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5)
- 2023(17915)
- 2022(15001)
- 2021(13831)
- 2020(11516)
- 2019(26465)
- 2018(25618)
- 2017(48791)
- 2016(26361)
- 2015(29665)
- 2014(29407)
- 2013(29483)
- 2012(28177)
- 2011(25714)
- 2010(26025)
- 2009(24551)
- 2008(23642)
- 2007(21504)
- 2006(19438)
- 2005(17926)
- 学科
- 济(117238)
- 经济(117118)
- 业(73334)
- 管理(64896)
- 农(53069)
- 企(48872)
- 企业(48872)
- 方法(43180)
- 中国(38778)
- 数学(38123)
- 数学方法(37735)
- 农业(35190)
- 地方(33696)
- 融(29019)
- 金融(29016)
- 财(28612)
- 业经(28340)
- 银(27875)
- 银行(27820)
- 行(26951)
- 制(25281)
- 贸(24915)
- 贸易(24897)
- 易(24170)
- 学(23517)
- 发(18492)
- 环境(17438)
- 体(16534)
- 技术(16267)
- 地方经济(15905)
- 机构
- 学院(379236)
- 大学(376253)
- 济(159569)
- 经济(155987)
- 研究(139519)
- 管理(136820)
- 理学(116021)
- 理学院(114544)
- 管理学(112481)
- 管理学院(111786)
- 中国(110882)
- 科学(86183)
- 农(84641)
- 京(81714)
- 财(73371)
- 所(72792)
- 中心(65946)
- 研究所(65623)
- 农业(65486)
- 业大(62370)
- 江(61828)
- 财经(56520)
- 范(51986)
- 北京(51672)
- 师范(51416)
- 经(51246)
- 院(49822)
- 经济学(49380)
- 州(49146)
- 省(48138)
- 基金
- 项目(248188)
- 科学(193234)
- 研究(180628)
- 基金(177201)
- 家(155959)
- 国家(154551)
- 科学基金(130068)
- 社会(114503)
- 社会科(108186)
- 社会科学(108153)
- 省(100222)
- 基金项目(94033)
- 划(83188)
- 自然(82433)
- 教育(80852)
- 自然科(80446)
- 自然科学(80422)
- 自然科学基金(78952)
- 编号(73616)
- 资助(72016)
- 成果(59604)
- 发(59343)
- 重点(56458)
- 部(54103)
- 课题(52197)
- 创(51301)
- 创新(48035)
- 国家社会(47466)
- 发展(47414)
- 科研(47390)
- 期刊
- 济(189040)
- 经济(189040)
- 研究(116547)
- 中国(87404)
- 农(84536)
- 学报(64677)
- 科学(58861)
- 农业(56791)
- 财(55501)
- 融(50576)
- 金融(50576)
- 大学(48851)
- 管理(47449)
- 学学(46071)
- 教育(40146)
- 业经(34915)
- 技术(32188)
- 业(28657)
- 经济研究(28563)
- 财经(27534)
- 问题(26318)
- 经(23737)
- 版(20724)
- 贸(20157)
- 世界(19622)
- 技术经济(18822)
- 资源(18752)
- 图书(17747)
- 国际(17462)
- 农村(17442)
共检索到602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令国 陈烜
基于2012—2020年广东省(除深圳外) 2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乡村振兴和金融发展两个系统各指标的权重,构建金融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深入程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乡村振兴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及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时序上,2012—2020年广东省各城市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均为高耦合,其协调度稍有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大都处于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阶段;空间上,以处于良好协调的粤港澳大湾区为辐射圈逐步向外辐射,仅有佛山市跨入了高度协调阶段;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能提升其周边城市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因此,未来应重视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注重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之间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加强各政策工具的协调性,推动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海央 朱明月 张林
文章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9—2020年,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区域间差异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除东北地区外,全国与其他区域均具有空间收敛特征,尤其以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农村金融“量”与“质”的系统性失衡、“质”的空间性失衡对高质量发展造成核心障碍,农业耕地质量及利用效率、农业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对乡村产业振兴造成核心障碍。以上因素应是提升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关键瞄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健 魏欣
文章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理,构建了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以中部六省2011—2020年数据为样本,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中部六省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空间集聚与空间联动特征;当前,湖北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处于高水平的良性共振;山西和河南处于低水平的互相制约;安徽、江西和湖南已初步形成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湖南处于乡村振兴领先、数字普惠金融滞后阶段;安徽和江西则处于数字普惠金融领先、乡村振兴滞后阶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映雄
电子商务目前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村的经济振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要影响,为汕头市乡村振兴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析了当前汕头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助力汕头乡村振兴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电商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邢霞 修长百 刘玉春
在构建农村金融与乡村振兴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农村金融与乡村振兴的时空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0~2016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速度滞后于乡村振兴的步伐;两者耦合协调关系从中度失调演化为轻度失调,但良性改善仍建立在颉颃阶段的基础之上;大部分省份两系统的耦合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但仍未跨越颉颃阶段;各省耦合协调关系以轻度失调为主;农村金融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态势增强,在空间上呈现高值集聚与低值集聚的空间关联特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时空分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真平 王志华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推动农村三产融合进程,农村三产融合反哺职业教育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交互耦合的关系。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揭示要素、结构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耦合所存在的阻力,提出增强内生动力、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专业结构、多渠道建设服务农村产业融合的职教师资队伍、构建区域协同的紧密型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的耦合路径,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农村三产融合 耦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赛红 李朋朋
