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06)
- 2023(22902)
- 2022(18823)
- 2021(17553)
- 2020(14737)
- 2019(33809)
- 2018(33432)
- 2017(63812)
- 2016(34358)
- 2015(39222)
- 2014(39212)
- 2013(38802)
- 2012(36094)
- 2011(32442)
- 2010(33234)
- 2009(31516)
- 2008(31066)
- 2007(28310)
- 2006(25300)
- 2005(23282)
- 学科
- 济(151836)
- 经济(151664)
- 业(114860)
- 管理(104488)
- 企(94155)
- 企业(94155)
- 方法(64410)
- 数学(53988)
- 农(53787)
- 数学方法(53204)
- 中国(46368)
- 财(42204)
- 业经(40812)
- 农业(35671)
- 地方(33998)
- 制(33569)
- 银(31908)
- 银行(31867)
- 融(31617)
- 金融(31614)
- 行(30654)
- 贸(28085)
- 贸易(28060)
- 务(27487)
- 财务(27403)
- 财务管理(27343)
- 易(27191)
- 学(27002)
- 企业财务(25925)
- 理论(25380)
- 机构
- 学院(499989)
- 大学(495965)
- 济(208210)
- 经济(203770)
- 管理(193337)
- 研究(167699)
- 理学(164376)
- 理学院(162632)
- 管理学(159698)
- 管理学院(158783)
- 中国(136241)
- 京(105855)
- 财(100470)
- 科学(99754)
- 农(88553)
- 所(84879)
- 中心(79917)
- 江(78904)
- 财经(78161)
- 研究所(75991)
- 业大(72224)
- 经(70727)
- 农业(68038)
- 北京(67335)
- 范(64897)
- 师范(64266)
- 州(63158)
- 经济学(63115)
- 院(59966)
- 财经大学(57400)
- 基金
- 项目(320081)
- 科学(252503)
- 研究(236597)
- 基金(231528)
- 家(200967)
- 国家(199057)
- 科学基金(171218)
- 社会(150700)
- 社会科(142727)
- 社会科学(142687)
- 省(126120)
- 基金项目(120981)
- 自然(109000)
- 教育(108962)
- 自然科(106448)
- 自然科学(106422)
- 划(105190)
- 自然科学基金(104536)
- 编号(97503)
- 资助(95747)
- 成果(79986)
- 重点(71898)
- 发(71372)
- 部(70744)
- 创(67264)
- 课题(67256)
- 创新(62484)
- 国家社会(62336)
- 科研(61026)
- 教育部(60879)
- 期刊
- 济(240750)
- 经济(240750)
- 研究(150218)
- 中国(106931)
- 农(85120)
- 财(80287)
- 管理(75012)
- 学报(74244)
- 科学(70326)
- 融(61277)
- 金融(61277)
- 大学(57654)
- 农业(56900)
- 教育(54294)
- 学学(54184)
- 技术(46402)
- 业经(42530)
- 财经(39280)
- 经济研究(36906)
- 经(33813)
- 问题(32139)
- 业(31032)
- 统计(26296)
- 技术经济(26209)
- 贸(25297)
- 版(24328)
- 策(24092)
- 图书(23792)
- 世界(23610)
- 理论(23594)
共检索到779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志刚 章颖
规模化经营是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对于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安徽省郎溪县、湖北省武汉市全国两大家庭农场示范区的调查数据,采用PSM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农业规模经营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1)农村金融发展能有效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正规金融显著促进农机投资的增加,非正规金融的作用体现在扩张土地流转规模上;(2)异质性检验表明,正规金融对促进较发达地区、种养混合型、养殖型和大农场农机投资增加的作用更突出,非正规金融在推动较发达地区、种植型和大农场土地流转规模扩张方面更具优势;(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正规金融通过加强劳动分工提高农机投资水平,地权稳定渠道不畅通;非正规金融通过提高地权稳定性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张,劳动分工效应未得到验证。因此,大力促进正规和非正规金融发展,满足不同地区、类型和规模农场的多样化融资需求,有利于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奕霏 庞晓鹏 王海南
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构建数字化支付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化支付对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支付能有效降低商品消费的价格敏感性和资金约束,通过心理账户和消费信贷两条中介路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同资金来源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基于活期储蓄的数字化支付较基于消费信贷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建议聚焦数字赋能以改善农村数字化支付环境,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奕霏 庞晓鹏 王海南
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构建数字化支付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化支付对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支付能有效降低商品消费的价格敏感性和资金约束,通过心理账户和消费信贷两条中介路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同资金来源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基于活期储蓄的数字化支付较基于消费信贷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建议聚焦数字赋能以改善农村数字化支付环境,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中升 陈骐 冯宗邦
家庭农场的发展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为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须解决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信贷额度不足、融资期限较短、资金用途严控、农业保险欠缺等问题,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从丰富金融体系、完善保险制度、创新贷款抵押、增添支付渠道等方面入手,探索更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家庭农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孟亮 王立聪
本文使用2008—2019年1116个县域的1137家村镇银行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村镇银行设立能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村镇银行设立通过抑制资金外流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第三,因为地理区位、主发起行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县域,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当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放大;当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削弱。因此,应该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优化村镇银行区域布局,强化机构运营的稳健性,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增量改革 县域经济 资金外流 村镇银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月 郑军 赵晓颖 安康
