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3)
- 2023(10518)
- 2022(8578)
- 2021(8120)
- 2020(6736)
- 2019(15276)
- 2018(15111)
- 2017(28850)
- 2016(15685)
- 2015(17114)
- 2014(16852)
- 2013(16848)
- 2012(15539)
- 2011(14026)
- 2010(14465)
- 2009(13988)
- 2008(13045)
- 2007(11770)
- 2006(10995)
- 2005(9948)
- 学科
- 济(68028)
- 经济(67946)
- 业(50928)
- 农(49426)
- 管理(36395)
- 农业(33096)
- 企(30172)
- 企业(30172)
- 融(26596)
- 金融(26596)
- 银(24366)
- 银行(24324)
- 方法(24130)
- 中国(23875)
- 行(23575)
- 数学(21860)
- 数学方法(21660)
- 业经(21068)
- 制(19872)
- 财(18595)
- 地方(17097)
- 体(14203)
- 学(12774)
- 农业经济(12537)
- 发(11842)
- 中国金融(11117)
- 贸(10914)
- 贸易(10902)
- 体制(10805)
- 策(10764)
- 机构
- 学院(215543)
- 大学(211638)
- 济(95245)
- 经济(93409)
- 研究(80289)
- 管理(78657)
- 中国(68596)
- 理学(67284)
- 理学院(66605)
- 管理学(65444)
- 管理学院(65071)
- 农(60634)
- 科学(47685)
- 农业(46437)
- 财(44830)
- 京(44730)
- 所(41930)
- 业大(39609)
- 中心(39076)
- 研究所(37784)
- 江(34129)
- 财经(33816)
- 经(30814)
- 经济学(29184)
- 农业大学(28336)
- 北京(28156)
- 院(28020)
- 省(27467)
- 州(27017)
- 范(26722)
- 基金
- 项目(140887)
- 科学(109748)
- 研究(103794)
- 基金(101544)
- 家(90025)
- 国家(89167)
- 科学基金(74518)
- 社会(66787)
- 社会科(62904)
- 社会科学(62889)
- 省(56577)
- 基金项目(52988)
- 自然(46444)
- 划(46414)
- 教育(45672)
- 自然科(45310)
- 自然科学(45299)
- 自然科学基金(44518)
- 资助(41824)
- 编号(41766)
- 成果(34223)
- 农(34022)
- 发(32780)
- 重点(32396)
- 部(31660)
- 创(29879)
- 课题(29518)
- 国家社会(28136)
- 创新(27985)
- 性(27677)
- 期刊
- 济(112528)
- 经济(112528)
- 研究(67420)
- 农(65574)
- 中国(50867)
- 农业(43941)
- 融(38742)
- 金融(38742)
- 学报(37771)
- 科学(34039)
- 财(33957)
- 大学(29604)
- 学学(28324)
- 管理(25644)
- 业经(23598)
- 教育(20946)
- 业(20470)
- 财经(16571)
- 技术(16423)
- 经济研究(16330)
- 问题(15405)
- 农村(15319)
- 村(15319)
- 农业经济(14695)
- 经(14226)
- 世界(13128)
- 版(13116)
- 业大(11688)
- 经济问题(11095)
- 技术经济(10453)
共检索到345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霞民
本文提出以农村金融改革绩效指数(RPI)作为评价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指标。同时,基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绩效指数指标体系,并以宁波市为例,对2003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绩效进行了量化评估。在总绩效指数评估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农村金融改革的两种模式即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静雅 王修华 杨刚
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类型、地区分布、注册资本、可持续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发现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偏差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创新力度不足、监管部门之间政策措施不协调、政策目标与作为主发起行的商业银行利益长期不相容、监管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为此,从放宽准入限制、下放监管权、构建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雷立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推动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从2007年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设立,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增量改革阶段。笔者认为,基于增量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提供有效供给,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完善农村金融的竞争机制;发挥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实现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融合;引入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激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增量改革 有效供给 激励相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克强 陈池波
2006年底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化文件的出台和2007年8月农村信用社第一阶段深化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为更好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本文在对农村合作金融存量与增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陷人"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的双重困境,并揭示其深层原因,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在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发展中存在严重路径依赖;最后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 存量改革 增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洋萍 杨杰钦
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三农"享受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成效仍不明显,"三农"贷款难、贷款贵等局面仍难从根本上改观。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种政府强制主导模式,具有较强的外生依赖性。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具有发展内生性金融机构的优势,但现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内生性发展乏力,主要表现为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等。鉴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内生化路径具有的自身优势,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走内生成长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娟娟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由于改革过程中遇到多重制约因素,改革成果并不明显,农户融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农户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建设,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关键词: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 农户的融资 约束缓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春玲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由于改革过程中遇到多重制约因素,改革成果并不明显,农户融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农户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建设,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关键词:
农村 金融增量改革 农户 融资约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池波 彭克强
本文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深陷"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双重困境的制度成因,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的分析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雷
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总量和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两个层面对2003年以来我国新时期的农村金融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估,通过对重大改革进展的评述及农村金融服务统计数据的分析揭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认为我国前期推动的机构导向、行政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忽略了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与市场化的关系,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深入,需要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改革的五大关系,以适应新常态、市场化、互联网下的农业新特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湛
科创板改革正衔枚疾进。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科创板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落地。从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有关实施方案,仅用79天,进展之快超出各方预期,这表明高层对科创板改革高度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孟亮 王立聪
本文使用2008—2019年1116个县域的1137家村镇银行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村镇银行设立能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村镇银行设立通过抑制资金外流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第三,因为地理区位、主发起行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县域,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当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放大;当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削弱。因此,应该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优化村镇银行区域布局,强化机构运营的稳健性,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增量改革 县域经济 资金外流 村镇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农村金融是一个系统,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本文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有改革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 金融系统 金融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亚云
我国金融体制不断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向市场需求导向的机制变迁。我国农村金融虽然一直在改革,但基本都是在修补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健全。从供给方面来看,农村金融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拆并、新增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乐柱
当前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之间没有建立起共生共存关系,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诸多悖论,适应农村生产力实际水平,应当构建多元化的、以间接金融为主体、以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以国有商业金融为辅助、以小型商业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关键是激活民间资本,发展民有小型金融机构。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改革悖论 民有小型金融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