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9)
- 2023(11233)
- 2022(9284)
- 2021(8602)
- 2020(6794)
- 2019(15200)
- 2018(14667)
- 2017(27649)
- 2016(14875)
- 2015(16874)
- 2014(16817)
- 2013(16778)
- 2012(15978)
- 2011(14636)
- 2010(15370)
- 2009(14613)
- 2008(13743)
- 2007(12696)
- 2006(11933)
- 2005(11297)
- 学科
- 济(68280)
- 经济(68206)
- 业(50025)
- 农(49813)
- 管理(35167)
- 农业(33468)
- 中国(29513)
- 企(26759)
- 企业(26759)
- 融(26629)
- 金融(26629)
- 银(25253)
- 银行(25244)
- 行(24581)
- 地方(24071)
- 业经(21466)
- 制(18234)
- 方法(16112)
- 财(16014)
- 发(14995)
- 数学(13778)
- 数学方法(13603)
- 农业经济(12742)
- 发展(12113)
- 展(12079)
- 贸(12012)
- 贸易(11994)
- 体(11802)
- 易(11610)
- 中国金融(11160)
- 机构
- 学院(215597)
- 大学(206681)
- 济(93402)
- 经济(91216)
- 研究(79364)
- 管理(77841)
- 中国(69863)
- 理学(64458)
- 理学院(63742)
- 管理学(62806)
- 管理学院(62407)
- 农(53894)
- 科学(44986)
- 京(44796)
- 财(43565)
- 所(40768)
- 农业(40366)
- 中心(39194)
- 江(36173)
- 研究所(35845)
- 业大(34983)
- 财经(32393)
- 范(29934)
- 州(29884)
- 师范(29702)
- 经(29160)
- 北京(29052)
- 省(27764)
- 经济学(27180)
- 院(27137)
- 基金
- 项目(130188)
- 研究(103779)
- 科学(101883)
- 基金(89988)
- 家(76610)
- 国家(75736)
- 社会(65715)
- 科学基金(64285)
- 社会科(61860)
- 社会科学(61845)
- 省(54771)
- 基金项目(47219)
- 教育(45491)
- 编号(45399)
- 划(43472)
- 成果(37373)
- 自然(36655)
- 资助(35829)
- 自然科(35733)
- 自然科学(35730)
- 发(35647)
- 自然科学基金(35069)
- 课题(32068)
- 农(30697)
- 发展(29730)
- 重点(29293)
- 展(29228)
- 部(28111)
- 创(27656)
- 性(27580)
- 期刊
- 济(122558)
- 经济(122558)
- 研究(70933)
- 农(60371)
- 中国(58312)
- 融(41687)
- 金融(41687)
- 农业(40355)
- 财(31661)
- 学报(29899)
- 科学(29637)
- 教育(28149)
- 管理(26543)
- 业经(26136)
- 大学(24468)
- 学学(23097)
- 技术(19588)
- 业(18437)
- 问题(16982)
- 经济研究(16344)
- 农村(15907)
- 村(15907)
- 财经(15793)
- 农业经济(15446)
- 经(13563)
- 世界(13147)
- 经济问题(12336)
- 版(11998)
- 技术经济(10655)
- 资源(10604)
共检索到366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东
自2003年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以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就成为经济工作中的重要议题。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一直是各界关心的重点。但是.金融行业有其自身的经营特点,农村迥异于城市的经济特点以及农村经济环境的相对劣势,都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人才问题的分析,力图找到一条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为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 阮小莉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在全国各地,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尝试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最后给出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有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镜宇 李宇峰
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盈利能力、扩展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和限制条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通过优化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其自身优势;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差别化监管制度。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机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峰
就亚洲和整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BAAC)是公认的少数几家较为成功的农业发展银行之一。以世界银行衡量农村金融的两大标准——服务覆盖面和经营可持续性来看,BAAC确实最大范围地覆盖了作为目标客户的数以百万计的农户,并较好地保持了财务的可行性和经营的可持续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镜宇 李宇峰
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盈利能力、扩展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和限制条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通过优化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其自身优势;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差别化监管制度。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机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晓光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和进一步推广,其已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产权清晰、结构简单,能够提供多样化、灵活性的金融服务的突出优势,总体来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如信息不对称、注册资本少、门槛低、政策性风险高等,从而导致了其脆弱性。因此,今后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构建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伟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逐步收缩,信贷资金大量流失;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趋势加强,偏远落后地区面临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系统性风险严重,农村金融机构效益较差等。为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缓解"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以河南省为例,深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而提出河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路径。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路径选择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孔哲礼 李兴中
在小额信贷实践中,可持续性逐渐成为衡量金融机构发展成败的重要标准。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小额信贷最重要的承办机构。首先,采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农户投入努力程度、农户未来收益预期等中间变量,研究农户小额信贷中的利率水平、违约风险等要素和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以新疆植棉农户和县域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利用相关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小额贷款的利率不能高于合理水平,过高的利率水平将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长期持续稳定经营;小额农户贷款的单户贷款规模要保持适度,"小额"是与我国当前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农...
关键词:
利率 违约风险 农村金融机构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晓光
本文在简要概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及制约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桂红
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为明确政策激励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关系,本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博弈双方投入成本的降低及收益的增加有利于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进一步采取一系列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的激励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永波 周倬君 马云倩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对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产品与服务创新水平在所有影响因素中的权重最高,其次是员工素质,随后是财税政策与金融环境、机构知名度、公司治理等,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善葆 区永纯 冼美玲
近年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良好,支持"三农"及中小企业发展成效初显。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拓展遇到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广西梧州市为视角,运用SWOT方法深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SOW战略、SWT战略以及优化外部发展环境等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玎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点之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则是农村金融投资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国有商业银行大幅撤并农村营业网点和和农信社转战城市市场的条件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阐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问题、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问题、市场支撑体系建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给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运行机制创新路径、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及相关支撑体系创新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处理好激励不相容问题。当前由国有资本主导的外生性农村金融改革存在双重目标约束,无法有效调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平衡双重目标约束,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农村内生性金融机制,其中弱化政策目的、转变监管思路和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是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