以我国各省份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为考察对象,采用引力修正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突破地理邻近效应的局限,探讨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网络连接渠道较多,网络整体稳定性较强,并且可以确定各地区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心—边缘分布中所扮演的角色;东部及中部等较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存在较多溢出关系,中南及西南等地区发挥了传导农村金融资源的"桥梁"作用,东北及中西部等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关联关系较弱。由此提出了扩大农村金融资源溢出渠道,缩小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距,提高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空间协同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南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针对"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农村金融与乡村发展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应有之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金融需要着力解决当前乡村发展中存在的农产品供给质量相对较差、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以及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金融监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谢柳芳 曹亚娟 秦潇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而政府审计是保障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监督机制。基于此,以2011—2018年省级地方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探究政府审计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并通过作用于农村金融发展进而对乡村振兴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越低、政府预算偏离度越大,政府审计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为政府审计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初步的经验证据,并将政府审计功能拓展到乡村振兴领域,对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策略,增强审计监督效能、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长瑶 雷洪博 杨永生
经济融合是城乡深度融合的关键,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兼顾质量与效率双重标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是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在我国东部、西部、东北地区表现显著,在中部地区表现不显著;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受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相比于本地区,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邻近地区表现得更明显。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与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战略,注重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破除制约人力资本要素城乡双向流动的障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提高农村金融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长瑶 雷洪博 杨永生
经济融合是城乡深度融合的关键,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兼顾质量与效率双重标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是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在我国东部、西部、东北地区表现显著,在中部地区表现不显著;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受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相比于本地区,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邻近地区表现得更明显。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与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战略,注重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破除制约人力资本要素城乡双向流动的障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提高农村金融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薄文广 钱镱 屈建成 谭鑫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城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基于2003—2018年中国1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水平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二者的交互影响及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偏低,但随时间呈现向更高水平的耦合协调类型稳步优化趋势,空间上则呈现沿海地区城乡耦合协调度始终高于内陆地区。(2)乡村振兴水平的提高在当期就对新型城镇化产生正向影响并且会持续较长时间;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和短期波动性,在长期表现为正向带动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发挥的带动作用要强于乡村振兴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相对于低水平发展地区,高水平发展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带动更强,乡村振兴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更弱。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交互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兵 翁辰
本文基于1997—2012年全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农村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减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短期看,相邻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有利于本地区农村贫困减缓,但长期看,则会抑制本地区农村贫困减缓;农村金融发展对于贫困减缓还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的情况。此外,农村经济发展抑制了农村贫困减缓,而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有利于减缓贫困。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贫困减缓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如何发挥金融的"助推器"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与支持,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困境值得探讨。文章结合广东梅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现状,从资金供给、资金需求、配套政策、信用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好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服务功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农” 扶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央 柴正猛 许雨辰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刻画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比较二者的分异演进特征,应用时空统计学手段揭示演化分异中的相关关系,再以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其一,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问题突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总体差异缩减趋势比较稳定。其二,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能够维持稳定的相关关系,质的提升、总体水平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间的趋同程度在逐步增强。其三,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外生动力,与质的提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应兼顾农村金融发展量与质的相互协调。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