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27)
2023(23479)
2022(20077)
2021(18745)
2020(15851)
2019(36409)
2018(36026)
2017(69115)
2016(37511)
2015(42816)
2014(42901)
2013(42234)
2012(39451)
2011(35645)
2010(36324)
2009(34270)
2008(33814)
2007(30661)
2006(27469)
2005(24883)
作者
(110646)
(92540)
(91903)
(87806)
(58871)
(44379)
(41941)
(36003)
(35093)
(33324)
(31437)
(31296)
(29540)
(29409)
(28919)
(28559)
(27699)
(27301)
(26707)
(26635)
(23333)
(22866)
(22621)
(21211)
(20907)
(20797)
(20643)
(20569)
(18909)
(18459)
学科
(160726)
经济(160527)
管理(110506)
(109500)
(85991)
企业(85991)
方法(65488)
数学(56531)
数学方法(55674)
(54310)
中国(44693)
(43555)
业经(37545)
(35960)
农业(35935)
(35321)
地方(34670)
(32200)
银行(32133)
(31808)
金融(31802)
(30768)
(28533)
贸易(28513)
(27679)
(26719)
财务(26616)
财务管理(26548)
理论(25857)
企业财务(25170)
机构
大学(543583)
学院(543162)
(222263)
经济(217185)
管理(206953)
研究(186851)
理学(176555)
理学院(174545)
管理学(171247)
管理学院(170246)
中国(146683)
(116239)
科学(114326)
(106562)
(98107)
(96034)
中心(86913)
研究所(86351)
(84363)
财经(82816)
业大(81306)
农业(75887)
(74893)
北京(74002)
(72225)
师范(71538)
(67685)
经济学(66951)
(66791)
财经大学(60803)
基金
项目(352907)
科学(275981)
研究(258759)
基金(254090)
(221054)
国家(219158)
科学基金(187177)
社会(162430)
社会科(153634)
社会科学(153591)
(138065)
基金项目(133357)
自然(120608)
教育(119214)
自然科(117727)
自然科学(117696)
自然科学基金(115570)
(115457)
编号(106790)
资助(105540)
成果(88897)
重点(79080)
(77759)
(75589)
课题(73942)
(71956)
创新(67245)
科研(66968)
教育部(66458)
国家社会(66405)
期刊
(257219)
经济(257219)
研究(165281)
中国(112813)
(93163)
学报(87578)
(84299)
科学(78700)
管理(76334)
大学(66805)
学学(62722)
农业(62422)
(62080)
金融(62080)
教育(60367)
技术(47909)
业经(42377)
财经(41528)
经济研究(39772)
(35706)
问题(33546)
(31292)
图书(29831)
(27448)
技术经济(26971)
理论(26219)
统计(25867)
(25837)
世界(24684)
现代(24220)
共检索到838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保营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怀  张强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是金融支农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焦点话题。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机理是金融生态研究中的盲点。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孝凡  吕杰  王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是财政支农效率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效率一直是学术界及各级政府开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实证方面分析财政支农的效率。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制约财政支农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婷  安德宁  颜华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农民资金需求的增长形成矛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演进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同于以往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会提高社员福利,但是在演进过程中运作不规范,发展缓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春江  骆汝九  许强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李碧宏  马文斌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水平进行制度分析、交易费用分析和产权分析,并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建立新型创新服务机制等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翔  徐爱军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经历了建立、衰落与重建的过程,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发现,推动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主体是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重要原因,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不足导致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变迁的滞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增强制度变迁主体的力量,积极应对制度环境的变化,加强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杰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认为中央政府需要进行包括财政体制、政绩评价制度、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有真  王继权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 ,贯彻“三性”原则 ;有利于改善合约关系 ,降低交易费用 ;有利于控制“内部人控制” ,优化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远风  
农村空心化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土地闲置、产业空洞等农村凋敝的经济社会现象,其本质是农村经济机会的缺乏。土地权利配置不当是导致农村经济机会缺乏的核心原因。治理农村空心化就是要增加农村经济机会,改变生产要素单向度向城市流动的格局,遏制农村的全面衰退,恢复或增强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由于土地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农村土地充分有效的利用能留住甚至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因此,治理农村空心化应从激活附着在土地上的经济机会入手,调整和完善各类土地权利,为农村土地的充分有效使用开创制度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远来  
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宅基地农民私有,且能够自由转让,但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农民的房屋及宅基地权利开始受到限制,而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直接推动了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转变,公社把农民的宅基地、房屋转为人民公社所有,恶化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面对当时国家极度困难的形势,以及农民群体的要求,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和1963年中共中央文件初步建立了"宅基地所有权属于生产队所有、宅基地归社员长期使用"的宅基地制度,满足了当时的制度均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帅晓林  
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目的是使外在的潜在利润内部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率均逐渐递减,农民在潜在外部利润和获利机会下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承包地流转,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但这种承包地流转制度极不规范,没有一定的制度规则可循。虽然制度变迁是制度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社会博弈过程,但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承包地流转发展完善期间应居于主导地位,从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决定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进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晨光  
现有农村金融体制最根本的问题是金融供给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为例,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对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表象及内在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雪  
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布局调整中学校数量的锐减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出现。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中的政府机会主义行为,具体表现在逆向选择、应声虫现象和道德风险三个方面。最后,作者从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完善奖惩并重的人大监督方式、加大对贫困家庭资助几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保庆  李忠民  王保忠  
该文以现有金融中心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金融中心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金融中心形成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两条路径:一是需求诱致,二是政府主导。文章进一步剖析了我国金融中心在演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系列重要特征,并预测我国金融中心未来的演进趋势将朝着一条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引入市场规则的混合形成模式发展;同时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需求诱致特征更为凸显;金融中心的形成将更多地体现为政府参与的多重博弈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邢婷婷  张兴  
"三农"问题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解决"三农"问题不能脱离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采取综合措施。完善"三农"风险管理制度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了农村制度变迁的市场化趋势,要求"三农"风险管理制度与之匹配,小额保险的发展契合了"三农"风险管理制度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