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3)
2023(13356)
2022(11205)
2021(10409)
2020(8288)
2019(18516)
2018(17819)
2017(34360)
2016(18432)
2015(20452)
2014(20519)
2013(20371)
2012(19296)
2011(17720)
2010(18535)
2009(17676)
2008(16704)
2007(15519)
2006(14553)
2005(13595)
作者
(52822)
(44286)
(43821)
(41671)
(27882)
(21391)
(19774)
(16930)
(16884)
(16025)
(15112)
(14876)
(14205)
(14131)
(13811)
(13442)
(12999)
(12827)
(12784)
(12720)
(11319)
(10926)
(10729)
(10423)
(10191)
(10073)
(10029)
(9733)
(9087)
(8891)
学科
(81782)
经济(81694)
(59227)
(51215)
管理(46753)
(35250)
企业(35250)
农业(34237)
中国(32230)
(27613)
金融(27613)
(26660)
银行(26651)
地方(26117)
(25939)
业经(23600)
方法(22360)
(21081)
(20862)
数学(18494)
数学方法(18202)
(15915)
(15020)
贸易(15001)
(14543)
(14391)
(13380)
(13333)
农业经济(12930)
发展(12781)
机构
学院(266314)
大学(257693)
(115297)
经济(112592)
管理(99234)
研究(97047)
中国(83262)
理学(82703)
理学院(81774)
管理学(80584)
管理学院(80054)
(58685)
(55358)
(55340)
科学(54920)
(49067)
中心(47130)
(44262)
农业(43967)
研究所(43240)
财经(41198)
业大(39896)
(38084)
师范(37807)
(37127)
(35916)
北京(35856)
(33736)
经济学(33647)
(32717)
基金
项目(162221)
科学(128363)
研究(127400)
基金(115163)
(98065)
国家(97020)
科学基金(83086)
社会(82085)
社会科(77445)
社会科学(77429)
(65971)
基金项目(60071)
教育(55808)
编号(54252)
(53427)
自然(48801)
自然科(47575)
自然科学(47568)
资助(47133)
自然科学基金(46697)
成果(44937)
(42097)
课题(38190)
重点(36081)
(35467)
发展(35056)
(34455)
(33484)
(33444)
国家社会(33406)
期刊
(147916)
经济(147916)
研究(86982)
中国(65181)
(63519)
(47367)
金融(47367)
农业(42216)
(39872)
科学(36114)
学报(34921)
管理(34368)
教育(30973)
业经(29666)
大学(28434)
学学(26866)
技术(22438)
经济研究(20694)
问题(20185)
财经(19868)
(19363)
(17106)
农村(16911)
(16911)
农业经济(15966)
世界(15256)
经济问题(14195)
(13706)
(13680)
技术经济(12878)
共检索到444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竟祎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在乡村旅游开发与转型升级过程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还是资金。农村金融机构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资金支持力量,应促进金融业与旅游业的资源融合共享,发挥好农村金融机构的助力作用,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大勇  
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正逐渐从单一型向融观光、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环境问题已对乡村旅游开发地区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本文分析了对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实施旅游环境保护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有效的环境保护控制措施,以期更好地发挥旅游产业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新强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农村产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存在。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镇化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业承受能力之间的失衡关系。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缓解农村空心化所带来的农业经济发展压力,需要对农村空心化治理中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点实施高度审视,包括开发区域和开发内容,并提出从治理规划、农民参与、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生态文化五个方面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使之与农村空心化治理充分结合,以此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新强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农村产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存在。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镇化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业承受能力之间的失衡关系。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缓解农村空心化所带来的农业经济发展压力,需要对农村空心化治理中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点实施高度审视,包括开发区域和开发内容,并提出从治理规划、农民参与、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生态文化五个方面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使之与农村空心化治理充分结合,以此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军  唐代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转型升级,也为农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旅游具有乡土性、客源市场依赖性、可游览性、文化性等多种特点,其开发包括观赏主导型、参与主导型、农副产品主导型、度假主导型和文化主导型等多种类型。农村旅游应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遵循人性化原则、生态化原则、和谐化原则和体验化原则,通过以人为本,构建农村旅游人善美;以自然为营,构建农村旅游生态美;以社会为主,构建农村旅游和谐美三种途径开发农村旅游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楠  
农村人居环境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服务设施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开发有效结合能够产生协同效应,通过环境整治,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配套设施,优化乡村环境;通过合理的乡村旅游开发,有助于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农村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凌  黄国庆  王志章  
乡村旅游的开发既要保持乡村原真性,又需要一定商业开发。这就要求原有的(农民)集体土地在用地功能上更加丰富,不仅成为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载体,更要成为旅游商业服务的载体,而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民)集体土地流转正是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用地问题的先决。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民)集体土地流转三种方式的基础上,进而探讨现行(农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对乡村旅游发展造成的阻碍,最后明确指出乡村旅游的发展、(农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构建实现还有待国家配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加以规范与调整,上述分析与结论都为我们解决乡村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凯  
文章将“意象”的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分析了乡村意象的丰富内涵。乡村意象是乡村的一种整体氛围,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同时,在分析乡村旅游涵义及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的联系,最后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张勇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出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曹扬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都是围绕城镇居民做文章,农民的需求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而农民市场的潜力巨大,农民也具有体验乡村旅游的动机,加上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和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备,为乡村旅游开发农民市场提供了条件。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大宣传,扩大乡村旅游在农村的影响;要开发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产品,如以观摩考察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品和具有农村题材的影视旅游产品;要构建完善的交流平台,促成各方的共同参与共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凡金  王爱忠  王东强  
农村空心化是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凭借其独特的乡村规划、文化传承和就业拓展等功能,对缓解农村空心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乡村旅游开发在吸引农村青年劳动力、荒废土地重置利用、农村风貌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乡村旅游可在旅游经济体的集聚、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旅游小城镇综合建设等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同时需要在战略规划、农民参与、具体实践、制度完善、生态文化保护等方面强化配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群明  钟林生  
参与式乡村旅游是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重要形式 ,它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同时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 ,能够加速乡村非农化进程 ,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促进乡村城镇化的发展 ,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 ,但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只有通过对社区和居民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增强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树立市场营销理念 ,才能保证参与式乡村旅游沿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杰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抑制农村资金外流,将给乡村振兴带来巨大助力。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817个县级单位的数据进行平衡面板分析,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外流的抑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新型金融机构对本地农村资金外流具有抑制作用;(2)新型金融机构对抑制周边地区资金外流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3)相比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的资金外流抑制作用更强;(4)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型金融机构对资金外流的抑制作用愈发明显。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抑制资金外流,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高效、快速地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竹君  尚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增量改革的产物,它在推动农村金融业发展、支持"三农"资金需求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背景与现状,深入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有效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