基于山东省4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订单农业参与行为对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场采纳绿色生产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农场,且与订单方联系紧密的农场采纳绿色生产的比例高于与订单方联系不紧密的农场。2)订单农业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特别是能够促进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废弃物回收。3)农场经营年限、质检追溯、“三品一标”、参与培训等其他控制变量也对其绿色生产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应加快家庭农场采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订单农业模式,同时鼓励家庭农场与订单方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大农场绿色生产培训,促进农场绿色生产意识到意愿、意愿到行为的转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杰 谭秋云 谢升峰
论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影响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作用机理,采用2014-2018年中国数字金融的县域数据和家庭农场数据,通过离散时间生存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采用多种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发现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会通过缓解家庭农场融资约束和提供便利性金融服务来降低其生存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对初创型、小型及西部地区的家庭农场作用效果更强,体现了数字金融的普惠性特征。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农场 生存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绍亭 周霞 周玉玺
[目的]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旨在厘清技术、规模对农场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类型家庭农场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山东234个家庭农场数据为例,运用DEA模型对家庭农场全样本及纯种植、种养结合、种植兼休闲、种养兼休闲4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首先,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 1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 235和0. 786,规模效率相对充分纯技术效率不足是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种养结合类农场发展势头较好,纯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滞后且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种养兼休闲类农场的规模效率最低。[结论] 4类农场差异明显,应降低生产技术使用门槛,引导农场主参加职业教育,提升纯种植类农场纯技术效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土地流转的降费提效,改善种养兼休闲类农场规模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荣 汪紫钰 杜志雄
本文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多值处理效应模型分析示范家庭农场与非示范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及其差异,试图回答三个问题:当前中国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水平如何?什么样的家庭农场更可能成为示范典型?成为示范典型提高家庭农场技术效率了吗?本文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家庭农场技术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农场主文化程度较高、参加过技术培训、耕地规模较大、对耕地进行平整、有完整日常收支记录、与龙头企业建立联系以及对农药进行减量施用的家庭农场,成为示范典型的可能性较高;尽管与其他家庭农场相比,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略高一些,但总体而言,成为示范典型并未给家庭农场带来技术效率的提高。因此,示范家庭农场创建评审应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制度,使示范家庭农场能够真正发挥典范引领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经营规模 现代农业技术采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经营规模 现代农业技术采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经营规模 现代农业技术采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经营规模 现代农业技术采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晓龙 冉光和
在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厘清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金融深化理论,利用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基础上,采用FGLS方法和SYS-GMM方法,系统考察了农村金融深化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由2008年的1.029 5和1.039 3上升到2017年的2.717 4和2.604 8,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9%和10.75%。农村金融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地区之间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是造成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出不断增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因地制宜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政策等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郑淋议 李烨阳 钱文荣
本文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4期农户面板数据,使用多期DID模型评估了新一轮土地确权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土地确权不仅会扩大农地的经营规模,也会推动农地的连片集中。不过,相较于先前没有土地确权经历的农户,新一轮土地确权对有土地确权经历农户的激励作用更大;相较于先前没有土地调整经历的农户,新一轮土地确权对有土地调整经历农户的激励效果更低。
关键词:
土地确权 多期DID 农业规模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