42370)
- 大学(41609)
- 财(40797)
- 学学(40178)
- 管理(32689)
- 业经(28665)
- 业(25951)
- 教育(22525)
- 技术(21664)
- 财经(21108)
- 经济研究(19960)
- 问题(19436)
- 版(18319)
- 经(18047)
- 业大(16374)
- 农村(15845)
- 村(15845)
- 农业经济(15164)
- 世界(14721)
- 农业大学(14541)
- 技术经济(14344)
共检索到436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乐芬 王军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方,农村金融机构对开展农地金融业务的看法与意愿对于构建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视角,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农村土地金融的供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土地金融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农地金融 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晓林 徐虹
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户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款、汇兑等最基本的服务)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金融排斥现象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本文以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作为农村金融排斥状况的代理变量,从金融供给方视角分析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因素。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金融基础设施状况差的县域更易受到金融排斥。分机构考察表明,商业银行在进行网点布局时更多地关注城镇人口规模与城镇居民收入,而农村信用社在进行网点布局时主要关注人口规模变量(尤其是乡村人口规模),收入变量不显著。考虑到我国县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传统OLS的均值回归并不能反映所考察问题的全貌,本文运用具有更高稳健性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各因素对...
关键词:
县域金融机构 网点分布 金融排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诗顺 高锋
本文通过产权分析模型及经验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已经完全具备了排他性、可分割性以及一定的可转让性,因此,从理论上讲土地权利可以作为与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交易的标的;经验数据证实了农村土地产权的融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开展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形式的农户贷款模式对于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波
本文以农村金融机构的"最优金融结构"为理论支撑,从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及其自生能力的角度,指出了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不均衡的矛盾:一是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规模必须符合农村金融市场不均衡关系所决定的市场规模;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决定了其自生能力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结构性冲突问题,从而提出了关于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主体结构的研究结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艳 刘岳平
移动支付业务正快速发展并形成生态,但大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仍未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其背后原因不甚明确。文章基于威胁刚性理论、前景理论、能力本位理论和制度理论等不同理论视角,从经营业绩差距、科技支撑能力和行业压力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决策的理论框架,并运用Cox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经营业绩与期望经营业绩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更有动力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具有更高科技支撑能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更有能力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同业机构参与比例的上升会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压力,促使其参与移动支付生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雯 罗剑朝 刘浩 王佳楣
在对陕西、宁夏两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入区517户农户调查的数据基础上,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和贷款便利度对低收入农户影响显著,利率评价对高收入农户影响显著;土地经营面积是影响中等收入农户、纯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的主要因素;贷款服务满意度是影响中等收入农户、非农业兼业户和非农业户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不同收入和兼业类型农户开发多层次信贷产品、创新信贷模式、改进服务方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宇虹 樊纲治
如何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效率,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土地确权通过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降低了土地与低效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捆绑,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本文从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两个角度,验证了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土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农民非农受雇,但对非农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土地出租部分解释了确权对非农受雇的作用。第三,金融环境的差异改变了土地确权的作用。在金融环境弱的农村地区,土地确权未能促进非农创业,而主要表现出对非农受雇的正向影响;在金融环境好的村,土地确权对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的作用正好相反。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金融环境 非农就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石林 张艳萍
一、我国农村金融消费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1.农业弱质性。目前,我国农业自然风险较高、农户聚居度低,农村非农产业仍处于小、散、乱的阶段,造成了农业的弱质性特征,进而制约着金融消费市场发展。一是农业和农村投资的门槛高、回收期长。农村千差万别的交通、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学萍 何劲 陶建平
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构建了一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汉川市2007~2009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实际测评。评价结果表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汉川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有较大的波动;法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因素。要改善汉川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完善金融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实行"金融法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和征信制度建设,增强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使"信用"商品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向琳 郑长德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全国农村金融效率进行测度,并利用Bootstrap-DEA方法修正随机冲击所造成的偏误,进而对全国各地区的农村金融效率作整体的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金融效率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农村金融效率普遍偏低,且各地区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金融支持农村发展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的有效改进方法。应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和提高农村金融管理水平,加大金融资产在农村的投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国联 周智 周荣俊 钟士取
本文以温州农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深入剖析温州农村金融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从防范金融风险角度出发,通过以改革促发展,求稳定,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稳定 温州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兆廷
本文利用全国29个省份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农村金融机构、农村贷款对农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通过东西部跨区域的实证对比分析得出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对东西部有不同影响。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贷款 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辛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与壮大,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和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的局面将很快被打破。如何巩固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机制,已成为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农村信用社要正确认识和看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同业合作,促成良性竞争;创新服务方式,加强风险管控,提高支农服务能力和质量。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信用社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亦民 高梅玉 王梓龙
通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从心理学角度构建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员工创新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纳入企业员工的个人特质因素,探索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员工的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创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员工创新意愿影响的主效应显著正相关,并且波动幅度不大;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对创新意愿回归的主效应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其中性别、学历和工作经验显著正相关,只有年龄变量的调节主效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交互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 计划行为理论 创新意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杰 马九杰
近年来,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政策性文件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但是也存在服务对象"高端化"、资金规模约束、风险监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金融"链接"程度和强化风险监管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基于辽宁省沈阳市的调查
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客户识别及选择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分析——基于湖南祁阳县的农户调查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陕西与宁夏20家机构的调查
中小企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借贷需求及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中小企业调查数据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村信贷员的调查分析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透视
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海南省海口市的调查数据
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借贷行为的博弈分析
农村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