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8)
2023(15206)
2022(12787)
2021(11852)
2020(9661)
2019(22084)
2018(21467)
2017(41344)
2016(22407)
2015(25166)
2014(25323)
2013(25238)
2012(24168)
2011(22108)
2010(22824)
2009(21649)
2008(21094)
2007(19511)
2006(17612)
2005(16242)
作者
(65950)
(55402)
(55082)
(52537)
(35038)
(26624)
(25080)
(21475)
(21038)
(20037)
(18914)
(18423)
(17658)
(17564)
(17414)
(17135)
(16624)
(16130)
(16090)
(15944)
(13915)
(13870)
(13543)
(12830)
(12778)
(12566)
(12535)
(12218)
(11323)
(11255)
学科
(100902)
经济(100805)
(68757)
管理(58345)
(51889)
(44896)
企业(44896)
方法(35168)
中国(34902)
农业(34433)
数学(31067)
数学方法(30728)
地方(28687)
(28532)
金融(28529)
(27759)
银行(27731)
(26864)
业经(25965)
(24925)
(23088)
(19327)
贸易(19309)
(18725)
(18276)
(16950)
(15794)
(14726)
环境(14636)
(14505)
机构
学院(327279)
大学(320921)
(141286)
经济(138144)
管理(121479)
研究(117566)
理学(102503)
理学院(101347)
管理学(99766)
管理学院(99144)
中国(96635)
(71092)
科学(69238)
(68336)
(65960)
(60536)
中心(56499)
农业(54507)
研究所(54171)
(53034)
业大(51081)
财经(50394)
(45547)
(44078)
师范(43690)
北京(43516)
经济学(42601)
(42449)
(40953)
经济学院(38380)
基金
项目(204897)
科学(160417)
研究(155579)
基金(145364)
(125233)
国家(124025)
科学基金(105218)
社会(98384)
社会科(92947)
社会科学(92919)
(82676)
基金项目(76067)
教育(69739)
(68136)
编号(66019)
自然(64203)
自然科(62625)
自然科学(62607)
自然科学基金(61473)
资助(59218)
成果(54606)
(50480)
重点(46103)
课题(45979)
(45289)
(42573)
发展(41333)
(40657)
(40405)
国家社会(40026)
期刊
(169738)
经济(169738)
研究(101797)
中国(74278)
(73438)
(50099)
金融(50099)
(49535)
农业(49080)
学报(48572)
科学(46207)
管理(41754)
大学(37630)
教育(36455)
学学(35626)
业经(32559)
技术(28347)
经济研究(25256)
财经(24619)
(23957)
问题(23178)
(21127)
世界(17479)
(17313)
农村(17063)
(17063)
(16812)
技术经济(16783)
农业经济(16029)
理论(15903)
共检索到522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玉梅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从追求社会和政治目标出发,采取财政支农、低息农业贷款、控制存、贷款利率上下限、严厉监管等措施,以直接的干预方式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导致农村金融市场长期低效率运行。笔者认为我们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目标、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定位,有效地利用稀缺的公共资源帮助农村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珺  肖苏  
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传统金融环境之下,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偏低,导致其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依托互联网,农村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与农村金融融合发展可以化解农村金融资源的供需失衡和信息不对称困境,但互联网金融也面临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慧娟  
我国历来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有着明显区域差异的发展中农业大国。金融作为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中,农村金融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我国国土上的分布情况来看,在经济基础、社会文化、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笔者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晏祎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各行各业进行了相互的渗透以及融合,彰显出行业发展的最新活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获得了蓬勃性的发展,转变了在传统金融环境背景下运行效率偏低的问题,充分地发挥服务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势来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金融机构需要充分地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优化农村金融的结构模式,从而增强农村金融的发展活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劲松  邓永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加速情况下,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而自上而下的建立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本文分别对它们能否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做了有益探索,指出村镇银行存在制度设计缺陷、金融服务水土不服、政策支持缺失等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商业性组织存在贷款偏离农村和农业的倾向,正规合作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商业化经营冲动。认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合作金融相融合,民间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璐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诸多卓越成果。然而,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已然成为制约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阻碍。为了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需基于供需视角出发,加快突破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供给与需求层面的困境,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钟英生  
1.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首先向农民灌输商品经济新观念,使整个山区农民冲出世俗樊笼,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走入市场,大胆竞争,让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次,行政领导要彻底破除片面追求速度和产值的思维定势,确立从实际出发,速度效益并重,以效益为主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晶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较为系统可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买尔江·艾山  
农村金融发展发展的不平衡,既有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在经济发展发展的不平衡,也包括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更包括农村地区金融结构分布不合理、融资效率差异等各种问题。对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扶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整体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杨玉玲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瓶颈,而农村金融问题又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金融如何支持"三农"发展,是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经济学家一直积极求解的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三农"问题进行分解分析,以明晰"三农"的真正金融需求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振坤  秦军  李红涛  
一、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一)农村金融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各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渐重视,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实现了数据大集中,降低了基层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和风险,为农村金融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和机构间均实现了互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姜霞  
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运行态势、正规金融的运行状况和非正规金融的运行状况三个方面对我国普惠制金融体系的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培育新型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振红  
本文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对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率、存贷比和涉农贷款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山东省农村金融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并概括总结了孟加拉乡村银行GB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BRI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从国际经验的视角,提出山东省农村金融应在观念、技术、产品和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种不平衡性显著影响着农村区域协调发展。该文以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