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5)
- 2023(16449)
- 2022(13622)
- 2021(12529)
- 2020(10531)
- 2019(23927)
- 2018(23539)
- 2017(44870)
- 2016(24464)
- 2015(27780)
- 2014(28024)
- 2013(27918)
- 2012(26646)
- 2011(24315)
- 2010(25000)
- 2009(23610)
- 2008(22984)
- 2007(21115)
- 2006(18759)
- 2005(17199)
- 学科
- 济(111050)
- 经济(110927)
- 业(72744)
- 管理(63968)
- 农(51778)
- 企(49099)
- 企业(49099)
- 方法(43439)
- 数学(38514)
- 数学方法(38221)
- 中国(36718)
- 农业(34424)
- 地方(29857)
- 融(29152)
- 金融(29144)
- 银(28103)
- 银行(28064)
- 财(27781)
- 业经(27263)
- 行(27119)
- 制(24830)
- 学(20755)
- 贸(19914)
- 贸易(19896)
- 易(19236)
- 发(17381)
- 体(16925)
- 务(16610)
- 财务(16559)
- 财务管理(16510)
- 机构
- 学院(356926)
- 大学(351952)
- 济(149582)
- 经济(146263)
- 管理(131478)
- 研究(126277)
- 理学(111533)
- 理学院(110273)
- 管理学(108492)
- 管理学院(107835)
- 中国(102215)
- 农(77938)
- 科学(75947)
- 京(74934)
- 财(70402)
- 所(65291)
- 中心(60596)
- 农业(60158)
- 研究所(58664)
- 江(57243)
- 业大(57027)
- 财经(54469)
- 经(49328)
- 范(47594)
- 北京(47332)
- 师范(47086)
- 州(45819)
- 经济学(45574)
- 院(44468)
- 省(41582)
- 基金
- 项目(228787)
- 科学(178377)
- 研究(170734)
- 基金(162400)
- 家(140941)
- 国家(139606)
- 科学基金(118142)
- 社会(107769)
- 社会科(101828)
- 社会科学(101799)
- 省(92607)
- 基金项目(85520)
- 教育(77979)
- 划(76285)
- 自然(72993)
- 编号(71872)
- 自然科(71275)
- 自然科学(71256)
- 自然科学基金(69975)
- 资助(66487)
- 成果(59246)
- 发(54419)
- 重点(51631)
- 部(50601)
- 课题(50440)
- 创(47517)
- 创新(44432)
- 国家社会(44242)
- 发展(44035)
- 性(43610)
- 期刊
- 济(175658)
- 经济(175658)
- 研究(107694)
- 中国(81211)
- 农(78841)
- 学报(57892)
- 财(54158)
- 农业(52752)
- 科学(52119)
- 融(50335)
- 金融(50335)
- 管理(44639)
- 大学(44153)
- 学学(41846)
- 教育(40928)
- 业经(33667)
- 技术(31095)
- 财经(27257)
- 经济研究(26617)
- 业(26005)
- 问题(24262)
- 经(23392)
- 版(19295)
- 世界(18103)
- 技术经济(17581)
- 贸(17199)
- 农村(16948)
- 村(16948)
- 理论(16926)
- 统计(16732)
共检索到560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付园元 李敬 付陈梅 刘洋
现有度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方法无法直接体现农村金融对"农户""农民"和"农业"的金融支持情况,无法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也没有考虑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基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渗透度、方向性和可持续性特征,建立"三位一体""5指标+1因子"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复合度量体系,并对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自2006年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水平有明显提升,区域差异有缩小的趋势;但农村贷款的投放集中度在提高,获得贷款的农户比例处于下降态势,农村金融"嫌贫爱富"的状况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文胜 田杰 陶建平
本文采用2006~2009年1875个县(市)的数据,以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指标,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性,但呈现出β绝对收敛的特征,即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潜在发展速度更快,而农村金融发展相对领先地区潜在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分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呈现以上特征的原因在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大环境和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倾斜。目前应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互补有序、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有效缩短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相关比率 收敛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正清
本文认为,以金融资产总量、结构、经济货币化和经济金融化程度为衡量指标,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这是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金融原因,也反映出我国金融的“二元结构”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耀军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可以从宏、微观两个层次度量。农村金融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单一、农村信用社具有垄断地位、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外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书灵 林爱勇
文章从欠发达地区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发,分析不同层次的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及其现实的约束,并通过对各种需求的"公共性"和"个私性"的厘清及对现行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的透视,提出构建与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的要旨与思路。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德强
本文以孟加拉国、印度、美国、法国、日本的农村金融发展为例,探讨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充分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金融必须做好组织体系、金融体制和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不断构建和谐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发展经验 发展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焦晋鹏 赵大伟 杨慧瀛
基于1978~2015年间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和经济年度数据,运用VEC模型、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从农村金融体系的规模、结构、效率三个方面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单向的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即农村金融体系规模扩大、结构改善和效率提高均能显著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因此,应不断完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促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经济 VEC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江 张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赵敏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市场份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使用情况四个维度,对西部六个省份2009-2014年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交通便利程度、信息技术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和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对西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整体水平的影响。最后,从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西部农村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赵敏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市场份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使用情况四个维度,对西部六个省份2009-2014年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交通便利程度、信息技术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和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对西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整体水平的影响。最后,从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西部农村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赵敏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市场份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使用情况四个维度,对西部六个省份2009-2014年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交通便利程度、信息技术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和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对西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整体水平的影响。最后,从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西部农村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蔚 孔荣
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地区收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状态,其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增速最快;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为明显,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α收敛、β收敛特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熊晓轶 赵向阁
针对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社会发展热点问题,从相关理论研究出发,对国外先进国家的农村金融经验进行了介绍与阐述。同时,通过分析相关经验提出发展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国际经验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尊厚 刘秀兰 李巧莎
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普惠式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服务于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而且服务于小微型企业和最贫困的农户。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培育壮大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当坚持从我国的农村实际需要出发,遵循针对性、多样性和安全性原则,并符合金融发展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艺
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源革与发展,具体来说,我国农业金融发展主要分恢复阶段、扩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和新世纪的深化改革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格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已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历史源革 金融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