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2)
- 2023(14023)
- 2022(10949)
- 2021(9985)
- 2020(8002)
- 2019(17842)
- 2018(17444)
- 2017(33300)
- 2016(17838)
- 2015(19635)
- 2014(19286)
- 2013(18949)
- 2012(17274)
- 2011(15409)
- 2010(15753)
- 2009(14897)
- 2008(13930)
- 2007(12560)
- 2006(11387)
- 2005(10214)
- 学科
- 济(71363)
- 经济(71278)
- 业(58888)
- 农(49925)
- 管理(43656)
- 企(33901)
- 企业(33901)
- 农业(33368)
- 中国(27393)
- 融(26650)
- 金融(26649)
- 银(24965)
- 银行(24915)
- 方法(24568)
- 行(24121)
- 业经(23746)
- 数学(21739)
- 数学方法(21551)
- 制(18729)
- 财(18240)
- 地方(17939)
- 贸(15163)
- 贸易(15151)
- 易(14841)
- 学(14168)
- 发(13619)
- 农业经济(12609)
- 体(12472)
- 发展(11515)
- 展(11500)
- 机构
- 学院(252766)
- 大学(248570)
- 济(104752)
- 经济(102613)
- 管理(93209)
- 研究(88296)
- 理学(80852)
- 理学院(79982)
- 管理学(78531)
- 管理学院(78111)
- 中国(73817)
- 农(68860)
- 科学(55738)
- 农业(53154)
- 京(51306)
- 业大(47276)
- 财(45961)
- 所(45576)
- 中心(43137)
- 研究所(41782)
- 江(38743)
- 财经(36646)
- 经(33552)
- 农业大学(33237)
- 范(32441)
- 经济学(32241)
- 师范(31995)
- 北京(31289)
- 州(31255)
- 院(30428)
- 基金
- 项目(174645)
- 科学(136402)
- 基金(126541)
- 研究(125466)
- 家(112823)
- 国家(111756)
- 科学基金(94157)
- 社会(82242)
- 社会科(77630)
- 社会科学(77605)
- 省(70114)
- 基金项目(67796)
- 自然(59548)
- 自然科(58187)
- 自然科学(58166)
- 划(57907)
- 自然科学基金(57156)
- 教育(54235)
- 编号(50891)
- 资助(49032)
- 成果(40481)
- 发(40027)
- 重点(39453)
- 农(37944)
- 部(37475)
- 创(37071)
- 国家社会(34853)
- 创新(34682)
- 课题(34195)
- 业(33945)
- 期刊
- 济(119385)
- 经济(119385)
- 农(72924)
- 研究(68872)
- 中国(52687)
- 农业(48698)
- 学报(47877)
- 科学(41738)
- 融(40386)
- 金融(40386)
- 大学(36165)
- 学学(34669)
- 财(32596)
- 管理(28626)
- 业经(26436)
- 业(22995)
- 教育(20042)
- 技术(17715)
- 财经(17484)
- 经济研究(17464)
- 问题(17206)
- 版(16071)
- 农村(15433)
- 村(15433)
- 经(14970)
- 农业经济(14880)
- 业大(14405)
- 世界(13672)
- 农业大学(12777)
- 图书(12650)
共检索到381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戈 邢艳梅
随着银行体制改革商业化取向的日益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大量撤并和业务品种单一,农村市场出现“金融空洞,”农村金融服务弱化问题日趋严重,引发了诸多不良影响,及时有力地加以矫正已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 信贷资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毓
金融生态的提出就是要从一个新视角来研究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在对现有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照金融生态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失衡问题,提出了在中国经济转型条件下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农村 金融生态失衡 对策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六香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手段。但从目前现状来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的较强外生性和对农村高风险性的忽视,导致农村经济呈现较为明显的金融抑制状态,并形成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在配置资源上的低效率。要矫正这种状况,关键应按照农村经济对金融需求的层次性,建立起功能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机构改革 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金志 王锦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理权 姚先霞 包青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但我国农村金融却长期存在着市场与政府的"双失灵"问题。政府对农村金融的不恰当的干预不仅未能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相反还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因而政府失灵是农村金融失灵的核心。只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失灵问题。并提出了矫正我国农村金融"双失灵"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锋
农村税费改革后,项目制逐渐成为向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然而,这种超越科层制的供给方式却遭遇了"内卷化"的现实困境——项目投入的数量和密度持续增长而供给的效能却一直难以提高。项目承载的公共产品经常无法满足农民的切实需求,农民对"需求外"的产品也表现出无奈和抵触的情绪。供求偏离的结构性失衡不仅降低了转移支付资金的运作效能,也极大地消解了乡村建设与治理的效果。在项目制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健全村民表达集体偏好的公共选择机制、完善项目链上各主体的统筹协调机制、创新项目资金多元组合的运作机制、构建农民体验主导的多维评估机制是使项目走出"内卷化"困境的现实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汤煜
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诸多不适应,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这种不适应进一步集中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贫血”、功能“弱化”、生态“不良”和服务“缺失”,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的根源,并对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功能缺失 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士杰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村提留”,“乡统筹”等已成为历史名词。税费收缴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也大多随之烟消云散。当前,“村级债务”,这个影响农村稳定的暗礁渐渐浮出了水面,成为农村中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娟 方琴
历史虚无主义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而提出的特定概念,主要有两种意义指向:一是歪曲与否定中国近代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虚无主义;二是既包括前一种意义指向,还包括否定、诋毁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近年来,活跃于学术领域、政治领域和大众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第一种意义指向的虚无主义。中国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的表现:后现代史学相关领域的虚无主义,中国近代史、党史和新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虚无主义以及解构历史教育的虚无主义。在网络传媒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把农村社会纳入传播覆盖范围。农村社会转型、文化空心的现实状况,农民认知水平不高、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落后等现实问题导致农村社会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有限。历史虚无主义在农村的传播会削弱农民的政治认同,诱发农村社会出现价值迷失和思想混乱。对此,要根据农村社会实际,采取做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强化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等措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敏 刘益民 刘绍均
目前,农村金融支农能力弱化对农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试图探讨农村金融支农能力弱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对加强和改进金融支农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支农能力 发展 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曙光 李冰冰
本文以农村金融负投资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考察为核心。首先,在理论上建构了一个农村金融负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模型,对农村金融负投资传导机制与库兹涅茨效应的形成进行阐释;其次,运用统计数据,对库兹涅茨曲线负效应区域的形成进行了经验验证;最后,深入解析农村金融负投资的深层根源,提出库兹涅茨效应的系统性矫正框架,以消除二元金融结构,构建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东海 谭秋梅 李琳琳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的状况,试图以信贷配给的微观基础——供求分析以及信息不对称下的金融机构的行为特征为基础,来解释我国农村的金融弱化问题。并且通过借鉴外国发展小额信贷市场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政府应积极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并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信贷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玉珍
我国农村三权分置政策执行的偏差主要表现为集体所有权虚化、农户承包权不稳定、经营权流转认知的盲目乐观和农地非粮化非农化实践风险。偏差的成因归结为政策目标群体的多元化诉求、行为固化及逆向自组织性,政策自身的不协调及功能超载,政策执行制度环境中正式制度滞后及非正式制度的复杂作用,政策执行结构中多层级传导及基层执行资源匮乏。提出了切实完善"三权"权能、寻找"三权"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立法与政策相衔接、重视政策群的系统效用等矫正三权分置政策执行偏差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