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4)
- 2023(11309)
- 2022(9244)
- 2021(8636)
- 2020(6842)
- 2019(15246)
- 2018(15081)
- 2017(28590)
- 2016(14845)
- 2015(16357)
- 2014(15586)
- 2013(15211)
- 2012(13657)
- 2011(12289)
- 2010(12659)
- 2009(12109)
- 2008(10939)
- 2007(9907)
- 2006(8958)
- 2005(8052)
- 学科
- 济(56848)
- 经济(56693)
- 业(49234)
- 农(49120)
- 管理(34320)
- 农业(32953)
- 企(26052)
- 企业(26052)
- 融(25159)
- 金融(25157)
- 中国(25004)
- 银(23242)
- 银行(23240)
- 行(22614)
- 业经(22081)
- 方法(17319)
- 制(16549)
- 地方(16233)
- 财(14616)
- 数学(13321)
- 数学方法(13207)
- 农业经济(12558)
- 发(11347)
- 贸(11227)
- 贸易(11214)
- 中国金融(10999)
- 易(10999)
- 理论(10731)
- 体(10516)
- 工作(9819)
- 机构
- 学院(194447)
- 大学(186113)
- 济(81174)
- 经济(79263)
- 管理(73497)
- 研究(63049)
- 理学(62517)
- 理学院(61952)
- 管理学(60995)
- 管理学院(60655)
- 中国(56591)
- 农(48578)
- 京(37767)
- 财(37036)
- 农业(36375)
- 科学(35429)
- 中心(33443)
- 业大(31929)
- 江(30862)
- 所(29842)
- 财经(28379)
- 研究所(26486)
- 范(26008)
- 师范(25821)
- 经(25764)
- 州(25408)
- 经济学(23988)
- 北京(23013)
- 农业大学(22251)
- 经济管理(22130)
- 基金
- 项目(127471)
- 研究(103107)
- 科学(100319)
- 基金(89683)
- 家(75611)
- 国家(74758)
- 社会(67924)
- 科学基金(64710)
- 社会科(62990)
- 社会科学(62972)
- 省(52777)
- 基金项目(47528)
- 编号(46286)
- 教育(45175)
- 划(41358)
- 成果(37579)
- 自然(36529)
- 自然科(35644)
- 自然科学(35641)
- 自然科学基金(35002)
- 资助(34025)
- 课题(30308)
- 发(30190)
- 农(29399)
- 重点(27999)
- 部(27701)
- 国家社会(27394)
- 创(27362)
- 性(26938)
- 制(26650)
- 期刊
- 济(101383)
- 经济(101383)
- 研究(56762)
- 农(55211)
- 中国(48023)
- 农业(36923)
- 融(35045)
- 金融(35045)
- 财(27229)
- 学报(26360)
- 科学(24977)
- 业经(23628)
- 教育(23533)
- 管理(22355)
- 大学(21913)
- 学学(20328)
- 业(16564)
- 技术(16423)
- 农村(14938)
- 村(14938)
- 农业经济(14642)
- 经济研究(13822)
- 图书(13604)
- 问题(13582)
- 财经(13406)
- 经(11563)
- 版(11400)
- 世界(10890)
- 社会(10305)
- 书馆(10218)
共检索到310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景华 黄葵华
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供求悖论出发,讨论分析了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现状,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求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并就整合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合金 李保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以支持“三农”为重点,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大金融“支柱”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资金需要的网状覆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奎升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主要部分仍将由金融机构提供。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资金的逐利性,在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经营的状况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动力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宋剑锋 尹峰
当前,资金严重短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农村资金需求大额化、多元化、长期化之闯的矛盾日渐突出,主要受制于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 问题 透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郭福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做好当前及“十一五”时期的金融工作尤其是农村金融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素红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当前农村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明确和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和定位、加大金融资源反哺农业的力度、探索和创新支农金融服务的渠道、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支持 新农村建设 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计承江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责无旁贷地围绕“三农”发挥好杠杆作用,担当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在“新的历史起点”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如何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滞后或乏力的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小珊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金融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切实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金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存在的缺陷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财政扶持是必需的,但发挥农村金融杠杆的作用,更能为新农村建设增添助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区建设 领导作用 合作组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运生 刘社会
人行衡阳中支通过对辖内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专题调查,揭示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服务 农村经济 新农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辉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涵义出发,论述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及优化原则,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和谐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正逐步深入的进行。但我们认为,仅如此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系统地对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创新,本文主要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和原则、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内容等方面透视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希望能给有关部门以参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金融 制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明 李民
中国法治能否建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解决"三农"问题所需的法律服务能否得到满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现实问题,亟需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予以解决。一是许多争议发生在基层,但农村常常没有一名真正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二是基层组织亟需律师提供服务树立法治政府形象;三是避免"官民冲突",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律师参与;四是农民维权需要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律师法律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